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的某物质(X)对肺癌细胞体外生长的作用,研究人员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思路,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与用具:小鼠肺癌细胞悬浮液、物质X、癌细胞培养液、生理盐水、蒸馏水、活细胞检测仪、细胞培养瓶等(说明:对动物细胞的培养过程和检测方法不做具体要求)

              (1)肺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转化而来,除保留了原来细胞的某些特点外,其中最重要的特征是能无限增殖和细胞表面_______减少。

              (2)实验思路:

              ①取五个大小相同的细胞培养瓶,编号为A、B、C、D、E,每组加入等量的肺癌细胞悬浮液和____________,并测定初始细胞数。

              ②在B~E组中依次加入_________________不同浓度的物质X(浓度分别为1.0μg/mL、2.0μg/mL、3.0μg/mL、4.0μg/mL),A组则加入__________作为对照;每组设置三个重复样品。

              ③以上各组均置于_____________。

              ④检测与数据处理:分别在24h、48h、72h时取样检测各组存活的细胞数,取___值,求细胞存活率(细胞存活率=实验组/对照组×100%)。

              (3)实验结果见下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研究发现豚鼠血清对人淋巴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发挥作用的物质是L-天冬酰胺酶,它能将L-天冬酰胺分解,而淋巴瘤细胞自身不能合成该氨基酸,增殖被抑制。
              (1)为验证该酶对两种细胞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正常细胞、淋巴瘤细胞、培养基(含细胞生长所需的物质)、L-天冬酰胺酶
              实验步骤:
              a.分组
              实验组:培养基+L-天冬酰胺酶+淋巴瘤细胞
              对照组:培养基+______
              b.适宜条件下培养后,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检测L-天冬酰胺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分组 生长状态 L-天冬酰胺含量
              培养液 细胞内
              实验组 缺乏 缺乏
              对照组 正常 缺乏 正常
              结果分析:
              该实验利用了酶的______特性;表中①应为______;对照组细胞内L-天冬酰胺含量正常的原因是______。
              (2)患者多次静脉注射该外源性酶后疗效降低,是因为发生了______反应;该酶口服无效,原因是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理想的抗肿瘤药物应该具有的特性是______。
            • 3.
              某生物兴趣小组从资料上获知: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他们推测,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能作为一种癌症的化疗药物,并就此问题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
              实验材料:肝部长有肿瘤的小鼠,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试管,吸管,培养皿等.
              (1)其中某位同学实验操作如下:(请将实验内容补充完整)
              a.取洁净的培养皿一个,加入适量的培养液,从小鼠肝部切取肿瘤组织,剪碎,并用 ______ 处理,使其分散开来,配制成细胞悬液,将其均匀分成5份,置于5个培养皿中培养,分别编号.
              b.取洁净的试管5支,加入等量的培养液,编号l、2、3、4、5,并在1-4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5号试管中加入 ______ ,作为对照组.
              c.将步骤b中配制的溶液分别置于5个培养皿中,摇匀后,在冰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d.取出5个培养皿,振荡摇匀后,分别吸取适量的培养液,用 ______ (工具)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并记录.
              (2)请纠正该同学操作上一处明显的错误: ______ .
              (3)另一位同学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如图.
              ①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 ______ .
              ②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4)若开始培养时取一滴培养液观察有100个肿瘤细胞,经24h培养后,取一滴培养液稀释100倍后再取一滴(设三次的“一滴”等量)观察,发现有64个肿瘤细胞,则此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 ______ h.
            • 4.

              目前认为化疗通过多种途径介导细胞凋亡来杀死癌细胞。顺铂是常用的化疗药物,但癌细胞易产生顺铂耐药;双氢青蒿素也具有抗癌作用。为研究双氢青蒿素对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者进行了如下实验。

              (1)本实验首先将患者的耐顺铂癌细胞进行一段时间的培养,获得足够数量的、理想的实验材料。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液中除必需的一些营养物质外,还应含有____________,来抑制培养液中其他细菌的繁殖。此外培养液中也需要加入一定浓度的顺铂,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上述培养的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用二甲基亚砜溶解的双氢青蒿素处理,对照组的处理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24小时后培养液均更换为含1μg/ml顺铂的细胞培养液,培养36小时后收集细胞,观察并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如图一。




              分析图一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揭示双氢青蒿素对顺铂耐药性影响的机制,研究者检测了癌细胞中与凋亡有关的两种蛋白表达量的相对值,结果如图二。分析图二实验结果,推测双氢青蒿素可能通过________(促进或抑制)H基因表达和________(促进或抑制)T基因表达,从而逆转顺铂耐药。


            • 5. 雾霾环境中的致癌因子可能通过改变正常细胞中遗传物质的结构或功能使其变为癌细胞.年老体衰的人细胞发生癌变后,癌细胞特别容易冲破细胞识别作用,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老人易患癌症原因可能是 ______ 能力降低,导致机体无法识别并杀死癌变细胞.
              (2)癌细胞的特点之一是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无限增殖.从该特点看,致癌因子改变的基因是 ______ .癌细胞的特点之二是具有转移性,原因是 ______ .
              (3)蜂毒素是工蜂毒腺分泌的多肽,研究发现,蜂毒素对多种癌细胞具有强烈的杀伤作用.阻断癌细胞增殖周期可引起细胞凋亡.科研人员为研究蜂毒素对人肺癌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问题.
              ①方法步骤
              a.取4只相同的培养瓶编号,分别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并接种等量离体肺癌细胞.
              b.1号培养瓶为空白对照,向2、3、4号培养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2、4、6μg/mL蜂毒素溶液.
              c.培养48h后,检测并统计肺癌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如图1所示.
              d.重复a、b步骤,检测凋亡基因(Bax、Bel2)的表达,结果如图2所示.
              ②分析讨论:
              a.图1表明: ______ .
              b.图1、图2表明:从基因水平上看,蜂毒素诱导肺癌细胞凋亡与 ______ 有关,当Bel2蛋白/Bax蛋白的比值出现 ______ 趋势时,将会诱导肺癌细胞凋亡.
            • 6.

              如图表示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生命活动,据图回答:


              (1)对于人体来说,在A,B,C,D四项生命活动中,属于正常生命现象的是        (填字母)。

              (2)B过程表示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            的过程.

              (3)该生物为   生物(填“真核”或“原核”),其中A过程的方式可能有                          

              (4)细胞凋亡是由        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5)癌变是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内的               两类基因发生了突变而导致的.

            • 7.
              2006年,上海水产市场发出通知,要求即日停止销售多宝鱼.经上海市药监局抽检的30件多宝鱼样品中全部检出硝基呋喃类代谢物,且最高检出值为1mg/kg左右.硝基呋喃类药物为禁用渔药,长期摄入存在致癌可能.我校生物兴趣小组想利用以下材料,设计实验探究“硝基呋喃类药物”是否可能诱导动物致癌,请你为他们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和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
              (一)实验题目:探究“硝基呋喃类药物”是否可能诱导大鼠致癌.
              (二)材料用具:大鼠若干只;普通饲料;三种不同剂量的硝基呋喃类药物溶液A、B、C(分别为低、中、高浓度);纯净水等.
              (三)步骤设计:(请简要写出)
              第一步:选取 ______ 大鼠若干只;随机平均分成四组,编号甲、乙、丙、丁;
              第二步:实验组 ______ ;对照组 ______ .
              第三步: ______ ;
              第四步:两年后,检查大鼠的健康状况,统计各组大鼠癌病的发生率.
              (四) 实验结果预测与结论:
              (1)如果 ______ ,说明硝基呋喃类药物不会诱导大鼠癌病的发生;
              (2)如果甲组、乙组、丙组大鼠癌病的发生率相近,且高于丁组,说明 ______
              ______ .
              (3)如果 ______ ,说明硝基呋喃类药物会诱导大鼠癌病的发生,而且剂量越高,诱导大鼠癌病的发生率越高.
              (五)若“硝基呋喃类药物”能诱导大鼠致癌,且与用药剂量无关.请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继续探讨的课题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