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小麦的高秆和矮秆为一对相对性状(用D、d表示),抗锈病和不抗锈病为一对相对性状(用T、t表示)。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有人做了如下实验:让高秆抗锈病与矮秆不抗锈病的两个纯合品种杂交,F1全为高秆抗锈病,F1自交得F419株,其中高秆抗锈病为236株、高秆不抗锈病为78株、矮秆抗锈病79株、矮秆不抗锈病为26株。

              试分析回答:    

              (1)通过后代表现型的数量关系可知,此遗传遵循_________规律。

              (2)其中                  为显性性状。    

              (3)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4)F2中新出现的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新类型的比例为_________。      

            • 2.

              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交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纯合显性和隐性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2%和20%;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但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在幼苗期就不能存活。上述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其性状在幼苗期便能识别。请回答:


              (1)玉米的授粉方式如图所示。要保证玉米进行杂交,在授粉前必须对母本进行________处理。

              (2)若将宽叶有茸毛玉米和窄叶有茸毛玉米进行杂交,子代只出现两种表现型,则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

              (3)现有一批产量不高、植株表面有茸毛的玉米品种,如果希望次年得到高产、抗病玉米用于生产,次年选取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

              (4)请设计实验验证有茸毛基因显性纯合致死。(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及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果蝇(2n=8)是XY型性别决定方式。控制其体色的黑色素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a中的A基因控制合成的,且A基因越多,色素越多。假设果蝇的体色有黑色、灰色和白色三种,其中黑色体色所含的黑色素最多。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设计一个杂交方案,即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型)亲本杂交,以便确定等位基因A/a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2)若等位基因A/a只位于X染色体上。雄性个体体色的颜色有________种,其产生精子的过程中可以形成________个四分体。

              (3)果蝇的眼色受多对等位基因的控制。野生型果蝇的眼色是暗红色,现发现三个隐性的突变群体,眼色分别为白色、朱红色、棕色。以上群体均为纯合子,相关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中的非同源染色体上。

              ①实验中发现,隐性的突变群体中,任何两个隐性突变群体个体间的杂交后代都是暗红眼,说明眼色至少受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

              ②现有一暗红色眼雄果蝇,控制眼色的基因型是杂合的,但不知有几对基因杂合,现将该果蝇与多只隐性的雌果蝇(控制眼色的基因都是隐性的)进行测交,请预测测交后代结果,并做出杂合基因有几对的结论。

              Ⅰ.如果测交后代________________,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一对杂合;

              Ⅱ.如果测交后代________________,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两对杂合。

            • 4.

              在一个稳定遗传的白色实验小鼠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金色雄性小鼠。研究人员将这只金色小鼠与多只白色雌鼠交配,得到F1全部为白色鼠。F1个体间随机交配, 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色雌鼠∶白色雄鼠∶金色雄鼠=2∶ 1∶ 1。请分析回答:

              (1)由上述结果可以推测,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

              (2)F2中的金色小鼠只出现在雄性个体中,有人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原因:

              a.金色雌鼠不能存活。

              b.控制金色的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

              c.控制金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d.控制金色的基因位于X、Y这对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①甲同学认为可排除a,理由是: F2代中雌鼠的个体总数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认为也可排除b,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控制金色的基因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这对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若为你提供纯合的白色雄鼠、白色雌鼠、金色雄鼠、金色雌鼠作为实验材料,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加以探究。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与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则金色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②若________________,则金色基因位于X、Y这对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 5.

              果蝇的翻翅和正常翅(A、a)的基因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灰体和黑檀体(B、b)的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请根据下面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 将翻翅果蝇和纯合正常翅果蝇进行下表中的杂交实验:

              组合

              亲本

              子一代(F1)

              组合一

              翻翅×正常翅

              翻翅∶正常翅=1∶1

              组合二

              翻翅×翻翅

              翻翅∶正常翅=2∶1

              据表可知,基因A决定的性状为____。在组合二的F1中,出现翻翅∶正常翅=2∶1现象的原因是基因型为____的个体致死。若组合二中的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2) 用翻翅灰体果蝇与正常翅黑檀体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F1只有翻翅灰体果蝇和正常翅灰体果蝇两种表现型,则灰体和黑檀体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亲本基因型为_____。若让F1中翻翅灰体果蝇相互交配,则其后代中翻翅灰体∶翻翅黑檀体∶正常翅灰体∶正常翅黑檀体比例为____。 

              (3) 果蝇的红眼(R)和白眼(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从某果蝇种群中随机抽取雌雄果蝇各50只,其中红眼雌雄果蝇皆为45只,已知红眼雌果蝇中杂合子为15只,则r的基因频率为____。 

              (4) 用红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作亲本杂交,在没有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F1群体中发现一只基因型为XrXrY的白眼果蝇,则出现该果蝇的原因是形成____(选填“精子”或“卵细胞”)时,减数第____次分裂时染色体出现了分配异常。 

            • 6.

              葫芦科植物喷瓜的自然种群中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A基因决定雄株,a基因决定两性植株,a-基因决定雌株,A对a、a-显性。现有喷瓜植株甲(雄株)、乙(雌株)、丙1(两性植株)、丙2(两性植株),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1:甲×乙→F1雄株:雌株=1:1

              实验2:丙1自交→F1全为两性植株

              实验3:丙2自交→F1两性植株:雌株=3:1

              实验4:甲×丙2→F1雄株:雌株:两性植株=2:1:1

              实验5:丙2×乙→F1两性植株:雌株=1:1

              请回答:

              (1)根据实验结果对a-、a的显隐性关系做出相应的推断_________。

              (2)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喷瓜自然种群中雄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雌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

              (3)将植株丙1与雌株乙间行种植,F1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将雌株上收获的种子种植,让其自花传粉,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

            • 7.

              华贵栉孔扇贝具有不同的壳色,其中桔黄壳色深受人们青睐。科研人员采用杂交的方法对壳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问题:

              (1)依据实验___________结果可判断出上述壳色中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实验Ⅲ为___________实验,可检测实验Ⅰ中F1个体的___________。

              (3)从上述杂交实验结果分析,华贵栉孔扇贝的壳色遗传是由__________对基因控制的,这一结论为华贵栉孔扇贝特定壳色的选育提供了遗传学依据。

            • 8. (1)某肥胖基因发现于一突变系肥胖小鼠,人们对该基因进行了相关研究。
              ①为确定其遗传方式,进行了杂交实验,根据实验结果与结论完成以下内容。
              实验材料: ______ 和纯合正常小鼠;杂交方法: ______ 。
              实验结果:子一代表现型均正常;结论: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②正常小鼠能合成一种蛋白类激素。小鼠肥胖是由于正常基因的编码链(模板链的互补链)部分序列“ CTCCGA”中的一个C被T替换,突变为决定终止密码(UAA或UGA或UAG)的序列,导致该激素不能正常合成,突变后的序列是 ______ ,这种突变 ______ (填“能”或“不能”)使基因的转录终止。
              ③在人类肥胖症研究中发现,许多人能正常分泌该类激素却仍患肥胖症,其原因是靶细胞缺乏相应的 ______ 。
              (2)目前认为,人的体重主要受多基因遗传的控制.假如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Bb(A、B基因使体重增加的作用相同且具累加效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从遗传角度分析,其子女体重超过父母的概率是 ______ ,体重低于父母的基因型为 ______ 。
              (3)有学者认为,利于脂肪积累的基因由于适应早期人类食物缺乏而得以保留并遗传到现代,表明 ______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这些基因的频率未明显改变的情况下,随着营养条件改善,肥胖发生率明显增高,说明肥胖是 ______ 共同作用的结果。
            • 9.

              科研人员利用化学诱变剂EMS诱发水稻D11基因突变,选育出一种纯合矮秆水稻突变植株(甲)。将该矮秆水稻与正常水稻杂交,F2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植株∶矮秆植株=3∶1。D11基因的作用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BR与BR受体结合后,可促进水稻细胞伸长,这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功能。

              (2)EMS诱发D11基因发生________(显性/隐性)突变,从而________(促进/抑制)CYP724B1酶的合成,水稻植株内BR含量________,导致产生矮秆性状。

              (3)研究发现,EMS也会诱发D61基因发生突变使BR受体合成受阻。由此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特点。

              (4)科研人员利用EMS又选育出若干株纯合矮秆水稻突变植株(乙)。现将甲、乙水稻植株杂交,以判断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是与甲水稻相同(仅由D11基因突变引起的),还是仅由D61基因发生显性或隐性突变引起的(其它情况不考虑)。

              ①若杂交子代皆表现为正常植株,则表明乙水稻矮秆性状是由D61基因发生________(显性/隐性)突变引起的。

              ②若杂交子代出现矮秆植株,尚不能确定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请进一步设计操作较简便的实验方案,预期实验结果及结沦。

              实验方案:杂交子代矮秆植株苗期喷施BR,分析统计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植株全为________植株,则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是与甲水稻相同;若植株全为________植株,则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是仅由D61基因发生显性突变引起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