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请回答与实验有关的问题:

              (1)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时,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所示:

              实验组

              5分钟后的

              现象

              再过5分钟

              滴加清水5分

              钟后

              0.3g/mL的蔗糖溶液

              x

              无变化

              质壁分离复原

              0.5g/mL的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y

              无变化

              1mol/L的KNO3溶液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z

              表中适宜该实验的蔗糖溶液的浓度是________,x、y、z中代表质壁分离状态的是

              (2)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影响根尖细胞的分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实验探究,结果如下表。

              可可碱浓度(mmol·L-1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

              指数(%)

              分裂期细胞占比(%)

              前期和中期

              后期和末期

              0

              3.73

              3.04

              0.69

              0.1

              2.90

              2.16

              0.74

              0.5

              2.10

              1.72

              0.38

              1.0

              1.96

              1.72

              0.24

              注: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的总数×100%

              ①在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常用盐酸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用龙胆紫溶液染色。实验中,盐酸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使组织中的细胞________;龙胆紫溶液能够使细胞中的________着色,便于观察其行为和数量变化。

              ②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到达1.0 mmol·L-1时,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________。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可可碱能够抑制________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3)如图是研究萌发种子呼吸作用的三个装置。甲装置可用于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产生________;乙装置通过有色液滴的移动,可判定种子萌发过程是否进行________呼吸;丙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是否产生________。

            • 2.

              现有甲、乙两种可能有一定致畸、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利用动物细胞培养的方法能够鉴定它们是否有毒性,并比较二者毒性的强弱,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I.实验材料:小白鼠胚胎。

              Ⅱ.药品用具:胰蛋白酶液、动物细胞培养液、动物细胞固定液、适宜浓度的龙胆紫溶液、滴管、培养皿、剪刀、锥形瓶、细胞培养箱、载玻片、盖玻片、光学显微镜、小白鼠正常体细胞有丝分裂高倍显微镜照片。

              Ⅲ.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这些变异细胞占全部培养细胞的百分数(以下称Q值),可判断该化学物质的毒性。

              Ⅳ.实验步骤:

              (1)制备细胞悬液:把小白鼠胚胎放在培养皿中剪碎,转入锥形瓶中,加入胰蛋白酶液处理,使胚胎组织离散成单个细胞,再加入动物细胞培养液,制成细胞悬液。

              (2)进行细胞培养:

              ①取标记好的A、B、C三个洁净的培养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A、B两个培养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化学物质甲、乙,___________,并将培养瓶摇匀。

              ③把三个培养瓶放在37℃(适宜温度)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3)制作临时装片:

              ①当细胞繁殖到大约第8代左右时,同时从细胞培养箱中取出三个培养瓶,用胰蛋白酶液处理,使培养的细胞从瓶壁上脱落,再加入动物细胞固定液迅速杀死细胞,将细胞固定在不同的分裂时期。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别从各培养瓶底部吸取适量的细胞悬液。滴在与培养瓶有相同编号的载玻片中央,加1-2滴一定浓度的 __________ 染色,3-5 min后,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4)镜检和统计:把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寻找处于 _______  期的细胞,并与 小白鼠正常体细胞有丝分裂高倍显微镜照片对比以确认发生上述变异的细胞,同时统计该期变异的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数(Q值)。

              V.实验结果:

              培养瓶

              A

              B

              C

              Q值

              1.3%

              12.5%

              0.1%

              Ⅵ.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某研究小组以同一品种芹菜根尖和花粉母细胞为材料,开展芹菜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图1、图2是从两种材料的30个显微图像中选出的两个典型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图2


              (1) 将剪取的芹菜幼根置于2 mmol·L-1的8- 羟基喹啉溶液中处理,以提高根尖细胞中有丝分裂的____期细胞的比例,便于染色体观察、计数。 

              (2) 实验中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分别处理根尖、花粉母细胞,目的是___________。再用低浓度的KCl处理一段时间,使细胞适度膨胀,便于细胞内的____更好地分散,但处理时间不能过长,以防细胞______。 

              (3) 图1是____细胞的染色体,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 

              (4) 分析根尖细胞染色体核型时,需将图像中的______进行人工配对;根据图1、图2能确定该品种细胞中未发生的变异类型有____(填下列标号)。 

              ①基因突变 ②单体 ③基因重组 ④三体

            • 4.
              下图为相关实验过程或所得结果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1) 1为使用花生子叶进行脂肪鉴定实验所制作的临时装片(已用苏丹染液染色),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观察到________色颗粒。

              (2) 某同学将图2细胞置于清水中,发现该细胞质壁分离后不能复原,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导致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

              (3) 某同学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经正确取材、制片等规范操作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3所示的一个视野。在该视野中他始终没有能观察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他接着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4)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血球计数板计数室内的酵母菌,若该同学观察到每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平均数量如图4所示(已知菌液被稀释了100倍),则1mL酵母菌原液中含酵母菌________个。

              (5) 5是利用菠菜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结果,若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除了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外,最可能的原因还有________。若欲探究不同植物新鲜叶片中色素种类与含量的差异,请你简要写出实验的主要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下图是以洋葱为实验材料的实验现象或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利用白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进行的质壁分离实验现象,实验时外界溶液是含少量红墨水的0.3 g·mL-1的蔗糖溶液,那么图中A、C两处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

              (2)图2是利用洋葱根尖进行有丝分裂的实验现象,细胞D与E的核DNA数之比为_________;若要观察减数分裂过程,常用植物的花药做切片,实验中装片制作的流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是分离洋葱管状叶中色素得到的滤纸条,由该结果可知洋葱管状叶中______(多选)。

              A.色素的种类

              B.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C.不同色素的相对含量的多少

              D.各种色素的颜色

              (4)某同学在秋天做色素提取分离实验时,提取和分离过程操作正确,而实验结果只出现了图3中色素带1和2,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5)有同学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进行图1所示的实验,为了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现象,需对光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

            • 6.

              下图为相关实验过程或所得结果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1为使用花生子叶进行脂肪鉴定实验所制作的临时装片(已用苏丹Ⅲ染液染色),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观察到到            色颗粒。

              (2)某同学将图2细胞置于清水中,发现该细胞质壁分离后不能复原,可能的原因有                 ,(答两点)导致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

              (3)某同学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经正确取材、制片等规范操作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3所示的一个视野。在该视野中他始终没有能观察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他接着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4)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血球计数板计数室内的酵母菌,若该同学观察到每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平均数量如图4所示(已知菌液被稀释了100倍),则1mL酵母菌原液中含酵母菌                个。

              (5)图5是利用菠菜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结果,若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除了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外,最可能的原因还有             。若欲探究不同植物新鲜叶片中色素种类与含量的差异,请你简要写出实验的主要思路:               

            • 7.

              调查和探究是人们研究生物学问题的常见方法。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对一些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为了研究常见植物中哪些是多倍体,一些同学对常见植物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他们选择植物新生的根尖制作临时装片进行镜检、拍照,再对照片中的染色体进行计数、归类、排列,下图是他们调查到的中国水仙的染色体核型。

              ①制作上述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依次是________。(用文字和“→”表示)

              ②镜检时,要清晰地观察到染色体,应选择处于________期且染色体分散良好的细胞进行观察,如上图所示,中国水仙的正常体细胞中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

              (2)一些同学通过调查的方法研究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那么他们应该在________进行调查。

              (3)一些同学探究了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请你简要写出该实验的主要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下表是某同学在做几个实验时所列举的实验材料和实验试剂等相关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实验试剂

              A

              植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

              花生子叶切片

              试剂甲

              B

              探究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淀粉和唾液淀粉酶

              试剂乙

              C

              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0.3 g·mL-1蔗糖溶液、蒸馏水

              D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新鲜的菠菜叶

              碳酸钙、二氧化硅、层析液等

              E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的有丝分裂

              洋葱根尖

              解离液、龙胆紫染液等

              (1) A~E组中通常需要用到酒精的实验有________。

              (2) B组实验所用的试剂乙为________,若该实验中温度组别分别为0℃、37℃、100℃,则组别为100℃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

              (3) C组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操作过程是在盖玻片一侧滴加0.3 g·mL-1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__________________。

              (4) D组实验若研磨时未添加碳酸钙,则滤纸条上第________条的颜色会变浅(从上往下)。

              (5) E组实验流程中漂洗的目的是____。

            • 9.

              紫色洋葱是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它的叶分两种: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某小组以洋葱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请完善实验步骤:

              (1)若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选材部位是       ,提取色素用试剂是       ,分离色素依据的实验原理是       

              (2)若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所用的最佳选材部位是       

              (3)若观察有丝分裂,常用的选材部位是       ,原因是       ,简要写出操作流程       

              (4)写出鉴定洋葱鳞片叶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的实验设计思路:选取洋葱       (内,外)表皮,用       染色,在显微镜下检测是否有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油滴存在。

            • 10.

              某同学在做“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时,将大蒜根尖随机分为12组,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组别

              实验处理及处理时间

              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所占的百分比(%)

              组1

              0℃

              36小时

              0

              组2

              72小时

              0

              组3

              96小时

              0

              组4

              2℃

              36小时

              5

              组5

              72小时

              20

              组6

              96小时

              24

              组7

              4℃

              36小时

              12

              组8

              72小时

              30

              组9

              96小时

              43

              组10

              6℃

              36小时

              0

              组11

              72小时

              0

              组12

              96小时

              0

              (1)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是低温会使细胞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_的形成受阻,从而使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而细胞不分裂。

              (2)实验中选择大蒜根尖_______区细胞进行观察,效果最佳,原因是此处的细胞分裂比较 _______,在显微镜下观察,此处细胞的特点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需要用___________固定根尖细胞,用____________对大蒜根尖细胞的染色体进行染色。

              (4)由实验结果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加倍效果最为明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