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人们已经通过化学实验证明了细胞膜中含有磷脂分子。现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

              (1)实验课题:验证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

              (2)实验目的:利用化学试剂检测细胞膜中的蛋白质。

              (3)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材料:细胞膜样液、稀释的蛋清、洁净试管、滴管、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等。

              (5)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洁净试管2支,编号为甲、乙。

              第二步:向甲试管中滴加2 mL的细胞膜样液,向乙试管中加________。

              第三步:向甲、乙两试管中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现象:甲乙试管中颜色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7)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Ⅰ.正确选材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面是可供选择的实验材料:人的成熟红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蛙的红细胞、鸡肝研磨液、番茄汁、苹果匀浆。

              (1)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应选取上述材料中的__________做实验;为了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应选取上述材料中的 ________2mL并加入到试管中。

              Ⅱ、根据以下实验内容回答问题:

              ①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检测
              ②检测花生子叶细胞内的脂肪颗粒
              ③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检测
              ④生物组织中淀粉的检测

              ⑤观察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

              (2)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的是 ______(填序号);必须经水浴加热的是 _________(填序号)。

              Ⅲ、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图1中7mm、0.5mm表示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观察物之间的距离.请回答下列问题:

              (3)如图1表示显微镜的 ______ 镜。

              (4)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染色,并选择图2中显微镜的目镜、物镜组合为 ______ (用标号作答)。

              (5)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 ______。

              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 3.

              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


              (1)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           (实验序号)。表中归纳的错误之处,请予以改正                                       

              (2)实验②用盐酸可改变               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3)上述实验要使用到光学显微镜的组别是               。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要点是:

              a.低倍镜找到要观察的物像;

              b                           _____

              c.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视野变得明亮些;d.调节                    ,直至看清楚物像为止。

            • 4.

              (一)请回答:“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取人口腔上皮细胞时必须漱口,原因是         。 把取出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入0.9%的生理盐水中,而不是放入蒸馏水中,原因是               

              (2)水解时加入8%盐酸的目的应该包括____(多项选项)。 

              A.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B.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C.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D.水解DNA

              (3)利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可以观察到

              A.红色主要位于细胞核中,绿色主要位于细胞质中    B.只有细胞核被染成红色

              C.绿色主要位于细胞核中,红色主要位于细胞质D.只有细胞质被染成绿色

              (4)验证DNA和RNA的分布实验应该也可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来做,但要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的____(填"外"或"内")表皮细胞,原因是             

              (二)健康人的尿中只含有极微量的蛋白质,若尿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则称为蛋白尿。临床上常用双缩脲法定性和定量检测尿中的蛋白质。请完成下面的实验,验证某人在某次剧烈运动后出现了蛋白尿。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剧烈运动前后的尿液、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双缩脲试剂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

              (1)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各加入某人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先向两支试管分别加入1 mL的__________,振荡均匀,再向两支试管分别加入3~4滴____________,振荡均匀。

              ③对比两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3)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已知淀粉酶可以水解淀粉为麦芽糖,蛋白酶可以水解蛋白质为多肽。为了研究酶之间的相互影响,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实验中所涉及的酶其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所依据的两个颜色变化原理是: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为鉴定试管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其首先将1mL双缩脲试剂A液和4滴双缩脲试剂B液混合,然后加入试管中,最后在水浴中加热到60°C以上,观察溶液的颜色。请指出其中两处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过程中,试管1、2还要分别加入2 mL的蒸馏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处预期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某同学在做“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时,将大蒜根尖随机分为12组,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组别

              实验处理及处理时间

              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所占的百分比(%)

              组1

              0℃

              36小时

              0

              组2

              72小时

              0

              组3

              96小时

              0

              组4

              2℃

              36小时

              5

              组5

              72小时

              20

              组6

              96小时

              24

              组7

              4℃

              36小时

              12

              组8

              72小时

              30

              组9

              96小时

              43

              组10

              6℃

              36小时

              0

              组11

              72小时

              0

              组12

              96小时

              0

              (1)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是低温会使细胞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_的形成受阻,从而使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而细胞不分裂。

              (2)实验中选择大蒜根尖_______区细胞进行观察,效果最佳,原因是此处的细胞分裂比较 _______,在显微镜下观察,此处细胞的特点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需要用___________固定根尖细胞,用____________对大蒜根尖细胞的染色体进行染色。

              (4)由实验结果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加倍效果最为明显。

            • 7.

              下表是某实验室指导老师上实验课时,记录整理的部分学生实验操作情况,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观察内容

              A

              豆浆

              0.1 g/mL的NaOH溶液、0.01 g/mL的CuSO4溶液等

              液体的颜色变化

              B

              梨汁或苹果汁

              0.1 g/mL的NaOH溶液、0.05 g/mL的CuSO4溶液等

              液体的颜色变化

              C

              洋葱鳞叶表皮片

              解离液、0.02 g/mL的龙胆紫、显微镜等

              有丝分裂的过程

              D

              紫色洋葱鳞片叶

              0.5 g/mL蔗糖液、显微镜、刀片、镊子等

              液泡大小变化

              E

              菠菜叶

              二氧化硅、碳酸钙、无水乙醇、层析液、定性滤纸、试管、玻璃漏斗、研钵等

              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颜色

              (1) A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液体发生了________。

              (2) B组实验注入试剂以后,对试管液体的处理方法与A组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C组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找不到有丝分裂的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如何修改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组实验中,某同学发现洋葱鳞片叶细胞的紫色液泡很快缩小,但再用清水侵润该细胞后却不能复原,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5) E组实验中碳酸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科研人员从一种野生植物的地下茎中提取出一种化学物质,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能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有人认为是一种能催化蔗糖分解的酶.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鉴定此物质的化学本质是否是蛋白质的两种方法:
              第一种鉴定方法:    
              第二种鉴定方法:    
              (2)为了探究此物质是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还是催化蔗糖分解的酶,研究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请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

              水浴加热后,如果    ,说明该物质是能催化蔗糖分解的酶;如果    ,则说明该物质是能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3)若以上实验完成后,已经确定其为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现需要确定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设计实验的基本思路是先确定    ,再参照上图中甲试管的处理方法进行预实验.实验结束后,再在其中砖红色沉淀最少的两支试管所对应的温度区间内,设置    ,重复进行实验.
            • 9.

               53.请分析下表,回答有关试验问题



              (1)A组实验中所用酒精的作用是                       

               (2)B组实验中,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在该组实验中,选择甘蔗为生物材料,实验过程和方法规范,却没有观察到相应的颜色变化,原因可能是     ____。

                (3)C组实验中,选用的试剂是        ,该试剂与B组试剂在使用方法上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试剂能用于鉴定多肽吗?______。

                (4)D组的实验材料若用来提取细胞膜,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好处是        

                (5)上述A到D组实验中需要水浴加热的是      。(填组别)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