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学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
              B.叶绿体色素的纸层析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
              C.在95%乙醇中加入无水 Na2CO3后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
              D.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所得数值可能偏大
            • 2. 螳螂属于肉食性昆虫,夏季经常在公园路灯下发现它们的踪迹,因为那里蚊子密集.母螳螂会跳上公螳螂背部进行交配后将“夫君”吃掉.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母螳螂和公螳螂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B.公园里螳螂分布不均说明食物会影响群落的水平结构
              C.螳螂的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时,螳螂的出生率为零
              D.调查公园草地上螳螂虫卵的密度可采用样方法
            • 3. 下列有关实验方法或检测试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纸层析法提取菠菜绿叶中的色素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农田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
              C.用改良苯酚品红溶液染色观察低温诱导的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
              D.用吡罗红健那绿混合染色剂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4. 下列关于种群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B.样方法取样时应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C.“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适于害虫种群的防治
              D.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就一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 5. 下列是某同学的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
              A.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菠菜叶肉细胞下表皮中的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
              B.氢氧化钠在琼脂块上扩散的深度可以反映物质运输效率
              C.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时,不可用煮沸过的豆浆做实验材料
              D.可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种群密度
            • 6. 下列关于生命科学研究方法与操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利用高倍镜观察蚕豆叶肉细胞叶绿体的基粒
              B.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追踪细胞呼吸过程中能量的释放形式
              C.利用样方法调查校园草地上各种植物的种群密度
              D.利用摇床增加酵母菌有氧呼吸装置中培养液的溶氧量
            • 7. 下列关于生物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自然选择是生物变异的随机淘汰和保留
              ②少量个体迁入某种群参与交配繁殖,不会导致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
              ③某个体发生染色体畸变但是不遗传给后代,此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④没有自然选择和变异,种群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生物不会发生进化
              ⑤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一患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孩子,正常情况下母方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⑥校园的一片草地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草本植物是种群的随机分布.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③⑤
              D.③④⑤
            • 8.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及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都可选择淀粉酶来完成
              ②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混合后置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③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DNA和RNA的分布可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④脂肪鉴定与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均使用了光学显微镜
              ⑤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只能用标志重捕法
              ⑥卡尔文--探明了CO2中的碳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A.①⑥
              B.②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 9. 某地实施退耕还林若干年后,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系列跟踪研究.
              (1)实施退耕还林后,耕地逐渐过度为灌丛和林地的过程叫做    .研究该地段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    .研究发现,该地段不同区域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区域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且呈镶嵌分布,这种差异称为    
              (2)在调查面积能代表森林群落类型最小面积的前提下,科研人员采用    法对林地植被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不同生境群落特征各异,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对阳坡的物种生态位重叠(对同一生境中的资源需求类型或需求量相近)变化进行分析,其结果见表:
              种名山桃丁香油松刺槐
              山桃1
              丁香0.1241
              油松0.1250.8341
              刺槐0.1480.7610.8841
              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可知,阳坡群落物种中种间竞争最激烈的是    
            • 10.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所得到的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较,可能偏小的是(  )
              A.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装置上的电灯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校园老鼠的种群密度时,部分老鼠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C.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酵母菌的芽体也作为个体计数
              D.调查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时以多个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