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中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图1、2、3是关于地雀的进化、发展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 上述地雀之间的关系能体现遗传(基因)多样性的类型是________,能体现物种多样性的类型是________。 

              (2) 若干年后,小岛上出现了地雀C。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起到选择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这种新物种的形成方式实质上是由于不同种群内的____发生改变。 

              (3) 图2时期小岛和大陆的两个地雀种群的相关基因型种类和个体数如下表所示: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总数

              20

              22

              4

              20

              12

              3

              9

              8

              2

              100

              AATT

              AaTT

              aaTT

               

               

               

               

               

               

               

              196

              168

              36

               

               

               

               

               

               

              400


               ① 种群甲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________。 

              ② 种群甲中基因A的频率为_________。 

              ③ 已知表中种群乙每个个体有2×104个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概率都是10-5,则该种群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是_________。 

            • 2. 下图1所示为雄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图2、3、4可表示其“染色体组”或“基因组”,请具体指明并思考。

              (1)图2、3、4中表示染色体组的是____,表示基因组的是____。

              (2)欲对果蝇进行DNA测序,宜选择哪幅图所包含的染色体?

              (3)是否所有的真核生物,其基因组的染色体均不等同于染色体组的染色体?

            • 3. 1859年,一位英格兰农场主携带了24只欧洲兔来到了澳大利亚。下图1为引进欧洲兔后的100多年内,欧洲兔对袋鼠等本地生物的影响及防治措施;图2为澳大利亚草原上的营养结构示意图,其中的澳洲塔斯马尼亚狼数量稀少,已于1933年灭绝。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1图2


              (1) a年之前,欧洲兔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类型类似于“____”型,由图2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若不加以防治,将导致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锐减。 

              (2) a年引入狐狸防治兔灾,据a→b年欧洲兔和袋鼠数量的变化推测,狐狸和袋鼠的种间关系为____。 

              (3) d年后,欧洲兔种群数量回升,从进化的角度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 图2中的食物网包含____条食物链。杂食性小鸟的食物分配是1/2来自昆虫,1/4来自蜗牛,1/4来自草,则杂食性小鸟增重1 kg,至少需要消耗草____kg。 

              (5) 澳洲塔斯马尼亚狼的灭绝,使与之相关的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随之丧失。 

            • 4.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指导草原牧民更科学地放牧,对草原生物种类进行了凋查。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兴趣小组为确定放牧量,对该草原上的某种优质牧草进行了种群密度的调查,所用的调查方法为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注意_________。若选取5个样方,种群密度分别是N1、N2、N3、N4、N5(单位株/平方米),则该种优质牧草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___株/平方米。

                (2)在某一时刻有一田鼠种群迁入了该生态系统,这种田鼠以优质牧草的根为食,该兴趣小组对这一田鼠种群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追踪调查,并绘制出如图曲线。

                ①图中虚线表示在__________条件下田鼠种群的增长方式。如果迁入时田鼠的种群数量为a,而且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m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n代以后,田鼠的种群数量为_________。图中实线表示田鼠种群在该草原生态系统上的实际增长情况,图中________(填字母)点时,该田鼠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最大。

                ②在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应采用何种方法?_________,如果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统计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值_________。为保护牧草,牧民开展了灭鼠活动,即在图中所示的某时刻向该草原生态系统中投放了灭鼠药,但一段时间后田鼠的数量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在一个新的地区发现一蜗牛种群,被鸟类捕食,鸟在石头上打破蜗牛,吃掉柔软的身体留下外壳。有的蜗牛有条纹有的则无条纹。记录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1)请将表中数据转换为柱形图,以显示两种蜗牛被鸟类捕食的概率。



              (2)预测经过几个世代后,蜗牛无条纹的基因频率将________(增加/不变/减少)。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已知蜗牛条纹受控于常染色体上1对基因A(有条纹)、a(无条纹)。在这一蜗牛种群中,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1,则A基因的频率和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________。

              A.30%、21% B.30%、42% C.70%、21% D.70%、42%

            • 6.

              在蜗牛的天敌中,飞鸟最为可怕。它们拥有敏锐的视力、飞快的速度和锋利的爪子,蜗牛只要离开树荫和草丛的庇护,就很容易被飞鸟发现。已知蜗牛外壳有条纹(B)对无条纹(b)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个人工养殖的自由交配的蜗牛种群中,基因型为bb的蜗牛大约占64%,则一年后基因B的频率为________,基因型为Bb的个体概率为________。

              (2)在自然界中两种蜗牛被其天敌捕食的情况如图。由图可推测,________蜗牛更容易被其天敌捕食。预计若干年后,无条纹的基因频率将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填"增加""减小"或"不变"),此变化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根据此变化可知蜗牛将发生进化还是形成新物种?________________。

            • 7.

              下图甲是五个细胞(A~E)分裂的示意图,图乙是一个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请分析:


              (1)图甲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若图甲细胞来自同一个体,则该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最多为____条,细胞D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

              (2)图乙中,c段对应图甲中的细胞____。基因分离定律发生于图乙的____段。

              (3)若图甲为某雌性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则一定错误的是细胞____,若是皮肤生发层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类似于图甲中细胞____所示的分裂现象。

              (4)若要研究果蝇的基因组,应测定数量为____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

              (5)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36/100,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生出患该病的女儿的概率是____。

            • 8.

              科研人员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进行遗传与进化方面的研究。请回答问题:

              (1)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所具备的优点有___________(多选,填字母)。

               a.比较常见,具有危害性                  b.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

               c.身体较小,所需培养空间小                    d.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e.子代数目多,有利于获得客观的实验结果

              (2)研究中选择的果蝇起始种群腹部刚毛数目分布如图1。从果蝇起始种群开始分别进行了多代选择:在每一代,研究者从种群中选出刚毛数目最少的20%个体进行繁殖,多代选择后形成如图2的少刚毛种群;在每一代,选择刚毛数目最多的20%个体进行繁殖,多代选择后形成如图2的多刚毛种群。



              ①据图2可知,经多代选择后,两个种群个体的刚毛数目平均值存在___________。

              ②从生物进化实质的角度分析,上述变化是由于果蝇种群____________改变的结果。

              ③这一实验结果支持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物学观点。

            • 9.

              科研人员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进行遗传与进化方面的研究。请回答问题:

              (1)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所具备的优点有___________(多选,填字母)。

               a.比较常见,具有危害性                  b.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

               c.身体较小,所需培养空间小                    d.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e.子代数目多,有利于获得客观的实验结果

              (2)研究中选择的果蝇起始种群腹部刚毛数目分布如图1。从果蝇起始种群开始分别进行了多代选择:在每一代,研究者从种群中选出刚毛数目最少的20%个体进行繁殖,多代选择后形成如图2的少刚毛种群;在每一代,选择刚毛数目最多的20%个体进行繁殖,多代选择后形成如图2的多刚毛种群。



              ①据图2可知,经多代选择后,两个种群个体的刚毛数目平均值存在___________。

              ②从生物进化实质的角度分析,上述变化是由于果蝇种群____________改变的结果。

              ③这一实验结果支持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物学观点。

            • 10. 现有G、H、Q、W、X五个有亲缘关系的物种,它们的进化历程及亲缘关系如图所示。

              (1)图中五个物种中,基因库相似程度最高的两个物种最可能是________。

              (2)由共同祖先进化形成上述五个不同物种的外部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3)H、W两种物种都生活在海洋中,体形都为纺锤形的事实能够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W物种始终处在一个没有地理隔离的环境中,W物种会进化吗?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