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人类囊性纤维病的发生与氯离子的跨膜运输有关。图1和图2分别表示正常人与患者肺部细胞部分物质运输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①___________________是该膜结构的基本骨架。根据_________(填标号)的位置,可以判断该膜是细胞膜。
              (2)由图1可知,氯离子通过_______________方式转运至细胞外,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使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_____________浓度,导致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______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
              (3)由图2可知,由于________________空间结构改变,导致氯离子不能够运出细胞而形成囊性纤维病。

              (4)图示说明了无机盐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同时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 2.

              下图左表示在适宜条件下测得的小球藻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下图右表示小球藻细胞中两种细胞器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生理状态(Ⅰ、Ⅱ、Ⅲ、Ⅳ)。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球藻中Mg2+浓度是培养液的10倍,Mg2+进入小球藻的方式为           ;Mg2+在细胞中可用于合成          ,进行光合作用。

              (2)图2中细胞器①利用CO2的场所和细胞器②产生CO2的场所分别是                  ;对小球藻来说,图1中b点对应图2中的生理状态是      

              (3)从湖泊不同深度分别取两种等量的单细胞藻类,分别放在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瓶中,在适宜温度条件下,逐渐增加光照强度,测定放氧速率的数据如下表。请回答相关问题:

              光强μmol光子/(100g.s)

               

              0

              10

              30

              50

              100

              200

              450

              500

              放氧速率

              μmolO2/(100g.s)

              藻类A

              -20

              -10

              -5

              -1

              5

              15

              29

              28

              藻类B

              -2

              -0.5

              1.5

              3

              6

              10

              11

              10

              ①由表中数据可以推测,两种藻类中取自浅水区的藻类是      ;当光照强度大于450

              μmol光子/(100g.s)时,可推知藻类B放氧速率主要受       限制。

              ②若绘制A、B两种藻类的放氧速率曲线图,则在两条曲线相交时所对应的光照强度下,A、B两藻类产生氧气的差值为    μmolO2/(100g.s)。

            • 3.

              图甲表示某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图乙为外界因素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关系图;下表为测得该植物的相关数据。请分析回答: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中释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1)图甲中物质B为____________,若适当提高CO2浓度,短时间内其含量变化是________。

              (2)乙图中,如果X代表土壤中Mg2+浓度,则X可通过影响__________的合成进而影响光合速率。

              (3)经研究发现,该植物夜晚虽然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D,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上表数据,若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_______。若每天对该植物进行10小时光照、14小时黑暗处理,温度均保持在30℃的条件下,则在这24小时内该植物_________(“能”或“不能”)正常生长。

            • 4.

              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机体处于不同的外界环境或生理状态时,体内的一些组织、器官、系统的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是人体并不会因此而失去稳态。请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机体血液中②的含量变化对①、③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种调控机制为_______调节。

              (2)在饥饿时,[b]             分泌量增加的同时__ (填字母)的分泌量增加,两种激素共同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含量升高,表现为_____作用。在饭后半小时胰岛中的       细胞分泌激素的量增加                      

              (3)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这是因为                                                 

              (4)某山区出现多例大脖子病,则很可能是该地区饮食中缺少    元素,大脖子病患者体内激素①③的量        (高于、低于)正常水平

              (5)请写出寒冷条件下皮肤立毛肌收缩,起鸡皮疙瘩的反射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由图2可知:稳态的实现是                              调节的结果,通过细胞产生的______           (物质)联系的。

            • 5.

              图甲表示某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图乙为外界因素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关系图;下表为测得该植物的相关数据。请分析回答: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中释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1)图甲中物质B为____________,若适当提高CO2浓度,短时间内其含量变化是________。

              (2)乙图中,如果X代表土壤中Mg2+浓度,则X可通过影响__________的合成进而影响光合速率。

              (3)经研究发现,该植物夜晚虽然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D,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上表数据,若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_______。若每天对该植物进行10小时光照、14小时黑暗处理,温度均保持在30℃的条件下,则在这24小时内该植物_________(“能”或“不能”)正常生长。

            • 6.

              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的伸长,两者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请回答:


              (1)图中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______作用。

              (2)赤霉素与生长素表现出激素间相互作用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作用。

              (3)遗传上的矮生性状通常是由单个基因的突变引起的。这种突变致使植物体缺少合成赤霉素的酶。所以,可采用外加__________的方法使植株明显增高。但常表现出叶色偏黄,这是生长太快导致叶绿素浓度降低引起的,可补充N、_________等元素。

            • 7.

              如图A~D是从几种细胞器中分离出来的有机物(A、C只表示某有机物的局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为绿色植物所有的物质,则A是        ,其存在于           (填细胞器名称)中。

              (2)图中B物质的结构可简写为    。

              (3)④中G的中文名称是      。根据图C能否判断其是DNA?   (填能或不能)

              (4)物质D的名称是     ,一分子该物质彻底水解需要  个水分子,产生   种氨基酸.

            • 8.

              细胞内含有多种有机物,下图表示细胞内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的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它是        ,Ⅰ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     ,可用      对该物质进行检验。Ⅰ在动物细胞中主要是指        

              (2)A、B各表示                 

              (3)物质Z是        ,其形成的Ⅲ可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染成      色。

              (4)物质Y是       。Y中含有的含氮碱基的中文名称是                                  ;Ⅱ完全水解得到的产物中,有  种五碳糖,名称是        

              (5)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随着年龄增长明显减少的主要是       

            • 9.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人体内、外环境物质交换模式图         图乙 人体局部组织结构示意图

              (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减少,会引起图甲中[  ]________中的液体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________,其水的来源为_______ (填字母),可通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填名称)结构转移。

              (2)图乙中⑦内的液体约占人体体液的________;④与①⑥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④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①④⑥合称为________,④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③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

              (3)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为(用图中的数字表示)⑤→____________,CO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图乙中的[  ]__________。
              (4)在健康人体的血浆中,[HCO3-]约为[H2CO3]的20倍,如果[HCO3-]/[H2CO3]<15时,立刻发生酸中毒.此例说明无机盐具有            的功能.(填字母)、
              A.调节细胞渗透压
              B.调节细胞外液的酸碱度
              C.组成细胞的结构
              D.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 10.

              下表中各元素的数据代表该元素占原子总量的百分比,请据表回答问题:

              (1)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上都有,它普遍存在于非生物界,生物体内不包含特殊的“生命元素”,这个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从非生物环境中获得的那些元素与环境中的这些元素的比例相差甚远。如岩石圈中,氢.碳.氮加在一起占总原子数不到1%,而在生物体中占总原子数的74%左右。这个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中的钙在骨和牙齿中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钙在血液中主要以________形式存在,如果含量太低会出现_______________现象。

              (4)从此表看,人体成分中没有铁的含量,是否人体不含铁?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人体鲜重条件下,含量上排前四的元素按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