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表数据为科研人员实验测得体外培养的某种动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M期为分裂期)各阶段时间(单位:小时),请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G1

              S

              G2

              M

              合计

              时长(h)

              10

              7

              3.5

              1.5

              22

              (1) 若在上述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处于         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再培养          小时,其余细胞都将被抑制在G1期与S期的交界处。

              (2) S期的启动需要某种蛋白质分子作为启动信号,该蛋白质在S期之前合成并存在于S期全过程中。若将S期和G1期细胞融合,则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时间将         (填“提前”“不变”或“延迟”)。

              (3) 若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G2         (填“变长”或“变短”)。

              (4) 纺锤体是在细胞周期M期的          (时期)形成。在M期,消失后又重新出现的细胞结构是         

            • 2.

              细胞周期失控是癌症的一个标志性特征,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CDK)4和6是细胞周期的关键调节因子,CDK4/6在许多细胞中均过度活跃,导致细胞增殖失控。在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中,CDK4/6的过度活跃也非常频繁。I brance是一种口服CDK4/6抑制剂。为了验证I brance对乳腺癌细胞体外生长的作用,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并回答以下问题。

                  说明:细胞的数量通过测定相应培养瓶的吸光度值表示,具体操作过程不做要求;细胞抑制率=(1-实验组吸光度值/对照组吸光度值);CDK4/6活性可用抗原抗体法进行检测,具体检测过程不做要求。

                  材料和用具:细胞培养瓶、乳腺癌细胞(MCF-7)悬液、乳腺癌细胞培养液、MTT仪器(测定细胞培养液的吸光度)、不同浓度的I brance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生理盐水、CDK4/6活性检测试剂

                  (1)实验思路:

                  实验结果:①实验组细胞的抑制率高于对照组,在三组实验组中,I brance浓度越高抑制率越大。

                  ②CDK4/6活性在对照组中最高,在三组实验组中,I brance浓度越高CDK4/6活性越低。

                  (2)根据(1)中的思路和结果,设计一张表格用以记录实验结果。


                  (3)研究发现实验组处于细胞周期S期细胞的比例均显著减小,且随着药物剂量增加,S期细胞的比例减少,由此推测CDK4/6在细胞周期中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虽然药物I brance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十分有效,但在后期的临床研究中,发现其也可引起患者中性粒细胞数目显著下降,根据这一结果,推测其可能影响免疫系统的第________________(选填“一”“二”或“三”)道防线。

            • 3.

              利用小麦(6N=42)、大麦(2N=14)为材料,在25 ℃恒温条件下培养并观察其根尖细胞分裂周期及各分裂时期的细胞频率,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据表分析并回答:

              植物的

              种类

              前期

              /%

              中期

              /%

              后期

              /%

              末期

              /%

              分裂期

              /h

              细胞周

              期/h

              小麦

              67.30

              10.20

              9.10

              13.40

              1.2

              14.0

              大麦

              65.10

              12.10

              9.30

              13.50

              1.0

              10.4


              (1) 制作根尖临时装片的过程为取材→____________(用箭头和文字表示)。该过程需对根尖细胞的染色体进行染色,下列染色的试剂中不可选择的是____。

              A. 苯酚品红染液    B. 苏丹Ⅲ染液

              C. 龙胆紫溶液 D. 醋酸洋红溶液

              (2) 每种植物取4个根尖,每个根尖装片选取处于____较多的3个视野,统计其细胞数,进而计算出各个分裂时期占分裂期的细胞频率。实验时需选取多个根尖及视野以进行____________,从而减少实验误差。

              (3) 请在相应坐标图(如图)中,画出小麦分裂期细胞内一条染色体上的DNA数目变化曲线。

            • 4.

              甲、乙两种化学物质可能有一定致畸、致癌作用,利用动物细胞培养的方法鉴定它们是否有毒性,并比较二者毒性的强弱。请依据实验结果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Ⅰ.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

              Ⅱ实验步骤:

              (1)制备细胞悬液:用胰蛋白酶处理小白鼠胚胎组织离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浮液。

              (2)进行细胞培养:

              ①取A.B.C三个洁净的锥形瓶,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

              ②向A.B两个培养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化学物质甲、乙,并将培养瓶摇匀;C瓶不作处理,作为对照。

              ③把3个培养瓶放在37℃的CO2培养箱中培养。

              (3)制作临时装片

              (4)镜检和统计:把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寻找处于____期的细胞,与小白鼠_____有丝分裂高倍显微镜照片进行对比,以确认发生变异的细胞。统计该期变异的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数。

              Ⅲ.实验结果:

              培养瓶

              A

              B

              C

              变异细胞占总细胞数

              1.3%

              12.5%

              0.1%

              IV.请写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 5.

              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问题:

              (1)人的卵细胞体积较大,因此相对表面积较小,________就较低,但便于储存较多的卵黄,为早期胚胎发育提供营养。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动物细胞的相比,明显不同之处是前者在末期________,而后者则是细胞膜从中部凹陷,缢裂成两部分。

              (2)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会发生核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加倍,其原因分别是由于________。

              (3)人体血浆中的红细胞与白细胞中的蛋白质种类________(填“相同”、“不全相同”或“全不相同”);而人成熟的红细胞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这是由于细胞内________。

              (4)环境中的致癌因子可诱发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________而变成癌细胞。

            • 6.

              蜂毒素是工蜂毒腺分泌的多肽,具有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体外研究发现,蜂毒素对多种癌细胞具有强烈的杀伤作用。请同答:

              (1)在工蜂毒腺细胞的核糖体上,蜂毒素是以                        为模板合成的。

              (2)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癌细胞能够                        ,在此过程中细胞内的DNA含量将持续出现周期性的变化。如图表示癌细胞在一定浓度的蜂毒素培养液中培养几小时后,DNA含量不同的细胞数。据此推测,蜂毒素能将癌细胞阻断在有丝分裂的   期。

              (3)研究表明,阻断癌细胞增殖周期可引起细胞凋亡。科研人员为研究蜂毒素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并回答问题。

              ①方法步骤:

              a.取4只相同的培养瓶,编号,分别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并接种等量的离体胃癌细胞。

              b.1号培养瓶为空白对照,向2~4号培养瓶中分别加入       _μg/mL蜂毒素溶液。

              c.培养48 h后,检测并统计                           ,结果如图甲所示。

              d.重复a、b步骤,检测凋亡基因(Bax、Bel-2)的表达,结果如图乙所示。

              ②分析讨论:

              a.图甲表明                          

              b.图甲、图乙表明:                                   

              从基因水平上看,蜂毒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与有关。当Bel-2蛋白/Bax蛋白的比值出现       趋势时,将会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 7.

              某医院病理室为确诊一患者的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切取了一小块肿瘤组织进行培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开始培养时取一滴培养液观察有100个肿瘤细胞,经24小时后取一滴稀释100倍后再取一滴(设三次的“一滴”是等量的)观察,发现有64个肿瘤细胞,则此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________小时。

              (2)化疗是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用药物抑制癌细胞的________,使细胞分裂停止在分裂间期。

              (3)某科研单位研制出一种新型药物X,请设计实验:探究新型药物X对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是否有疗效,并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

              实验材料:锥形瓶两个、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箱、培养液、新型药物X、生理盐水、肿瘤细胞等。


              实验步骤:


              ①取两个消毒后的洁净锥形瓶,标号A、B。

              ②a.分别在两个锥形瓶中加入______________。

              b.在A中加__________,B中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可能的实验结果与相应的结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分为G1期,S期和G2期)和分裂期(M期).下表为不同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h),请回答有关问题:

              细胞类型

              细胞周期

              G1

              S

              G2

              M

              蚕豆

              16.5

              3.5

              8.3

              2.8

              1.9

              小麦

              14.0

              1

              10.0

              2.0

              1

              注:G1期:DNA合成前期,合成DNA复制所需的RNA和蛋白质等;S期:DNA合成期G2期:DNA合成后期,DNA合成终止,大量合成RNA和蛋白质,为M期作准备

              (1)根据表格数据分析,________(填“蚕豆”或“小麦”)实验材料更适合用来观察有丝分裂染色体的变化。

              (2)肿瘤细胞由于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成为连续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恶性肿瘤也可看作细胞周期性疾病,原癌基因能调节________,若原癌基因发生突变,则可能导致肿瘤发生。因此科学家尝试利用某些药物抑制RNA合成,将癌细胞阻断在________(填“G1”或“S”或“G2”或“M”)。

            • 9.

              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可可碱对鬼针草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和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探究,结果如表,请回答:

              可可碱浓度

              (mmol•L-1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种子发芽率(%)

              有丝分裂指数(%)

              分裂细胞占比(%)

              前期和中期

              后期和末期

              0

              3.73

              3.04

              0.69

              81.5

              0.1

              2.90

              2.16

              0.74

              68.1

              0.5

              2.10

              1.72

              0.38

              18.6

              1.0

              1.96

              1.72

              0.24

              2.3

              注:有丝分裂指数=

              (1)本实验需要制作________________(填部位)的细胞装片,制片过程中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的化学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象,箭号所指的细胞处于分裂期的__________期。


              (2)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达到1.0mmol•L-1时,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____________,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3)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___________,某同学提出假设:可可碱会降低促进种子萌发的赤霉素的水平,进而导致种子发芽率下降。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检验上述假设:①向可可碱处理后的种子人工施用赤霉素,统计种子的发芽率并于相应对照组进行比较;②检测可可碱处理后的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并与对与相应照组进行比较。这两个方案可行的是:__________。
              A.方案①        B.方案②        C.①②都可行        D.①②都不可行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