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模式图,X、Y和Z表示信息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信息分子Y是____________,信息分子X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从而降低血糖浓度。信息分子Z主要作用于_____________,促进储存在该部位的某物质水解为葡萄糖。

              (2)机体产生的某些破坏性抗体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会导致受体被破坏,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若受体4被破坏,会导致血糖浓度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胰岛素能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细胞来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为验证此说法,研究人员将年龄、生长状况相同且健康的小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下丘脑神经细胞周围注射_______,另一组在相同位置注射等量的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测定并比较实验前后两组小鼠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

            • 2.

              为探究药物X对糖尿病脑病的治疗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1)糖尿病是由于________分泌不足等原因引起的代谢紊乱综合征。长期高血糖会引起某些大脑神经元损伤,这些神经元释放的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的________,其释放量减少会导致大脑认知功能下降,出现糖尿病脑病。

              (2)研究者将若干只生长状况相同的大鼠均分为6组,其中1组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2~6组大鼠用特定药物处理。一段时间后,分别给6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不同浓度的药物X和药物D(用于糖尿病脑病治疗的常规药物),21天后检测1~5组大鼠的血糖和体重,结果如表。

              组别

              注射的物质(1次/日)

              体重平均值(g)

              血糖浓度平均值(mg/dL)

              1

              等量生理盐水

              331.25

              119.25

              2

              等量生理盐水

              116.25

              589.15

              3

              0.014 mg·kg-1

              药物X

              236.36

              299.12

              4

              0.07 mg·kg-1

              药物X

              259.43

              265.60

              5

              0.35 mg·kg-1

              药物X

              269.36

              231.25

              ①实验中2~6组大鼠用特定药物处理的目的是获得____________大鼠。

              ②第3~5组结果说明,药物X能够使大鼠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现象得到明显缓解,且随药物X浓度升高作用效果增强。

            • 3.

              利用一定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以下是能够实现动物细胞周期同步化的三种方法(注:对数生长期是指细胞在一定的环境下,经过短暂的适应期,进而快速生长的时期,此时期营养充足,细胞会以对数生长)。回答下列问题:

              (1)DNA合成阻断法: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DNA合成可逆抑制剂,处于细胞周期的________期的细胞不受影响而继续细胞周期的运转,最终细胞会停滞在细胞周期的_______期,以达到细胞周期同步化的目的。

              (2)秋水仙素阻断法: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秋水仙素,秋水仙素能够抑制_______________,使细胞周期被阻断,即可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经秋水仙素处理的细胞________(填“会”或“不会”)被阻断在间期。

              (3)血清饥饿法:培养液中缺少血清可以使细胞周期停滞在间期,以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从分子水平上讲,分裂间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4)通常在体外培养动物细胞,为了提高细胞克隆形成率,需要在适宜的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激素来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并且以经射线照射本身失去增殖力的小鼠成纤维细胞作为__________来支持细胞生长。

            • 4.

              ]选考]在动物激素中,有些种类是内分泌细胞通过囊泡分泌的,另一些种类则不需要通过囊泡分泌。激素的囊泡分泌存在两条分泌途径:激素合成后随即被释放到细胞外,称为组成型分泌途径;激素合成后暂时储存在细胞内,受到胞外信号刺激时再释放出去,称为调节型分泌途径。研究者据此提出的实验思路如下:

              (1)实验分组:(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为150 mg/dL)

              甲组:培养液+胰岛B细胞+①

              乙组:培养液+胰岛B细胞+ X物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用生理盐水配制)

              丙组:培养液+胰岛B细胞+ Y物质(细胞内囊泡运输抑制剂,用生理盐水配制)

              (2)适宜条件下培养合适时间,检测各组培养液中②的含量。

              请回答:

              (1)实验目的:                                                      。

              (2)设置丙组的作用是为了研究                                        。

              (3)题中①是                 ,②是                             。葡萄糖浓度采用150 mg/dL的作用是                        

              (4)若胰岛素是胰岛B细胞通过囊泡分泌的(即丙组检测结果:无胰岛素),请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 5. “胃肠感冒”在医学上又称“呕吐性上感”,主要是由一种叫“柯萨奇”的病毒引起的,同时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它的发病症状主要是:呕吐、腹泻、发热等.
              (1)胃部因病菌或其他毒性物质进入,通过非条件反射导致胃体肌肉收缩,将胃内容物排出体外,该反射弧中效应器由______组成.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但在上述反射弧中,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胞体传向______.剧烈而频繁的呕吐引起大量消化液的丧失,造成水分大量流失,使机体的内环境渗透压升高,下丘脑的______会感知此变化,并促使下丘脑合成和分泌______,作用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原尿中水分的重吸收,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2)当体内有炎症时会出现发热现象,这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等转移到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此过程属于机体免疫系统的第______道防线.在体温升高的过程中,机体产热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
              (3)机体感染柯萨奇病毒后,通过______免疫产生抗体与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有人提议注射疫苗预防该疾病,注射疫苗预防疾病的机理主要是使机体产生______,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免疫调节不仅积极应对外来抗原的入侵,同时也随时应对体内的衰老和癌变的细胞,这说明免疫系统具有______功能.
            • 6.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天寒地冻的时候,适当饮酒能温暖身体,是文人雅士的一大爱好。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天冷时,人体皮肤的________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部位神经纤维上电荷的分布情况为________,兴奋经传人神经,传至________,产生冷觉。

              (2)饮酒后,人体的呼吸加深加快,这是因为酒精刺激了________的呼吸中枢,导致兴奋性提高,呼吸运动增强所致。

              (3)在正常情况下,决定反射速度的因素主要是________(选填“反射弧长度”或“突触的数量”)。

            • 7.

              如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内环境主要包括________(用标号表示)。

              (2)图中CO2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用标号表示)。

              (3)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填名称)。

              (4)⑤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_层膜才能被①利用。

            • 8.

              如图所示为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机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对甲细胞的调节,既可通过神经递质直接进行调节,还可通过有关激素进行调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处的信号转换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甲细胞为下丘脑细胞,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甲细胞分泌的物质会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

              (4)若甲为肌细胞,长时间剧烈运动后,血浆成分发生一些变化,图示中________(填“C”或“B”)端乳酸含量会增加;若甲为肝细胞,饥饿时图示中________(填“C”或“B”)端血糖浓度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激素)增加,它作用于甲细胞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血糖维持正常水平。

            • 9.

              如图甲表示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字母代表激素;图乙表示的是运动神经纤维末梢和骨骼肌细胞之间的联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寒冷环境中,血液中含量会增加的激素有(填字母),体温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调节。

              (2)A、B激素对垂体的作用效应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某种药物能够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需要对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进行测定。检测葡萄糖含量时,可用斐林试剂直接检测________(填“血液”或“血浆”)。

              (4)图乙中,①的形成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参与突触形成的肌细胞膜面积增大的意义是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挥作用。

              (5)研究表明,不少重症肌无力患者是由于受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抗体,它除与病毒结合之外,还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阻碍兴奋的传导,导致肌无力。在免疫学上此种重症肌

              无力属于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

            • 10.

              科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流动镶嵌模型”中,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由于________的分布使生物膜的结构表现出不对称性。

              (2)用荧光抗体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甲所示。此实验结果直接证

              明了细胞膜中的________(结论)。

              (3)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时发现,其外膜包含很多称作“孔道蛋白”的整合蛋白,可允许某些离子和小分子顺浓度梯度通过。物质的这种跨膜方式为________,体现了生物膜功能上的________性。若将线粒体的蛋白质提取出来,脱离膜结构的大部分蛋白质无法完成其生理功能,说明________是完成生命活动的基础。

              (4)如图乙为胰岛B细胞结构模式图(局部)。胰岛B细胞通过基因控制合成并分泌胰岛素,参与此过程的所有具膜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用图中序号表示)。胰岛素以胞吐方式分泌出胰岛B细胞后,作用于靶细胞,通过促进靶细胞________,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

              (5)以上事实主要体现了生物膜在________上的统一及联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