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生物制剂W和X均能显著抑制癌细胞增殖,且X效果更好。欲研究联合使用两种生物制剂对癌细胞增殖作用的效果,请根据下列材料与用具,完善实验分组和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材料与用具:肝癌细胞悬液、培养液、W溶液、X溶液、培养瓶、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等。

              (要求与说明:细胞计数的具体操作过程不作要求;不考虑加入W和X后的体积变化等误差;只进行原代培养且培养条件适宜;各组实验结果均有明显差异)

              请回答:

              (1)实验分组:

              W组:肝癌细胞悬液+培养液+W溶液

              X组:肝癌细胞悬液+培养液+X溶液

              C组:肝癌细胞悬液+培养液+               

              D组:             

              (2)实验思路:



              (3)结果预测:下表中已填写了1种可能的结果和相应的结论,请添加若干行,并将其他可能的结果和相应结论填入表中。结果用数轴表示,各组癌细胞的数目从左往右依次增加,字母间距大小不作要求。

              联合使用生物制剂W和X对肝癌细胞增殖效果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表

              结果预测

              相应结论

               

              生物制剂W和X联合使用能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效果比单独使用W强,较单独使用X弱

            • 2.

              日本福岛核泄漏问题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核辐射会使人群中的癌症、畸变等疾病的发生率增加,影响几代人的健康。请回答:

              (1)一般而言,一个正常的细胞一旦到了其寿命,它会“自杀身亡”,这种过程属于________。而核辐射会使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2)某科研单位研制出一种新型药物X,据说对核辐射引起的恶性肿瘤有较好的疗效。某医院为验证其疗效,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请你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a.将配制的培养液均分为两组,并标号为A、B;

              b.A组加入一定量的药物x,B组不加,将_________________肿瘤细胞置于两组培养液中;

              c.两组放在相同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显微观察并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细胞周期失控是癌症的一个标志性特征,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CDK)4和6是细胞周期的关键调节因子,CDK4/6在许多细胞中均过度活跃,导致细胞增殖失控。在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中,CDK4/6的过度活跃也非常频繁。I brance是一种口服CDK4/6抑制剂。为了验证I brance对乳腺癌细胞体外生长的作用,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并回答以下问题。

                  说明:细胞的数量通过测定相应培养瓶的吸光度值表示,具体操作过程不做要求;细胞抑制率=(1-实验组吸光度值/对照组吸光度值);CDK4/6活性可用抗原抗体法进行检测,具体检测过程不做要求。

                  材料和用具:细胞培养瓶、乳腺癌细胞(MCF-7)悬液、乳腺癌细胞培养液、MTT仪器(测定细胞培养液的吸光度)、不同浓度的I brance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生理盐水、CDK4/6活性检测试剂

                  (1)实验思路:

                  实验结果:①实验组细胞的抑制率高于对照组,在三组实验组中,I brance浓度越高抑制率越大。

                  ②CDK4/6活性在对照组中最高,在三组实验组中,I brance浓度越高CDK4/6活性越低。

                  (2)根据(1)中的思路和结果,设计一张表格用以记录实验结果。


                  (3)研究发现实验组处于细胞周期S期细胞的比例均显著减小,且随着药物剂量增加,S期细胞的比例减少,由此推测CDK4/6在细胞周期中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虽然药物I brance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十分有效,但在后期的临床研究中,发现其也可引起患者中性粒细胞数目显著下降,根据这一结果,推测其可能影响免疫系统的第________________(选填“一”“二”或“三”)道防线。

            • 4.

              受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中将青蒿“绞汁”用药的启发,屠呦呦采用低温提取的方法,从黄花蒿中直接提取得到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不易挥发,对热不稳定。回答下列问题:(1)青蒿素的提取填“适宜”或“不宜”)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原因是________。(2)屠呦呦采用乙醚浸提法提取青蒿素,其提取流程与胡萝卜素的提取具有相似之处。在用乙醚浸泡提取前,先要对黄花蒿茎叶进行高萃取效率;干燥过程应控制好和干燥时间,以防止。(3)青蒿素是从野生植物黄花蒿中提取的,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作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这一实例表明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青蒿素还对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它能诱导多种癌细胞的凋亡。细胞凋亡是由所决定的细胞的过程。


              下图为窦店村综合发展生态工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工程主要运用了生态工程的哪些基本原理?。(2)蓝绿萍的代谢类型是,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确________。(3)如图是某科研工作者为该村设计的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一种方案,请据图回答问题:①此方案中a、b过程需每一位居民的参与,参与的行动方式是。②过程d、e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成分?③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角度看,d、e途径比c途径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

            • 5.

              【加试题】蓝莓果实中富含花青素,研究表明花青素对癌细胞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了研究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的花青素的抑制效果,请利用以下材料进行探究。

              实验材料:癌细胞悬液(含培养液)、蓝莓花青素(浓度200μg/ml)、生理盐水、卡氏瓶、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等。

              (要求与说明:2天内每隔12小时计数一次,计数具体操作过程不作要求;癌细胞置于卡氏瓶中培养;实验条件适宜)

              (1)实验思路:

              ……

              (2)请设计一个表格用于记录实验数据。

              (3)①除了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对癌细胞进行计数外,也可以利用__________测定癌细胞培养液的浑浊度。

              ②分析数据时,发现某个花青素浓度下的一组实验数据存在明显的偏差,如何处理?__________。

              A.保留,继续求平均值B.舍弃,其他组别求平均值

              C.重新实验得到实验数据D.取中间值

            • 6.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请你回答相关问题。

              (1)资料表明,长期吸烟者肺癌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4~10倍,这是因为香烟中含有          致癌因子,容易引起肺部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                 变短和失控,细胞无限增殖形成肿瘤。

              (2)用患肺癌小鼠的睾丸组织切片来观察细胞的分裂,需用             进行染色,才能看到染色体。

              (3)研究人员合成一种治疗肺癌的化合物A,为了验证它的效果,研究小组通过基因改造得到只患肺癌的实验鼠若干,实验分组和结果如下: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要直观和定量地反映治癌效果,可以定期观测                                       

                ②B组的实验动物是                                            

               ③为什么每组的实验动物不是1只而是30只?

                                                                                       

            • 7.

              某医院病理室为确诊一患者的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切取了一小块肿瘤组织进行培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开始培养时取一滴培养液观察有100个肿瘤细胞,经24小时后取一滴稀释100倍后再取一滴(设三次的“一滴”是等量的)观察,发现有64个肿瘤细胞,则此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________小时。

              (2)化疗是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用药物抑制癌细胞的________,使细胞分裂停止在分裂间期。

              (3)某科研单位研制出一种新型药物X,请设计实验:探究新型药物X对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是否有疗效,并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

              实验材料:锥形瓶两个、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箱、培养液、新型药物X、生理盐水、肿瘤细胞等。


              实验步骤:


              ①取两个消毒后的洁净锥形瓶,标号A、B。

              ②a.分别在两个锥形瓶中加入______________。

              b.在A中加__________,B中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可能的实验结果与相应的结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为研究药物二甲双胍、TRAIL在抗人膀胱癌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取适量人膀胱癌细胞进行了以下实验。

              (1)细胞癌变后,细胞周期将变_____(填“长”或“短”)。

              (2)研究表明:有氧情况下,癌细胞从内环境吸收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但产生的ATP总量无明显差异。这说明:

              ①癌细胞内的_______基因的结构发生了改变并被激活,进而改变了代谢途径。

              ②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的______(填“有氧”或“无氧”)呼吸加强。

              (3)若要单独研究二甲双胍的作用,应将人膀胱癌细胞随机分为两组,A组每天腹腔注射用生理盐水配制的二甲双胍溶液,B组注射______,连续给药48h,每隔2h记录癌细胞数量。

              (4)以体外培养的253J和T24两种膀胱癌细胞为材料,分别用二甲双胍、抗癌药物TRAIL、二甲双胍联合TRAIL进行处理,48h后计算癌细胞成活率,实验结果如图。

              ①由图分析,两种癌细胞中对TRAIL高度抵抗的是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

              ②实验结果表明,联合用药比单独用药对253J细胞的增殖_________。

              ③根据药物对两种癌细胞的不同作用效果,推测二甲双胍对TRAIL抗癌起辅助作用的前提是_________。

            • 9.

              24:科学家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D形成F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从本质上讲,“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具有的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若“白菜—甘蓝”杂种植株为四倍体,则该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________倍体。

              (3)“白菜—甘蓝”杂种植株的食用部分是叶,但叶又易受昆虫危害而影响产量,科学家又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出带有抗虫基因的“白菜—甘蓝”植株,请你设计实验,检测此植株的抗虫基因是否表达。

              ①取昆虫幼虫放到带有抗虫基因的“白菜—甘蓝”植株甲上,再取等量生活状态基本一致的昆虫幼虫放在_长势相似的普通“白菜—甘蓝”植株乙上;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观察昆虫幼虫的生活情况。

              ②若________,说明甲植株的抗虫基因未得到表达;若________,说明甲植株的抗虫基因得到表达。

            • 10.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恶性成骨性肿瘤之一。科研人员研究曲古抑菌A(TSA)对人骨肉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寻找新方向。实验过程如下:

              步骤1 用含青霉素和链霉素的高糖培养基,在37℃、5% CO2培养箱中培养人骨肉瘤细胞一段时间。

              步骤2 取适宜浓度的处于生长旺盛期的人类骨肉瘤细胞,用加入不同浓度的TSA(0~200 ng·mL-1)的培养基继续培养24h。

              步骤3 对各组细胞进行抽样检测,检测方法是先用台盼蓝试剂(一种细胞活性染料)染色再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统计细胞存活率(未染色细胞数/细胞总数×100%),结果如图1。

              步骤4 分别提取TSA浓度为0 ng·mL-1、25 ng·mL-1、50 ng·mL-1处理的3组细胞,测量细胞中与凋亡相关的基因(BaxBcl-2)和β-肌动蛋白基因(不同的组织细胞中表达相对恒定)表达的蛋白质量并计算比值,结果如图2。分析回答:

              (1)与正常成骨细胞相比,骨肉瘤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其主要原因是                            。高糖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和链霉素的目的是                     ,细胞培养箱中保持5% CO2的作用是                  

              (2)步骤2中,设置0 ng·mL-1 TSA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3)用台盼蓝试剂检测细胞活性的主要原理是                                  

              (4)图1所示结果表明                                  

              (5)根据图2判断,骨肉瘤细胞中          基因过度表达会加速细胞凋亡。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