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山区的坡地被滥垦,当狂风暴雨侵袭时,局部山坡发生泥石流。一段时间后,发生泥石流的区域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关于新群落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中同一种群内个体间既不存在地理隔离也不存在生殖隔离

              B.新群落的演替类型为初生演替,当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时,演替将不再进行

              C.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D.新群落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抵抗力稳定性增大
            • 2.

              在农田生态系统害虫防治中,害虫种群密度变化情况示意图(经济阈值是指害虫种群密度影响农田经济效益的最低值)如下。在A,B,C,D,E点进行了农药防治或引入了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农药的作用下,害虫的抗药性基因突变率在D点显著高于B点

              B.E点是生物防治,A,B,C,D点是药物防治

              C.害虫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D.由图可知,食物的短缺降低了害虫的存活率
            • 3.

              福寿螺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我国引入后进行人工养殖。后来,由于福寿螺在野外迅速蔓延,种群密度逐渐增大,一些地方的秧苗遭到啃食,农作物减产。福寿螺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在亚马逊河流域,由于鸟类、鳖等与福寿螺之间形成了           关系,从而有效地抑制了福寿螺的                  

              (2) 福寿螺在我国野外由于缺少     而迅速蔓延,此时期其种群数量增长类似于                    型曲线。欲调查福寿螺种群数量,一般采用          法。

              (3) 研究发现,中华鳖可捕食成年福寿螺,有人用中华鳖进行生物防治实验。如图是放养中华鳖后,福寿螺卵块的数量变化情况。

              ①                         时间段,福寿螺种群密度下降最明显,此时,成年(生殖期)福寿螺的数量会明显减少。

              ② 从种群特征上分析,导致8~9月份福寿螺种群密度很低的主要原因是                                   _。

              ③ 实验结果证明:                         

            • 4.

              生态学家对某池塘进行能量流动调查,下表是此生态系统第一、第二、第三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单位:J/hm-2·a-1)。请回答下列问题:

              食物链

              植物

              植食动物

              肉食动物

              GP

              463

              63

              11.6

              R

              96

              18.8

              7.5

              未利用

              293

              29.3

              5

              注: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1)池塘中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_________。某个季节由于光照减弱,导致某种鱼类向上转移,此现象表明环境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_______发生改变。

              (2)从表中数据可知,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应属于表中的___________(填表中数值)J·hm-2·a-1的一部分。

              (3)由于生活污水的排放,池塘中的N、P含量升高,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它们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引起水体的溶氧量降低,造成鱼类数量减少,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系统稳态,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_调节。

            • 5. 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性别比例可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B.出生率、死亡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原因
              C.迁入率、迁出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原因
              D.年龄组成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 6. 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概念图(如图)分析正确的是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
              B.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可破坏害虫 正常的a,这属于化学防治
              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b
              D.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c也达到最大并保持不变
            • 7.

              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调查两个河口水域的水母类动物类群(甲、乙)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使用浮游生物捕捞网(网口内径50 cm,网身长145 cm,网目孔径0.169 mm)各随机取样3次,调查结果如表(单位:个):下列关于甲、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

               

              物种1

              物种2

              物种3

              物种4

              物种5

              物种6

              物种7

              物种8

              物种9

              物种10

              甲类群

              样本1

              55

              10

              0

              15

              12

              0

              42

              0

              21

              10

              样本2

              52

              30

              0

              23

              13

              0

              41

              0

              22

              12

              样本3

              48

              20

              0

              20

              15

              0

              39

              0

              20

              11

              乙类群

              样本1

              33

              40

              12

              40

              0

              10

              11

              15

              22

              样本2

              35

              60

              10

              41

              0

              12

              30

              14

              17

              21

              样本3

              34

              50

              18

              35

              0

              11

              26

              12

              16

              19


              A.甲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2的种群密度小
              B.甲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4的种群密度大
              C.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7的种群密度小
              D.乙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10的种群密度大
            • 8.

              多营养层次综合水产养殖法(IMTA)是一种全新的养殖方式。例如在加拿大的芬迪湾,人们用网笼养殖鲑鱼,鲑鱼的排泄物顺水而下,为贝类和海带提供养料。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贝类可属于分解者,海带是生产者
              B.IMTA不利于物质的循环再生
              C.IMTA的实施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
              D.网笼内外的鲑鱼属于同一种群
            • 9.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将保持不变
              B.群落就是由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各个种群组成
              C.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来表示种群密度
              D.人类活动不会使群落演替的方向改变,但可改变演替速度
            • 10.

              如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


              A.在K/2 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 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