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表数据为科研人员实验测得体外培养的某种动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M期为分裂期)各阶段时间(单位:小时),请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G1

              S

              G2

              M

              合计

              时长(h)

              10

              7

              3.5

              1.5

              22

              (1) 若在上述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处于         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再培养          小时,其余细胞都将被抑制在G1期与S期的交界处。

              (2) S期的启动需要某种蛋白质分子作为启动信号,该蛋白质在S期之前合成并存在于S期全过程中。若将S期和G1期细胞融合,则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时间将         (填“提前”“不变”或“延迟”)。

              (3) 若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G2         (填“变长”或“变短”)。

              (4) 纺锤体是在细胞周期M期的          (时期)形成。在M期,消失后又重新出现的细胞结构是         

            • 2.

              请回答与实验有关的问题:

              (1)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时,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所示:

              实验组

              5分钟后的

              现象

              再过5分钟

              滴加清水5分

              钟后

              0.3g/mL的蔗糖溶液

              x

              无变化

              质壁分离复原

              0.5g/mL的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y

              无变化

              1mol/L的KNO3溶液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z

              表中适宜该实验的蔗糖溶液的浓度是________,x、y、z中代表质壁分离状态的是

              (2)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影响根尖细胞的分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实验探究,结果如下表。

              可可碱浓度(mmol·L-1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

              指数(%)

              分裂期细胞占比(%)

              前期和中期

              后期和末期

              0

              3.73

              3.04

              0.69

              0.1

              2.90

              2.16

              0.74

              0.5

              2.10

              1.72

              0.38

              1.0

              1.96

              1.72

              0.24

              注: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的总数×100%

              ①在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常用盐酸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用龙胆紫溶液染色。实验中,盐酸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使组织中的细胞________;龙胆紫溶液能够使细胞中的________着色,便于观察其行为和数量变化。

              ②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到达1.0 mmol·L-1时,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________。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可可碱能够抑制________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3)如图是研究萌发种子呼吸作用的三个装置。甲装置可用于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产生________;乙装置通过有色液滴的移动,可判定种子萌发过程是否进行________呼吸;丙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是否产生________。

            • 3.

              为获得玉米多倍体植株,采用以下技术路线。据图回答:

              (1)可用___________ 对图中发芽的种子进行诱导处理。

              (2)筛选鉴定多倍体时,剪取幼苗根尖固定后,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__________ 区的细胞。若装片中的细胞均多层重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统计细胞周期各时期的细胞数和细胞染色体数。下表分别为幼苗Ⅰ中的甲株和幼苗Ⅱ中的乙株的统计结果。

              可以利用表中数值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比较甲株细胞周期中的间期与分裂期的时间长短。

              (3)依表结果,绘出形成乙株的过程中,诱导处理使染色体数加倍的细胞周期及下一个细胞周期的染色体变化曲线。

            • 4.

              甲、乙两种化学物质可能有一定致畸、致癌作用,利用动物细胞培养的方法鉴定它们是否有毒性,并比较二者毒性的强弱。请依据实验结果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Ⅰ.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

              Ⅱ实验步骤:

              (1)制备细胞悬液:用胰蛋白酶处理小白鼠胚胎组织离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浮液。

              (2)进行细胞培养:

              ①取A.B.C三个洁净的锥形瓶,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

              ②向A.B两个培养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化学物质甲、乙,并将培养瓶摇匀;C瓶不作处理,作为对照。

              ③把3个培养瓶放在37℃的CO2培养箱中培养。

              (3)制作临时装片

              (4)镜检和统计:把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寻找处于____期的细胞,与小白鼠_____有丝分裂高倍显微镜照片进行对比,以确认发生变异的细胞。统计该期变异的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数。

              Ⅲ.实验结果:

              培养瓶

              A

              B

              C

              变异细胞占总细胞数

              1.3%

              12.5%

              0.1%

              IV.请写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 5.

              蜂毒素是工蜂毒腺分泌的多肽,具有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体外研究发现,蜂毒素对多种癌细胞具有强烈的杀伤作用。请同答:

              (1)在工蜂毒腺细胞的核糖体上,蜂毒素是以                        为模板合成的。

              (2)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癌细胞能够                        ,在此过程中细胞内的DNA含量将持续出现周期性的变化。如图表示癌细胞在一定浓度的蜂毒素培养液中培养几小时后,DNA含量不同的细胞数。据此推测,蜂毒素能将癌细胞阻断在有丝分裂的   期。

              (3)研究表明,阻断癌细胞增殖周期可引起细胞凋亡。科研人员为研究蜂毒素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并回答问题。

              ①方法步骤:

              a.取4只相同的培养瓶,编号,分别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并接种等量的离体胃癌细胞。

              b.1号培养瓶为空白对照,向2~4号培养瓶中分别加入       _μg/mL蜂毒素溶液。

              c.培养48 h后,检测并统计                           ,结果如图甲所示。

              d.重复a、b步骤,检测凋亡基因(Bax、Bel-2)的表达,结果如图乙所示。

              ②分析讨论:

              a.图甲表明                          

              b.图甲、图乙表明:                                   

              从基因水平上看,蜂毒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与有关。当Bel-2蛋白/Bax蛋白的比值出现       趋势时,将会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 6.

              科研人员分别利用大葱茎尖分生组织、鳞茎愈伤组织及其再生苗为材料,探究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并以种子繁殖的普通大葱根尖为对照,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1)无菌处理是植物组织培养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科研人员对培养基和外植体分别采用_____       ___、         的方法进行无菌处理。

              (2)利用大葱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成幼苗,需要依次经过____                ____过程。配制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与分化、生根培养基时,要特别调节好_____        ___之间的浓度比例,以诱导形成相应组织或器官。

              (3)适时取出相应材料用Carnoy固定液处理后,再通过______                     __流程(用文字加箭头表示流程)制作好装片,在显微镜下选择处于____  ____(时期)的细胞观察并统计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

              (4)在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苗”的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可能为____      ____。

              (5)分析实验数据,发现适宜用于大葱快速繁殖的材料是___      _____,而适宜用于选育大葱新品种的材料是_____        ___。

            • 7.

              某医院病理室为确诊一患者的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切取了一小块肿瘤组织进行培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开始培养时取一滴培养液观察有100个肿瘤细胞,经24小时后取一滴稀释100倍后再取一滴(设三次的“一滴”是等量的)观察,发现有64个肿瘤细胞,则此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________小时。

              (2)化疗是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用药物抑制癌细胞的________,使细胞分裂停止在分裂间期。

              (3)某科研单位研制出一种新型药物X,请设计实验:探究新型药物X对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是否有疗效,并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

              实验材料:锥形瓶两个、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箱、培养液、新型药物X、生理盐水、肿瘤细胞等。


              实验步骤:


              ①取两个消毒后的洁净锥形瓶,标号A、B。

              ②a.分别在两个锥形瓶中加入______________。

              b.在A中加__________,B中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可能的实验结果与相应的结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分为G1期,S期和G2期)和分裂期(M期).下表为不同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h),请回答有关问题:

              细胞类型

              细胞周期

              G1

              S

              G2

              M

              蚕豆

              16.5

              3.5

              8.3

              2.8

              1.9

              小麦

              14.0

              1

              10.0

              2.0

              1

              注:G1期:DNA合成前期,合成DNA复制所需的RNA和蛋白质等;S期:DNA合成期G2期:DNA合成后期,DNA合成终止,大量合成RNA和蛋白质,为M期作准备

              (1)根据表格数据分析,________(填“蚕豆”或“小麦”)实验材料更适合用来观察有丝分裂染色体的变化。

              (2)肿瘤细胞由于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成为连续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恶性肿瘤也可看作细胞周期性疾病,原癌基因能调节________,若原癌基因发生突变,则可能导致肿瘤发生。因此科学家尝试利用某些药物抑制RNA合成,将癌细胞阻断在________(填“G1”或“S”或“G2”或“M”)。

            • 9.

              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可可碱对鬼针草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和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探究,结果如表,请回答:

              可可碱浓度

              (mmol•L-1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种子发芽率(%)

              有丝分裂指数(%)

              分裂细胞占比(%)

              前期和中期

              后期和末期

              0

              3.73

              3.04

              0.69

              81.5

              0.1

              2.90

              2.16

              0.74

              68.1

              0.5

              2.10

              1.72

              0.38

              18.6

              1.0

              1.96

              1.72

              0.24

              2.3

              注:有丝分裂指数=

              (1)本实验需要制作________________(填部位)的细胞装片,制片过程中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的化学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象,箭号所指的细胞处于分裂期的__________期。


              (2)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达到1.0mmol•L-1时,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____________,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3)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___________,某同学提出假设:可可碱会降低促进种子萌发的赤霉素的水平,进而导致种子发芽率下降。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检验上述假设:①向可可碱处理后的种子人工施用赤霉素,统计种子的发芽率并于相应对照组进行比较;②检测可可碱处理后的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并与对与相应照组进行比较。这两个方案可行的是:__________。
              A.方案①        B.方案②        C.①②都可行        D.①②都不可行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