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对于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B.一块玉米田中的玉米高矮不齐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煤矿塌陷区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D.人类活动只能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但不能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
            • 2.

              夹河湿地曾是烟台城市周边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生态系统时,在种群水平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种群的____________和空间特征。

              (2)研究者在夹河湿地区域设置20个样地,在样地中利用____________法进行植被数量调查,利用该方法调查关键要做到____________。调查中要记录样地中每个物种的高度,利用记名计算法统计样地内的物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湿地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1=Nt。 甲曲线上A、B、C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下降的是___________点;乙曲线上D、F两点中,表示种群数量上升的是___________点、F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_______________ ;Nt小于a时,甲、乙两条曲线中___________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   


              (4) 随着政府治理力度加大,夹河水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诸多生物纷沓而至,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其过程属于___________演替。

              (5)如今夹河两岸景色宜人,沿河两岸不同地段自然风景各异,从群落空间结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

            • 3.

              如图为生态学家对某草原上4种蝗虫处于不同密度时对牧草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对蝗虫的幼虫(跳蝻)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B.不同种蝗虫间是竞争关系,蝗虫与牧草之间是捕食关系
              C.研究结果显示4种蝗虫中,狭翅雏蝗对草原的危害最大
              D.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蝗虫只有达到一定量才会产生危害
            • 4.

              下列关于科学研究与所用科学方法对应错误的是 ( )

              A.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B.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抽样检测法
              C.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样方法
              D.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取样器取样法
            • 5. 调查木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真正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不应该是
              A.随机取样

              B.样方面积为1m2

              C.样本数量足够大

              D.调查期无大量砍伐

            • 6.

              (9分)a.某中学的生物学习小组要对某草场中白羊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草场上确定调查范围时,下列方法中恰当的是(   )

              A.200cm×50cm的长方形      B.边长50cm的五边形

              C.半径50cm的圆形          D.边长50cm的五角形

              (2)如图表示在某一样方内外白羊草的分布,则该样方中白羊草的数量为(   )

              A.4株   B.5株    C.6株   D.8株

              (4)下表是在200m2草场面积内的10个样方中白羊草出现的数量统计。

              则该草场中白羊草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该白羊草的种群数量约为________。

              b.“标志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的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n)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的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

              初捕

              32

              32

              14

              18

              重捕

              36

              4

              18

              18

              (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N)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

              (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___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_________。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____________。

              (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m2有3.6个洞口,洞口数量与田鼠的比例关系为__________。

            • 7.

              如图所示,A、B、C、D、E、F各代表一种生物种群,下列对该图分析合理的是

              ①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

              ②图中C种群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10%~20%

              ③E和F在该生态系统中所处的营养级不同

              ④若D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则E种群密度有可能逐渐增大

              A.有一种说法错误
              B.有两种说法错误
              C.有三种说法错误
              D.以上说法都错误
            • 8.

              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的_______(用字母表示),在②过程中碳主要以________形式进行循环。

              (2)如要调查该生态系统中矢车菊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_________法。

              (3)图乙中,若羊、鼠和食草昆虫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图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

              (4)该草原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

              (5)生态系统的功能除图甲所示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

            • 9.

              某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下列关于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能量流经田鼠的示意图,图中的②表示田鼠同化所得的能量
              B.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用于自身生长繁殖的相对蛇等变温动物少很多
              C.图示生物所处生态系统中所有消费者在某段时间内所合成的有机物在用于细胞呼吸消耗后剩余的量即为该时段内该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量
              D.在2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80只/hm2
            • 10.

              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在其适生地能攀援、缠绕于乔灌木,重压于其冠层顶部,阻碍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继而导致附主死亡。因此,薇甘菊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有害植物之一。科研人员研究了薇甘菊不同入侵程度对深圳湾红树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有机碳储量/t·hm-2

              未入侵区域

              轻度入侵区域

              重度入侵区域

              植被碳库

              51.85

              50.86

              43.54

              凋落物碳库

              2.01

              3.52

              5.42

              土壤碳库

              16l.87

              143.18

              117.74

              总计

              215.73

              197.26

              166.70

              (1) 调查薇甘菊种群密度的方法是____。薇甘菊与附主植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 

              (2) “植被碳库”中碳主要以____形式存在,这些碳的主要去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与薇甘菊未入侵区域相比,薇甘菊重度入侵区域的总有机碳储量减少了____%。 

              (4) 随着薇甘菊入侵程度的加剧,凋落物碳储量显著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土壤碳储量减少是因为薇甘菊根系较多且密集,增加土壤孔隙度,有利于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