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已知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一对等位基因Y、 y控制的,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具体情况如下:

               

              请分析回答:

              (1)从实验 _______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是显性性状。

              (2)实验二黄色子叶戊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__。

              (3)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其主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

            • 2.

              已知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一对等位基因Y、控制的,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具体情况如下:


              请分析回答:

              (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

              (2)从实验         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是显性性状____________。

              (3)实验二黄色子叶戊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____。

              (4)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其中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

            • 3.

              已知玉米子粒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请选用适宜的纯合亲本进行一个杂交实验来验证:①子粒的黄色与白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②子粒的非糯与糯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③以上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1)实验过程:用纯合的_________和纯合的___________杂交得到F1,F1自交到得F2。

              (2)F2子粒中:

              ①若________________=3︰1,则验证子粒颜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②若________________,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则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 4.

              小麦的高秆和矮秆为一对相对性状(用D、d表示),抗锈病和不抗锈病为一对相对性状(用T、t表示)。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有人做了如下实验:让高秆抗锈病与矮秆不抗锈病的两个纯合品种杂交,F1全为高秆抗锈病,F1自交得F419株,其中高秆抗锈病为236株、高秆不抗锈病为78株、矮秆抗锈病79株、矮秆不抗锈病为26株。

              试分析回答:    

              (1)通过后代表现型的数量关系可知,此遗传遵循_________规律。

              (2)其中                  为显性性状。    

              (3)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4)F2中新出现的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新类型的比例为_________。      

            • 5.

              某种自花传粉的豆科植物,同一植株能开很多花,不同品种植株所结种子的子叶有紫色也有白色。现用该豆科植物的甲、乙、丙三个品种的植株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组别

              亲本的处理方法

              所结种子的性状及数量

              紫色子叶

              白色子叶

              实验一

              将甲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409粒

              0

              实验二

              将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0

              405粒

              实验三

              将甲植株的花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接受乙植株的花粉

              396粒

              0

              实验四

              将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297粒

              101粒

              请分析回答︰

              (1)在该植物种子子叶的紫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这一结论可依据实验__________得出。

              (2)如果用A代表显性基因,a代表隐性基因,则甲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3)实验三所结的紫色子叶种子中,能稳定遗传的种子有_________粒。

              (4)实验四所结的297粒紫色子叶种子中杂合子的理论值为_________粒。若将这些紫色子叶种子全部种下,进行自花传粉,则预期所结紫色子叶种子∶白色子叶种子=_________

              (5)若将丙植株的花除去未成熟的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接受乙植株的花粉,则预期的实验结果为紫色子叶种子∶白色子叶种子=_________。

            • 6.

              白叶枯病是水稻的一种常见病,自然界中的水稻品种(甲)对该病都没有抗性。为了培育出抗白叶枯病的水稻品种,育种专家进行太空诱变育种,得到了抗白叶枯 病的水稻品种(乙)。科研小组为了弄清抗白叶枯病水稻的遗传特性,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甲X乙→F1,全为不抗白叶枯病植株

              实验二:实验一中的F1 X乙→F2中不抗白叶枯病植株:抗白叶枯病植株=3:1

              实验三:实验一中的F1自交→F2中不抗白叶枯病植株:抗白叶枯病植株=15:1

              (1)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

              (2)若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用A、a和B、b表示。实验一中,F1植株的基因组成可表示为下图中的____。


              (3)在实验三中,F2代中的不抗白叶枯病植株中共有________种基因型。

              (4)若在实验三的F2中选择一株不抗白叶枯病的植株与抗白叶枯病植株杂交,其后代中不抗白叶枯病:抗白叶枯病为1: 1,那么所选择的这株不抗白叶枯病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

              (5)让实验三中得到的F2中不抗白叶枯病植株与抗白叶枯病植株品种杂交,则理论上F3表现型及其比例应为_____。

            • 7.

              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遗传因子A、a控制着,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三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请分析回答:

              实验组

              亲本表现型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红果

              黄果

              红果×黄果

              492

              504

              红果×黄果

              997

              0

              红果×红果

              1511

              508

              (1)你认为,上述番茄果实颜色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定律,该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即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番茄的果色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这一结论是依据实验________得出的。

              (3)实验①中两个亲本(红果与黄果)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实验③中,子代既有红果番茄,又有黄果番茄,这一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

              (4)若实验③中的F1中的全部红果自交,则F2中红果与黄果的比例是________。若实验③中的F1中的全部红果随机相互传粉,则F2中红果与黄果的比例是_______。

              (5)植物杂交实验有严格的程序要求,对母本的相应操作是(填写必须进行的重要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番茄是自花传粉植物,现欲鉴定一株红果番茄的基因型,最简便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写出实验③的遗传图解(要求写配子)。

            • 8.

              在一个稳定遗传的白色实验小鼠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金色雄性小鼠。研究人员将这只金色小鼠与多只白色雌鼠交配,得到F1全部为白色鼠。F1个体间随机交配, 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色雌鼠∶白色雄鼠∶金色雄鼠=2∶ 1∶ 1。请分析回答:

              (1)由上述结果可以推测,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

              (2)F2中的金色小鼠只出现在雄性个体中,有人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原因:

              a.金色雌鼠不能存活。

              b.控制金色的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

              c.控制金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d.控制金色的基因位于X、Y这对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①甲同学认为可排除a,理由是: F2代中雌鼠的个体总数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认为也可排除b,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控制金色的基因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这对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若为你提供纯合的白色雄鼠、白色雌鼠、金色雄鼠、金色雌鼠作为实验材料,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加以探究。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与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则金色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②若________________,则金色基因位于X、Y这对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 9.

              某两性花植物的紫花与红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且为由单基因(D、d)控制的完全显性遗传.现用一株紫花植株和一株红花植株作实验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后代数量足够多),

              以鉴别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

              (1)该实验设计原理遵循遗传的_____定律.

              (2)完善下列实验设计:

              第一步:_____(填选择的亲本及交配方式);

              第二步:紫花植株×红花植株.

              (3)实验结果预测:

              ①若第一步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紫花植株为_____(填“纯合子”或“杂合子”).若未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

              ②若第二步后代全为紫花,则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若后代全部为红花或出现红花,则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