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中,S型菌有SⅠ、SⅡ、SⅢ等多种类型,R型菌是由S型突变产生。利用加热杀死的SⅢ型与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了S型菌,如果S型菌的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则出现的S型菌为____,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离心后的沉淀物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不充分,少量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________,没有分离;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在子代噬菌体中检测到被32P标记的DNA,说明DNA分子在亲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为什么遗传学家无法推测出RNA分子中四种碱基的比例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判断正误

              (1)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 )

              (2)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O2来自于水与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所用核心技术相同( )

              (3)T2噬菌体可利用寄主体内的物质大量增殖( )

              (4)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 3. 将一个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结合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该实验成功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分离并提纯________(填“R”或“S”)型细菌的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

              (2)后来,赫尔希和蔡斯用________法,进一步证明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该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②________;③离心分离;④________。

              (3)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____(填“上清液”或“沉淀物”)中。

              (4)噬菌体的DNA连续复制n次后,含亲代噬菌体的DNA链的子代噬菌体个体应占总数的________。

            • 5.

              结合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该实验成功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                                                    

              (2)上述实验证明了                                   

              (3)后来,赫尔希和蔡斯用                  方法,进一步证明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②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用数字表示)。

              (4)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物质存在       (上清液或沉淀物)中。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上清液中有放射性物质存在,这些放射性物质的来源可能是                                                   

            • 6. 在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研究中,有如下的实验过程或理论解释.
              Ⅰ.图一是关于肺炎双球菌R型菌的转化过程图:据研究,并非任意两株R型菌与S型菌之间的接触都可发生转化,凡能发生转化的,其R型菌必须处于感受态,产生一些感受态特异蛋白,包括膜相关DNA结合蛋白、细胞壁自溶素和几种核酸酶.
              Ⅱ.图二是关于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试验过程图
              Ⅲ.图三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过程中的检测数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步骤______是将S型菌加热杀死的过程,S型菌的DNA双链片段与A细胞膜表面的相关DNA结合蛋白结合,其中一条链(a)在______酶的作用下水解,另一条链(b)与感受态特异蛋白结合进入R型菌细胞内.完成步骤④后,这条链(b)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形成______(填“单”或“双”)链整合进R型菌的DNA中,这种变异属于______.
              (2)图二中,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______.
              (3)图三中所示实验中,以噬菌体为研究材料,利用______的技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从而追踪在侵染过程中DNA和蛋白质的位置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______(填整数)分钟后的曲线变化基本上可说明DNA与蛋白质实现分离.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100%,这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______.
            • 7.

              Ⅰ.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1)该实验分别用32P和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若测定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下图中离心管的上清液中,则获得该实验中的噬菌体的培养方法是(    )


                A.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B.用含32P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C.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D.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3)若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则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中;若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则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________中。

              II.下图为DNA的复制,请回答有关问题。

              (4)子代DNA分子中只有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分子,由此说明DNA的复制具有________特点。
              (5)②的过程称_____________。
              (6)指出③中的子链__________。
              (7)③过程必需遵循_________原则。
            • 8.

              回答下列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有关的问题:

              (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采用该实验方法可判断进入细菌体内的是_______________。具体是用32P和35S分别标记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大量制备用32P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____________,再用噬菌体去感染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中,____(填“能”或“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一段时间后,用搅拌器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预期的实验结果是沉淀物的放射性__________。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某同学尝试对该实验进行改进,将搅拌这一步改为超声震荡,其余条件相同。改进后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基本一致,但与未改进前结果相比,上清液中32P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比例有所增大,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新合成的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外壳,组装出很多与亲代一模一样的子代噬菌体,其遗传情况____(填“是”或“不”)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6)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

            • 9. 【加试题】

              (一)请回答“泡菜的腌制”实验有关的问题:

              (1)腌制泡菜的基本过程是:将蔬菜、盐水、糖、白酒等放入洗净的菜坛,混合均匀。坛口加盖后用         封好。如果希望发酵快些,可将蔬菜在          中浸1分钟。加入的白酒,既可作为调味剂,增加醇香感,还具有          的作用。
              (2)腌制泡菜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和         。为了分离某种美味泡菜汁中的乳酸菌作为菌种,可将稀释后的泡菜汁用          法快速接种到平面培养基上,立即将培养皿          (A.正放于无氧培养箱  B.正放于有氧培养箱 C.倒置于无氧培养箱 D.倒置于有氧培养箱)中培养。
              (二)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1、图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图中质粒和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应选用         两种限制酶切割,酶切后的载体和目的基因片段,通过         酶作用后获得重组质粒。
              (2)为了筛选出转入了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应在筛选平板培养基中添加         
              (3)若BamH I酶切的DNA末端与Bcl I酶切的DNA末端连接,连接部位的6个碱基对序列为        ,对于该部位,这两种酶          (填“都能”、“都不能”或“只有一种能”)切开。
              (4)若用Sau3A I切图1质粒最多可能获得          种大小不同的DNA片段。
              (5)基因工程中,某些噬菌体经改造后可以作为载体,其DNA复制所需的原料来自于                    
            • 10.
              如图1为某细菌结构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菁优网
              (1)该菌对青霉素高度敏感,说明其属 ______ (真/古)细菌.与噬菌体比较,其最显著的特点是 ______ .图中“6”含有的化合物是 ______ .
              (2)该菌含有的细胞器是 ______ .通常作为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运载体的是结构[ ______ ] ______ .
              表4是该菌培养基的配方,其中蛋白胨用35S标记.
              成分 蛋白胨 酵母膏 NaCl 蒸馏水 pH
              含量 10g 5g 10g 1000ml 7.0
              (3)从同化作用类型看,该细菌属于 ______ .在酵母膏中可能含有的生长因子有 ______ (多选).
              A.某些维生素 B.某些氨基酸 C.酶    D.微量元素
              (4)将经上述培养基培养的该细菌与噬菌体(亲代)充分混合.子一代噬菌体体内能检测到放射性,解释其原因 ______ .
              图2示经紫外线照射后,诱导产生对T2噬菌体有抗性菌种的过程.
              (5)若要将抗T2噬菌体的细菌菌落从混合菌落中筛选出来,操作方法是: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