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____________,经观察,该种群中果蝇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分析其产生原因,是在突变过程中产生的____________,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____________而产生的,使种群中产生了大量的可遗传的变异,其产生的方向是____________,它们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____________。

              (2)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 a(黑身)5只,请问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

              (3)由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果蝇难以生存,结果长翅(V)类型个体逐渐增多,V基因频率也随之升高,经过许多代后,长翅类型成为该种群中常见类型,与其他突变类型相比,残翅个体数要少得多,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4)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____________,不同的果蝇种群之间,若一旦发生____________隔离,就不会有____________交流了。

              (5)通过对果蝇及其它生物的群体遗传学研究,可得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离。

            • 2. (1)在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其基本观点是:种群是______,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及______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2)下面是对一块棉铃虫成灾区先后使用两种杀虫剂处理的实验结果曲线:
              ①从实验结果看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______的结果.
              ②在这里杀虫剂是外在的环境因素起选择作用,内在因素是甲虫本身就存在的______变异类型.
              ③此实验说明:甲虫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其原因是______.
              ④甲虫抗药性增强是通过甲虫与农药之间的______来实现的.
            • 3. 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______,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数量比为______,a基因频率为______。若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______。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______。

            • 4.

              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它包含以下观点:

              (1) 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一个种群中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_______。

              (2)可遗传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其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__________。基因突变可以产生_____________,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基因重组是指生物在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__________,因此不能决定进化的方向。在____________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 5. 达尔文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岛屿上发现分别生活着15种陆龟类,它们的形态各异,食性和栖息场所也各不相同.但是,经过研发发现它们都保留着南美洲西海岸大陆龟类的痕迹,是由大陆龟进化而来的.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说明大陆龟的进化过程及原因:
               (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为大陆龟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2)刚开始进化时不同岛屿之间的龟类因为有            隔离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3)不同岛屿上的条件不同,使得不同岛屿上龟的         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当这种改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              ,标志众多新物种的形成.
               (4)若某龟的种群中基因型AA,A aaa的个体分别占30%、60%、10%,那么这个种群中基因A的频率是          .若该种群中 aa个体不适应新环境遭到淘汰,,则该种群其他个体随机交配一代后,子一代中AA:A aaa的比例为            。那么该种群是否进化        

              (5)对该种龟的两群体的线粒体cytb基因片断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序列有44个变异位点,总变异率为11.5%,这些差异属于         多样性层次。除此之外,生物多样性还包括                    

            • 6.

              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

              (1) 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若该植物自交,后代中 AA、aa基因型个体分别占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时A、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依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这种植物在两年中是否发生进化?为什么?

            • 7.

              某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块农田发生稻化螟虫害,承包土地的农民起初在稻田里喷洒DDT农药,但几年后又不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农药。如图为在此时期内稻化螟种群密度变化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害虫种群密度都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______。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______作用,这种作用是________(填“定向”或“不定向”)的,是通过农药与害虫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

              (3)—般认为,C到E点为生物防治期,请根据曲线对比两种治虫方法,可以看出农药防治害虫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A到D为农药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可能采取了某种措施,这种措施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棉铃虫的Bt毒蛋白抗性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为研究抗虫棉种植区中棉铃虫Bt毒蛋白抗性基因频率的变化,科研人员连续三年将实验室饲养的纯合抗性雌虫与在田间随机捕捉到的雄虫单对杂交,随后单独孵化雌虫所产的全部卵,得到单雌系.孵化过程中用Bt毒蛋白基因高表达的棉叶饲喂单雌系幼虫5天,检测幼虫体质量,结果如图所示.

              (1)科研人员将饲喂5天后存活的幼虫达到虫体质量≥0.6mg的单雌系定义为抗性单雌系,由抗性基因遗传规律分析,理论上抗性单雌系中的幼虫是抗性基因的 ______ (填“纯合子”、“杂合子”或“纯合子及杂合子”).幼虫体质量为0mg,表明该单雌系的幼虫全部死亡,推测其父本 ______
              (2)统计2012年的实验结果可知,抗性单雌系占所有单雌系的百分比为 ______ (保留小数点后1位),该百分比明显高于2010年,推测田闻棉铃虫种群的抗性基因 ______ 高于2010年.
              (3)通常在田间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同时,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棉或其他作物,该做法能使棉铃虫种群 ______
            • 9.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丰富、完善和发展.如图示意现代进化理论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菁优网
              (1)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是 ______ .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内容中,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的是[C] ______ ;为自然选择的实施“提供动力”的是[D] ______ .
              (3)现代进化理论认为导致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因素[B]是 ______ ;“基因频率的变化”到“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环节[E] ______ .
            • 10.
              达尔文在环球考察时,在南美洲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观察到13种地雀,它们的大小和喙形各不相同,栖息条件和食物也不同,其种间杂交一般不育.据研究,它们是由一种祖地雀进化来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些地雀的祖先由于偶然的原因从南美洲大陆迁来分布到各个岛,由于各个岛地雀种群被海洋隔开,产生了 ______ ,种群间不能发生 ______ 现象.不同种群就会出现不同的 ______ ,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2)由于栖息环境和食物不同,对不同岛上地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 ______ 作用不同.久而久之,地雀种群的基因库就产生了明显差异,逐步出现 ______ ,形成了不同品种的地雀.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