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地实施退耕还林若干年后,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系列跟踪研究。

              (1)实施退耕还林后,耕地逐渐过度为灌丛和林地的过程叫做        。研究该地段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        。研究发现,该地段不同区域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区域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且呈镶嵌分布,这种分布称为        

              (2)在调查面积能代表森林群落类型最小面积的前提下,科研人员采用                法对林地植被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不同生境群落特征各异,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对阳坡的物种生态位重叠(对同一生境中的资源需求类型或需求量相近)变化进行分析,其结果见下表:

              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可知,阳坡群落物种中种间竞争最激烈的是                            

            • 2.

              下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图中a—e代表过程,A—C代表能量)。

              (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能量进入群落的途径是____________(填生理过程)。

              (2)为控制草原鼠害,对鼠的种群密度调查宜采用____________法;若多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基本不变,说明该鼠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__型。某时期调查发现,该草原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丙,该鼠种群数量增加,这将直接导致____________大量减少,使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3)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狼和兔种间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属于__________

              (4)图乙中的A表示鼠同化的总能量,B的含义为_________

              (5)不论哪种生物的种群,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__________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

            • 3. 农田中除农作物外,往往还有多种动物栖息.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主要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 ______ ,蛇处于 ______ 营养级,青蛙和蜘蛛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 .
              (2)有些蛇可以利用颊窝感知田鼠散发的热量,从而在夜间捕食,这是利用了生态系统 ______ 信息传递的特点.
              (3)由于某种原因,农田没有进行及时的打理,农作物很快被杂草代替,这种生物群落的变化过程属于 ______ 演替.
              (4)若图中任何生物从它上一营养级的各种生物同化到的能量比例相同,则蛇体内有机物增加10g,按能量传递效率为10%计算需要消耗植物 ______ g.
              (5)某调查小组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农田中某种田鼠的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在同一地点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则该田鼠的种群密度是 ______ 只/hm2.若由于标记方法的不当导致被标记田鼠更容易被捕获,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值和实际值相比 ______ .
            • 4.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代表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______.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老年三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______,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该方法常用于调查______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______.
            • 5.

              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⑴调查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图(如图1):该野外调查小组的研究方法叫做          。图2显示,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      

              ⑵小组对该地区的树种进行了辨认和挂牌(图2),并着手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

              树木A与树木B之间的差异属于      多样性,主要是由                 引起的。

              树木A与树木D、E、G之间的差异属于                  多样性。

              ⑶调查小组对一块荒地的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

              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              ;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环境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⑷图3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      年,第20~30年间种群的增长率为        

            • 6.
              如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字母A、B、C、D、E、F代表各种生物,x表示A一年中固定的太阳能量值,xl,x2分别表示E、F相应时间内同化的能量值,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所有生物 ______ (“是”或.不是”)一个群落.
              (2)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最大能量传递效率为 ______ (用题中相关能量值表示).
              (3)用标记重捕法调查E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100只做好标记后全部放回,一段时间后,在2km2的范围内进行重捕,其中捕获到无标记的70只,有标记的10只,则E的种群密度为 ______ 只/km2,若动物被捕捉一次后更难捕捉,则调查结果比实际结果 ______ .
            • 7.
              鼹鼠通常生活在地下,喜食蚯蚓和植物的根等,对人类而言属于害兽.近期科学研究表明,鼹鼠及其堆成的小土堆对生物的多样性来说至关重要.鼹鼠在挖掘洞穴过程中会将常见的植物连根拔起,其间形成的小土堆中各种无机盐含量均很高,这就为新品种提供了生存的条件.假设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甲、乙两种植物种群,它们与鼹鼠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a)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调查生态系统中鼹鼠的种群密度,捕获了30个鼹鼠,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50个个体,其中有3个带有标记,该鼹鼠种群的数量约为 ______ 个.如果标志物脱落,则调查结果比实际数值偏 ______ .
              (2)据图(a)判断,鼹鼠的种群数量曲线为 ______ (填“A”、“B”或“C”);甲植物为鼹鼠的食物且较早存在于该生态系统中,则甲植物的种群数量曲线为 ______ (填“A”、“B”或“C”).
              (3)图(b)为乙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曲线,处于自然环境中的增长曲线是 ______ (填“a”或“b”),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 ______ 的个体数量.
              (4)若在这个草原生态系统上播种杂草,其抵抗力稳定性会 ______ .
              (5)鼹鼠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体现了它的 ______ 价值.鼹鼠的生活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______ .
            • 8.
              分布在新疆新源县山区的第三纪遗存亚欧最大面积的野苹果林因遭遇“外来生物”小吉丁虫肆虐,受灾面积已达六成.小吉丁虫将卵产于树干表面,幼虫从果树表皮进入内部蛀食皮层,成虫则以树叶为食,导致果树迅速干枯死亡.
              (1)调查小吉丁虫卵的密度可采用 ______ 法.小吉丁虫产卵需要适宜的温度与光照,温度与光照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______ 信息.
              (2)这片野苹果林构成的群落中,野苹果树最高,居于最上层,各种杂草较矮,居于较下层,说明该群落具有 ______ 结构;杂草在野苹果树分布较为稀疏的位置比较茂盛,而在野苹果树下则数量很少或者不存在,这说明该群落具有 ______ 结构.杂草与野苹果树间具有 ______ 关系.
              (3)从野苹果林最初被发现至今,人们为保护野苹果树,大量去除野苹果林中的杂草,人类活动的增强也使野苹果林中的动物大量减少,人类的这些活动使野苹果林的营养结构趋于 ______ ,大大降低了野苹果林的 ______ .
            • 9.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稻鱼共生系统”中,鲤鱼通过冲撞稻秧,导致稻飞虱落入水中并食之。水稻在给鲤鱼提供食物(水稻叶片)的同时,还能够抵挡烈日照射,降低表层水温。

              材料二:科研人员对稻鱼系统、水稻单种系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处理

              调查农户(户)

              农药投入

              (kg·hm-2

              农药使用次数(次)

              水稻产量(kg·hm-2

              鱼产量(kg·hm-2

              稻鱼系统

              123

              7.36

              3.1

              6364.51

              438.34

              水稻单种

              111

              10.49

              6.5

              6458.66

              材料三: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

              (1)在该“稻鱼共生系统”中,信息传递体现在                            之间,水稻的功能是                                                               

              (2)在该“稻鱼共生系统”中可形成简单食物网,鲤鱼食物中,水稻由原来的2/5调整为1/3,稻池中鲤鱼数量将变为原来的          %(传递效率按20%算,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有效数字)。

              (3)材料二中,稻鱼系统与水稻单种系统相比,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分别表现在                                                      

              (4)材料三中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

              ① 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      ;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     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② 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