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根据图,图1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示意图,回答下列与生态有关的问题
              (1)图1中有______条食物链,D和E的种间关系______
              (2)图1在碳循中,A和C之间碳是以______形式转化
              (3)图1中 C.B、A分别表示生态系统成分的______

              (4)若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如图2所示,设E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1×106KJ;B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2×104KJ,则A的能量最大值是______KJ.
              (5)图3是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蛙类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图中的④表示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图中①②表示的含义分别为:①______,②______.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蛙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______(填“K”或“K/2”).
              (6)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是______,日照时间的长短能影响朱鹮的繁殖,这种信息属于______信息.
            • 2.

              农作物的根系是土壤致病微生物侵染的重要部位,土壤微生态直接影响根部病害的严重程度。请回答问题。

              (1)达到稳态的土壤微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种类丰富且数量均衡,有益微生物通过产生抗生素等物质限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从而在微生物之间的___________中占有优势。

              (2)与施用有机肥的农田相比,施用化肥的农田中农作物易发根部病害。这是因为土壤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多为_____________,有机物输入的不足会对土壤微生态的稳定产生明显影响,使得从________________获取有机物的寄生微生物快速繁殖。

              (3)为治理根部病害,有些地区采取了向土壤中施用农药来杀菌的办法,却造成了病害越来越严重的局面,原因是:一方面,由于农药的__________作用而保留了___________的病原微生物;另一方面,_____________大量死亡造成病原微生物失去限制。这种方法还会污染无机环境,并且通过_____________传递给人类,危害健康。

              (4)下列做法中,改善土壤微生态的合理措施是__________。

              A.增施有机肥                B.施用有益菌菌剂             C.换用其他农药

            • 3.

              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它包含以下观点:

              (1) 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一个种群中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_______。

              (2)可遗传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其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__________。基因突变可以产生_____________,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基因重组是指生物在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__________,因此不能决定进化的方向。在____________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 4. 达尔文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岛屿上发现分别生活着15种陆龟类,它们的形态各异,食性和栖息场所也各不相同.但是,经过研发发现它们都保留着南美洲西海岸大陆龟类的痕迹,是由大陆龟进化而来的.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说明大陆龟的进化过程及原因:
               (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为大陆龟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2)刚开始进化时不同岛屿之间的龟类因为有            隔离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3)不同岛屿上的条件不同,使得不同岛屿上龟的         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当这种改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              ,标志众多新物种的形成.
               (4)若某龟的种群中基因型AA,A aaa的个体分别占30%、60%、10%,那么这个种群中基因A的频率是          .若该种群中 aa个体不适应新环境遭到淘汰,,则该种群其他个体随机交配一代后,子一代中AA:A aaa的比例为            。那么该种群是否进化        

              (5)对该种龟的两群体的线粒体cytb基因片断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序列有44个变异位点,总变异率为11.5%,这些差异属于         多样性层次。除此之外,生物多样性还包括                    

            • 5.

              五缘湾湿地公园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公园,被称为“厦门的绿肺”.它孕育着多种生物,岸边生长着木槿、银合欢等旱生植物,浅水区生长着蒲草、芦苇等挺水植物,深水区生长着苦菜、黑藻等沉水植物.公园内还生活着黑天鹅、野鸭等水鸟和多种昆虫以及啮齿类动物.

              (1)在湿地的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种类的植物,构成了群落的                 结构.

              (2)湿地中的腐生细菌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它们能将动物粪便、动植物残体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               功能.

              (3)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它具有较强的          能力,该种能力的基础是             机制.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决定该种能力大小的因素是                 

              (4)湿地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旱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 6.
              如图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物种演化的模型:图中上为甲岛,下为乙岛,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请据图回答:
              (1)A物种在不同的岛上进化为B、C两物种,由此可知 ______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______ .
              (2)甲岛上的B物种迁到乙岛后,不与C物种发生基因交流原因是种群的 ______ 不同,两个种群之间存在着 ______ .
              (3)假设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A的基因频率为0.2,a的基因频率为0.8,那么理论上该种群中杂合子的频率为 ______ ;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a的频率逐渐下降,A的频率逐渐上升,则后代中aa基因型个体的变化趋势是 ______ .
            • 7.
              一个湖泊干涸后,经历了沼泽、湿地、草原、到森林几个阶段.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占据那里,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
              (1)这个湖泊演变成森林的过程称为 ______ 演替.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______ 进行.
              (2)在森林生态系统中, ______ 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 ______ . ______ 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 ______ 、 ______ 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3)森林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环境,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 ______ .在我国西北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这说明 ______ .
              (4)在森林中投放适量的鸟类能够适当抑制有害昆虫,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 价值.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属于 ______ 保护.
            • 8.
              黑腹果蝇具有易饲养、繁殖快、染色体少、突变型多、个体小等特点,是一种很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现有一个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共有107个个体.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 ______ .
              (2)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______
              (3)摩尔根等人运用 ______ 法,通过果蝇杂交试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4)果蝇约有104对基因,假设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在该种群中每一代可能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 ______ .
              (5)虽然黑腹果蝇的多种突变体之间的差距很大,但遗传学家仍将其归为同一物种,做出这一判断的最主要依据是 ______ .
              (6)假定残翅(v)的基因突变率为10-5,由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果蝇难以生存,结果长翅(V)类型个体逐渐增多,V基因频率也随之升高,经过许多代后,长翅类型称为该种群中常见类型.上述现象说明 ______ .
              (7)现代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______ (多选)
              A.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E.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