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对下列实验操作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A.样方法的关键是随机取样,可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弱动物的种群密度

              B.探究生长素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前一般需要进行预实验

              C.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可以使用抽样检测的方法

              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因许多小动物活动能力强,故采用标志重捕法
            • 2.

              福寿螺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我国引入后进行人工养殖。后来,由于福寿螺在野外迅速蔓延,种群密度逐渐增大,一些地方的秧苗遭到啃食,农作物减产。福寿螺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在亚马逊河流域,由于鸟类、鳖等与福寿螺之间形成了           关系,从而有效地抑制了福寿螺的                  

              (2) 福寿螺在我国野外由于缺少     而迅速蔓延,此时期其种群数量增长类似于                    型曲线。欲调查福寿螺种群数量,一般采用          法。

              (3) 研究发现,中华鳖可捕食成年福寿螺,有人用中华鳖进行生物防治实验。如图是放养中华鳖后,福寿螺卵块的数量变化情况。

              ①                         时间段,福寿螺种群密度下降最明显,此时,成年(生殖期)福寿螺的数量会明显减少。

              ② 从种群特征上分析,导致8~9月份福寿螺种群密度很低的主要原因是                                   _。

              ③ 实验结果证明:                         

            • 3.

              回答有关种群和群落的相关问题:

              Ⅰ. 随着海拔升高,某地的植被类型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灌丛和草甸等,该地分布着多种动物。

              (1)调查该地某双子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_______法。

              (2)该地草甸、灌丛、针阔叶混交林的丰富度不同,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______________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


              Ⅱ.研究人员将S1、S2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在环境温度为T1、T2条件下,测得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1中A与B所示:  



              (4)S1种群与S2种群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5)如果环境温度是不稳定的,在一定频率下发生T1、T2的交替变化,S1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C图,S2种群数量变化将会怎样?试在C图的坐标中表示出来。


              (6)科研人员对海洋某种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2所示。据图分析, 在________点时,种群补充量最大,在________点时,表示种群的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


              Ⅲ.甲、乙、丙三位同学均对酵母菌的生长情况进行了探究。甲、乙两同学先配制了含有酵母菌生长所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的培养液,调节到酵母菌生长的最适pH,各取1mL于试管中,接种等量的酵母菌菌种,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进行计数。

              (7)甲同学直接取培养液,用血球计数板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观察到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计数板方格总边长为1mm,涂抹厚度为0.1mm。若计数得到每一小格中酵母菌平均为10个,则该1mL培养液中共含有酵母菌约________________个。


              (8)乙同学将500个红细胞与该1ml培养液混匀后制片观察,进行随机统计,结果如下:则:该同学模拟了种群密度调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原理。该1mL培养液中共含有酵母菌大约__________________个。

               

              视野1

              视野2

              视野3

              视野4

              红细胞数(个)

              21

              17

              22

              20

              酵母菌数(个)

              102

              98

              106

              94

            • 4.

              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C.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
              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 5.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信息可来源于无机环境
              B.演替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提高,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加快,恢复力稳定性逐渐降低
              C.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跳蝻等害虫的种群密度,在对其进行生物防治的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传递
              D.某种生物的数量增多会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6.

              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样方法在调查某生物的种群密度时要注意随机取样

              B.样方法并非只适用于植物,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或昆虫也适用

              C.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数量的公式是:(标志个体数×重捕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结果偏高
            • 7. 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 hm2的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
              B.设置1个1 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C.随机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并求平均值
              D.在该植物密集处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并求平均值
            • 8.

              回答下面关于种群和群落的问题:

              第一部分:图一示某森林植物的景观,图二示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为了登记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在群落的中心部位选取样地,用随机法取样,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系列取样统计结果如上图二。

              (1)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_____m2

              (2)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乔木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_株/m2(用字母列出表达式)。

              第二部分: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下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________。


              第三部分:下图为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1)B曲线呈“S”型,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第10-20年间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_,第20~30间种群的增长率为_____。

            • 9.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图1表示酵母菌的个体数量变化的曲线,图2表示与甲图对应的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图1                                                   图2

              (1)获取酵母菌种群数量的主要计数工具是显微镜和 ___________________板。

              (2)决定酵母菌种群密度大小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t2后种群数量不能无限增长的原因是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制约

              (3)图2中的a1、a2分别对应于甲图中的_____________时间点。

              (4) 若上图表示的是池塘中某种鱼种群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则捕获该种鱼的最佳时期为_________(填“早于t1”或“t1”或“t1—t2”或“t2”)。

            • 10.

              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km2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只。错误的说法是(   )

              A.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应基本相同
              B.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400只/km2
              C.迁入率和迁出率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
              D.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加刺猬被捕食的概率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