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片农田中全部的该种害虫的总和称为___,该种害虫全部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_____。

              (2)害虫抗药性变异产生于农药使用_____(填前或后)。由于农药的反复使用,害虫的抗药性状逐代积累并加强,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虽然生物的____是不定向的,但_____是定向的。

              (3)现代生物逬化理论认为,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____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进化;____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______________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 2.

              大熊猫化石及现存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研究发现该物种现存种群仍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长期续存的进化潜力,大熊猫在末次冰期消融后还经历了强烈的种群扩张,而现存种群的衰退仅始于几千年前。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及上述资料回答:

              (1)一个大熊猫种群中具有生殖能力的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_____,大熊猫种群进化,实质是种群的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_______产生进化的原材料,__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如果大熊猫种群无限大,群体内的个体随机交配,没有突变发生,没有任何形式的选择压力,那么群体中的各种基因型的比例每代保持不变。对某地一个种群随机抽样调查,测知该种群中有基因型AA、Aa、aa的个体分别有若干只,由此可以计算出A和a的基因频率。而根据A和a的基因频率,可以推测出这个种群中Aa的频率(N)大约是______。

              A.0≤N≤100% B.0<N≤50% C.0≤N<50% D.N>50%

              (4)如图中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 表示使用诱变剂后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

              ①由a变为b、c、d体现了______。

              ②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是曲线______。

            • 3. 全球现存穿山甲有8种,分布于我国的穿山甲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猖獗的非法捕杀是穿山甲濒危的根本原因,牺息地丧失是导致穿山甲野外种群下降的又一重要因素。假若湖南的穿山甲种群中,AA基因型个体占40%,aa基因型个体占10%。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生物群体中属于种群的是___________ (填序号)。

              A.生活在全球的穿山甲                  B一个水库中的全部绿藻

              C.某森林中全部的大熊猫与小熊猫        D.一片草地的所有车前草

              (2)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如三年后,A基因的颜率变为60%,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___________(填“是”或“否”)。

              (3)湖南穿山甲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

              (4)中国的穿山甲与印度的穿山甲是两个物种,它们之间不仅存在着地理隔离,还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 4. 达尔文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岛屿上发现分别生活着15种陆龟类,它们的形态各异,食性和栖息场所也各不相同.但是,经过研发发现它们都保留着南美洲西海岸大陆龟类的痕迹,是由大陆龟进化而来的.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说明大陆龟的进化过程及原因:
              (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             ,在大陆龟的后代中具有多种可遗传的变异,为大陆龟进化提供了______                                 
              (2)刚开始进化时不同岛屿之间的龟类因为有______                                                                                   隔离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3)不同岛屿上的地理环境条件不同,使得不同岛屿上的龟的形态结构向不同方向发生改变,当这种改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______                                                                                                                                                     ,导致众多新物种的形成.
              (4)若某龟的种群中基因型AA、Aa、aa的个体分别占30%、60%、10%.若该种群中aa个体不适应新环境遭到淘汰,其他基因型个体连续随机交配一代,没有自然选择,则该种群性状分离比是______                                 、其后代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            ,该种群是否进化______​                 
            • 5.

              请分析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假设该遗传病受基因A、a控制,图中■患甲病男生,□正常男性,●患甲病女性,○正常女性),回答有关问题:

              (1)从系谱图中可得出,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IV15可能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某地区人群中每100人当中有一个该遗传病患者,若III12与该地一个表现正常的女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患该遗传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IV15血型是A型与一个患有该病的B型血的男性结婚,他们生育了一个O型血的儿子,再生一个与妻子血型相同且正常的女儿的概率______________。

              (5)测定该遗传病的有关基因,发现正常人与患者的相应部分碱基序列如下:

              正常人: ……TCAAGCAGCGGAAA……

              患 者: ……TCAAGCAACGGAAA……

              据此判断,是碱基对的______    _导致基因结构改变,产生了致病基因。

            • 6.

              松花江是黑龙江的支流之一,在其上游黑龙江段生活着许多珍贵的鱼类,例如史氏鲟鱼。长江是我国内陆地区最大的江,长江的中华鲟鱼野生型已经很是稀少。回答有关进化的问题:

              (1)自然条件下,长江的中华鲟和黑龙江的史氏鲟不会发生基因交流,其原因是二者在空间上存在____。

              (2)对长江的中华鲟和黑龙江的史氏鲟两群体的线粒体cytb基因片断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序列有44个变异位点,总变异率为11.5%,这些差异属于_________多样性层次,这种多样性的形成主要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____________结果。

              (3)在对史氏鲟的某一理想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鱼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4)现代进化理论认为:___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史氏鲟这种鱼进化的实质是种群__________的定向改变,进化的方向由_________________决定。

            • 7.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图1表示某小 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Z表示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 __              
              (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                
              (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 w代表联趾(趾  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①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 ______           加剧。
              ②图2所示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 蜥蜴群体内的__                发生了改变。

              (5)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图2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 ____      __多样性。
              (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8.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1)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是_____。


              材料一: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


              材料二:蛙是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上的动物。由于剧烈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与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

              依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这两则材料中发生相似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

              A.适应辐射 B.地理隔离 C.用进废退 D.生殖隔离

              (3)在材料一中,蛾复杂飞行模式形成是环境对生物种群长期进行________的结果。

              (4)在材料二中,若发生剧烈地质变化后,其中一个蛙种群生活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该种群___________变小。

              (5)计算Va在A种群中频率________(用百分号表示,保留一位小数)。已知A种群若干年后成为B种群,则B相对A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是/否),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表为V基因在种群A和B中基因型个体数:


              (6)在某个非常大的果蝇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无迁入和迁出,无突变,不考虑自然选择对果蝇眼睛颜色性状的作用.现在种群中雌雄果蝇个体数量比为1:1,且在雄性果蝇中红眼(XBY):白眼(XbY)=3:1,雌性果蝇中红眼(XBXB):红眼(XBXb):白眼(XbXb)=9:6:1。如果将该种群中的白眼雌性果蝇除去,让剩余的个体进行随机交配,则F1中白眼雌性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