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中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图1、2、3是关于地雀的进化、发展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 上述地雀之间的关系能体现遗传(基因)多样性的类型是________,能体现物种多样性的类型是________。 

              (2) 若干年后,小岛上出现了地雀C。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起到选择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这种新物种的形成方式实质上是由于不同种群内的____发生改变。 

              (3) 图2时期小岛和大陆的两个地雀种群的相关基因型种类和个体数如下表所示: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总数

              20

              22

              4

              20

              12

              3

              9

              8

              2

              100

              AATT

              AaTT

              aaTT

               

               

               

               

               

               

               

              196

              168

              36

               

               

               

               

               

               

              400


               ① 种群甲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________。 

              ② 种群甲中基因A的频率为_________。 

              ③ 已知表中种群乙每个个体有2×104个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概率都是10-5,则该种群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是_________。 

            • 2. 在一个新的地区发现一蜗牛种群,被鸟类捕食,鸟在石头上打破蜗牛,吃掉柔软的身体留下外壳。有的蜗牛有条纹有的则无条纹。记录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1)请将表中数据转换为柱形图,以显示两种蜗牛被鸟类捕食的概率。



              (2)预测经过几个世代后,蜗牛无条纹的基因频率将________(增加/不变/减少)。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已知蜗牛条纹受控于常染色体上1对基因A(有条纹)、a(无条纹)。在这一蜗牛种群中,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1,则A基因的频率和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________。

              A.30%、21% B.30%、42% C.70%、21% D.70%、42%

            • 3.

              在蜗牛的天敌中,飞鸟最为可怕。它们拥有敏锐的视力、飞快的速度和锋利的爪子,蜗牛只要离开树荫和草丛的庇护,就很容易被飞鸟发现。已知蜗牛外壳有条纹(B)对无条纹(b)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个人工养殖的自由交配的蜗牛种群中,基因型为bb的蜗牛大约占64%,则一年后基因B的频率为________,基因型为Bb的个体概率为________。

              (2)在自然界中两种蜗牛被其天敌捕食的情况如图。由图可推测,________蜗牛更容易被其天敌捕食。预计若干年后,无条纹的基因频率将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填"增加""减小"或"不变"),此变化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根据此变化可知蜗牛将发生进化还是形成新物种?________________。

            • 4.

              某种牵牛花的花瓣中含有红、黄、蓝三种色素,这些色素由A/a、B/b、G/g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合成,各种色素的合成与有关基因的关系如下图。花瓣的颜色除了红色、黄色和蓝色外,还会出现蓝色物质与红色物质混合的紫色、蓝色物质与黄色物质混合的绿色,缺乏上述三种色素时花瓣呈白色。

              (1)含A但不含B基因的牵牛花植株花瓣颜色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A基因纯合(如AA或AO基因型)的受精卵不能发育成种子,A、B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有三种情况,如下图。

              ①如果基因A/a、B/b的位置关系如图Ⅰ,用两株基因型为AaBb的红花植株杂交,子代的性状及其分离比为__________。

              ②如果两株基因型为AaBb的红花植株杂交,子代的性状及分离比为红花:白花=2:1,则基因A/a、B/b的位置关系应该如图中的____________所示。

              ③如果基因A/a、B/b的位置关系如图Ⅲ,在仅考虑遗传因素的情况下,两株基因型为AaBb的红花植株杂交,子代出现黄花植株可能是由于亲本产生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变异、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情况引起的。若该黄花植株是由于1条染色体片段缺失引起的,将该植株根尖分生区细胞固定后,利用荧光染剂对B、b基因进行标记,则在分裂中期的细胞中能观察到__________个荧光点。

              ④如果基因A/a、B/b的位置关系如图Ⅱ,且基因型为AA或bb的受精卵都不能发育成种子,则以基因型如图Ⅱ的植株为亲本,逐代自由交配,则后代中基因A的频率将__________(上升/下降/不变)。

            • 5.

              科学家获得一种显性突变蚊子(AABB)。如图为插入外源基因S的显性突变蚊子(AABB)的染色体及局部放大。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____。将外源基因S插入蚊子的染色体,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____。

              (2)图中A、B基因位于____(填“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只有A基因而无B基因的幼虫致死,若纯合的雄蚊(AABB)与野生型雌蚊(aabb)交配,得F1再自由交配,则F2群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a基因频率是____。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由共同祖先进化形成不同物种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____、________。

            • 6.

              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试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果蝇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____________。

              (2)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

              (3)已知果蝇红眼与白眼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白眼(b)为隐性基因,在该种群中每2500只果蝇中才有1只白眼果蝇,那么白眼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

            • 7.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某地的两个湖泊,这一地区有时会发洪水。每个湖中生活着两种相似的鱼: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他们不清楚这两种鱼之间的关系,于是作出如图所示的两种假设:

              (1)在假说甲和假说乙中,湖泊Ⅰ和湖泊Ⅱ中的两种鱼的祖先各是哪种鱼?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NA分析表明,湖泊Ⅰ中红褐色鱼与湖泊Ⅱ中红褐色鱼亲缘关系最近,这一证据支持哪个假说?________。

              (3)假说甲是否符合当地实际情况?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什么证据可以帮助你确定湖泊Ⅰ中的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不是一个物种?____________。

              (5)有人在一块长期弃耕农田中,对某种菊科的入侵植物和本地的几种菊科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所得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

              (6)分析表中数据,该入侵物种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该物种入侵前后种群中纯合体基因型频率的变化是________,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科研人员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进行遗传与进化方面的研究。请回答问题:

              (1)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所具备的优点有___________(多选,填字母)。

               a.比较常见,具有危害性                  b.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

               c.身体较小,所需培养空间小                    d.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e.子代数目多,有利于获得客观的实验结果

              (2)研究中选择的果蝇起始种群腹部刚毛数目分布如图1。从果蝇起始种群开始分别进行了多代选择:在每一代,研究者从种群中选出刚毛数目最少的20%个体进行繁殖,多代选择后形成如图2的少刚毛种群;在每一代,选择刚毛数目最多的20%个体进行繁殖,多代选择后形成如图2的多刚毛种群。



              ①据图2可知,经多代选择后,两个种群个体的刚毛数目平均值存在___________。

              ②从生物进化实质的角度分析,上述变化是由于果蝇种群____________改变的结果。

              ③这一实验结果支持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物学观点。

            • 9.

              科研人员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进行遗传与进化方面的研究。请回答问题:

              (1)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所具备的优点有___________(多选,填字母)。

               a.比较常见,具有危害性                  b.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

               c.身体较小,所需培养空间小                    d.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e.子代数目多,有利于获得客观的实验结果

              (2)研究中选择的果蝇起始种群腹部刚毛数目分布如图1。从果蝇起始种群开始分别进行了多代选择:在每一代,研究者从种群中选出刚毛数目最少的20%个体进行繁殖,多代选择后形成如图2的少刚毛种群;在每一代,选择刚毛数目最多的20%个体进行繁殖,多代选择后形成如图2的多刚毛种群。



              ①据图2可知,经多代选择后,两个种群个体的刚毛数目平均值存在___________。

              ②从生物进化实质的角度分析,上述变化是由于果蝇种群____________改变的结果。

              ③这一实验结果支持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物学观点。

            • 10. Ⅰ 1万年前,科罗拉多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明显的分化.研究人员指出,经过长期演化可能形成两个物种,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可知,a、c分别表示 ____________,b的实质变化是 ______
              (2)①~⑥的存在说明了 ______
              Ⅱ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看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学说的缺陷是 ______.(多选)
              A.自然选择学说不能科学地解释生物的适应性、多样性的形成
              B.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自然选择学说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未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D.自然选择学说对环境条件如何对可遗传的变异进行选择,没有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