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表数据为科研人员实验测得体外培养的某种动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M期为分裂期)各阶段时间(单位:小时),请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G1

              S

              G2

              M

              合计

              时长(h)

              10

              7

              3.5

              1.5

              22

              (1) 若在上述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处于         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再培养          小时,其余细胞都将被抑制在G1期与S期的交界处。

              (2) S期的启动需要某种蛋白质分子作为启动信号,该蛋白质在S期之前合成并存在于S期全过程中。若将S期和G1期细胞融合,则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时间将         (填“提前”“不变”或“延迟”)。

              (3) 若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G2         (填“变长”或“变短”)。

              (4) 纺锤体是在细胞周期M期的          (时期)形成。在M期,消失后又重新出现的细胞结构是         

            • 2.

              请回答与实验有关的问题:

              (1)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时,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所示:

              实验组

              5分钟后的

              现象

              再过5分钟

              滴加清水5分

              钟后

              0.3g/mL的蔗糖溶液

              x

              无变化

              质壁分离复原

              0.5g/mL的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y

              无变化

              1mol/L的KNO3溶液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z

              表中适宜该实验的蔗糖溶液的浓度是________,x、y、z中代表质壁分离状态的是

              (2)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影响根尖细胞的分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实验探究,结果如下表。

              可可碱浓度(mmol·L-1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

              指数(%)

              分裂期细胞占比(%)

              前期和中期

              后期和末期

              0

              3.73

              3.04

              0.69

              0.1

              2.90

              2.16

              0.74

              0.5

              2.10

              1.72

              0.38

              1.0

              1.96

              1.72

              0.24

              注: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的总数×100%

              ①在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常用盐酸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用龙胆紫溶液染色。实验中,盐酸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使组织中的细胞________;龙胆紫溶液能够使细胞中的________着色,便于观察其行为和数量变化。

              ②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到达1.0 mmol·L-1时,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________。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可可碱能够抑制________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3)如图是研究萌发种子呼吸作用的三个装置。甲装置可用于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产生________;乙装置通过有色液滴的移动,可判定种子萌发过程是否进行________呼吸;丙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是否产生________。

            • 3.

              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例的变化关系;图2表示某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


              (1) 图1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D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图2中_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CD段。
              (3)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细胞,①和④是______________。
              (4)图2中丙细胞含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该细胞处于________期。

              (5)图2中丁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如果丁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一定是______。若M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可能是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了_________。

            • 4.

              为获得玉米多倍体植株,采用以下技术路线。据图回答:

              (1)可用___________ 对图中发芽的种子进行诱导处理。

              (2)筛选鉴定多倍体时,剪取幼苗根尖固定后,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__________ 区的细胞。若装片中的细胞均多层重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统计细胞周期各时期的细胞数和细胞染色体数。下表分别为幼苗Ⅰ中的甲株和幼苗Ⅱ中的乙株的统计结果。

              可以利用表中数值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比较甲株细胞周期中的间期与分裂期的时间长短。

              (3)依表结果,绘出形成乙株的过程中,诱导处理使染色体数加倍的细胞周期及下一个细胞周期的染色体变化曲线。

            • 5.

              细胞周期失控是癌症的一个标志性特征,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CDK)4和6是细胞周期的关键调节因子,CDK4/6在许多细胞中均过度活跃,导致细胞增殖失控。在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中,CDK4/6的过度活跃也非常频繁。I brance是一种口服CDK4/6抑制剂。为了验证I brance对乳腺癌细胞体外生长的作用,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并回答以下问题。

                  说明:细胞的数量通过测定相应培养瓶的吸光度值表示,具体操作过程不做要求;细胞抑制率=(1-实验组吸光度值/对照组吸光度值);CDK4/6活性可用抗原抗体法进行检测,具体检测过程不做要求。

                  材料和用具:细胞培养瓶、乳腺癌细胞(MCF-7)悬液、乳腺癌细胞培养液、MTT仪器(测定细胞培养液的吸光度)、不同浓度的I brance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生理盐水、CDK4/6活性检测试剂

                  (1)实验思路:

                  实验结果:①实验组细胞的抑制率高于对照组,在三组实验组中,I brance浓度越高抑制率越大。

                  ②CDK4/6活性在对照组中最高,在三组实验组中,I brance浓度越高CDK4/6活性越低。

                  (2)根据(1)中的思路和结果,设计一张表格用以记录实验结果。


                  (3)研究发现实验组处于细胞周期S期细胞的比例均显著减小,且随着药物剂量增加,S期细胞的比例减少,由此推测CDK4/6在细胞周期中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虽然药物I brance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十分有效,但在后期的临床研究中,发现其也可引起患者中性粒细胞数目显著下降,根据这一结果,推测其可能影响免疫系统的第________________(选填“一”“二”或“三”)道防线。

            • 6.

              利用小麦(6N=42)、大麦(2N=14)为材料,在25 ℃恒温条件下培养并观察其根尖细胞分裂周期及各分裂时期的细胞频率,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据表分析并回答:

              植物的

              种类

              前期

              /%

              中期

              /%

              后期

              /%

              末期

              /%

              分裂期

              /h

              细胞周

              期/h

              小麦

              67.30

              10.20

              9.10

              13.40

              1.2

              14.0

              大麦

              65.10

              12.10

              9.30

              13.50

              1.0

              10.4


              (1) 制作根尖临时装片的过程为取材→____________(用箭头和文字表示)。该过程需对根尖细胞的染色体进行染色,下列染色的试剂中不可选择的是____。

              A. 苯酚品红染液    B. 苏丹Ⅲ染液

              C. 龙胆紫溶液 D. 醋酸洋红溶液

              (2) 每种植物取4个根尖,每个根尖装片选取处于____较多的3个视野,统计其细胞数,进而计算出各个分裂时期占分裂期的细胞频率。实验时需选取多个根尖及视野以进行____________,从而减少实验误差。

              (3) 请在相应坐标图(如图)中,画出小麦分裂期细胞内一条染色体上的DNA数目变化曲线。

            • 7.

              甲、乙两种化学物质可能有一定致畸、致癌作用,利用动物细胞培养的方法鉴定它们是否有毒性,并比较二者毒性的强弱。请依据实验结果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Ⅰ.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

              Ⅱ实验步骤:

              (1)制备细胞悬液:用胰蛋白酶处理小白鼠胚胎组织离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浮液。

              (2)进行细胞培养:

              ①取A.B.C三个洁净的锥形瓶,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

              ②向A.B两个培养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化学物质甲、乙,并将培养瓶摇匀;C瓶不作处理,作为对照。

              ③把3个培养瓶放在37℃的CO2培养箱中培养。

              (3)制作临时装片

              (4)镜检和统计:把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寻找处于____期的细胞,与小白鼠_____有丝分裂高倍显微镜照片进行对比,以确认发生变异的细胞。统计该期变异的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数。

              Ⅲ.实验结果:

              培养瓶

              A

              B

              C

              变异细胞占总细胞数

              1.3%

              12.5%

              0.1%

              IV.请写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