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经过改造的湖泊生态系统主要存在三个营养级,分别为植物、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三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103 kJ)。请回答下列问题:

              食物链

              植物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同化量

              463

              X

              Y

              呼吸作用消耗

              96

              24.5

              3.8

              未被利用

              292

              29.3

              3.1

              分解者分解

              12

              2.1

              0.2

                  (1)湖泊中生物群落的组成应包括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生产者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3)分析上表中的数据,植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____kJ,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____(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流入分解者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

                  (4)湖泊受到轻微污染时,可以通过自身的净化作用很快恢复到接近原来的状态,这是由于湖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请仔细阅读以下事例,利用所学的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案例一:贵州某地区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54年这28.7%,1974年为17.8%,1984年仅为8.35%,由于人类们的破坏及不会理砍伐,导致许多珍贵树种濒临灭绝,更多阴生珍贵药材已经绝迹

                 案例二:目前云南昆明滇池中水葫芦、疯狂扩散,覆盖水面,遮住阳光,耗去水中大量氧气,导致许多鱼类死亡,加之蓝藻大量繁殖,导致滇池水质恶化,发黑发臭。

                 案例三: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贵州山区石漠化非常严重,水土大量流失,每年都会带来许多次生灾害,如泥石流等,老百姓的贫困现象突出。

              (1)以上案例可以说明人类的哪些活动能导致现有群落的破坏而引起群落的演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外来物种对本地物种带来哪些危害,外来物种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事例说明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

              (4)水葫芦与其他水生植物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生活在滇池中的所有生物构成________,其中全部的水葫芦构成一个________。通过上述例子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

            • 3.

              植被恢复是遏制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关键因素和有效途径。选取黄土高原丘陵区退耕地,用样方法调查研究不同退耕时间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退耕时

              间(年)

              1

              5

              10

              15

              20

              25

              30

              35

              物种多样

              性指数

              1.41

              1.75

              2.46

              3.04

              1.36

              1.27

              1.18

              1.36


              (1)调查该退耕地植物________情况,可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具有这种特征的意义:一是_               ; 二是为动物创造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2)退耕地最终演替至顶极阶段主要由_                         (写出两种影响因素)等环境条件决定。在整个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 

              (3)退耕初期1~15年间,物种多样性指数呈上升趋势;退耕15~20年内,物种多样性指数下降,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 我国南方某地环保部门向遭受严重污染的某湖中引入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和螺蛳等底栖动物来修复该生态系统。图1为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的部分生物的营养关系,图2表示另一部分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

              图1图2


              ①在修复该生态系统时要控制污水流入的速率,除了有利于有机污染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植物对无机盐的充分吸收,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____。 

              ②当图1中的螺蛳数量增加时,草鱼和罗非鱼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螺蛳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是生物群落内部________的结果。 

              ③当图1中苦草等沉水植物大量繁殖后,部分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下降,大型底栖动物的数量有所增加,这是在____水平上研究的结果。沉水植物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吸引浮游动物栖息在其叶表面,从而抚育出高密度的浮游动物。浮游动物能够大量捕食浮游藻类,也间接地控制了藻类的数量。这体现出信息传递的作用是能调节生物的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④若图2中E所处的营养级含有的能量为7.5×109 kJ,B的能量为1.2×108 kJ,D的能量为1.8×108 kJ,则A的能量最多为____,此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特点。 

              (2) 某研究小组对某草地生态系统进行深入调查,获得调查数据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 某草地生态系统物种数调查结果/(个·m-2)

                   物种

              数目

              样方     

              A

              B

              C

              D

              E

              F

              G

              H

              I

              J

              1

              0

              2

              2

              0

              6

              3

              0

              4

              10

              0

              2

              6

              4

              0

              3

              0

              0

              5

              3

              0

              8

              3

              3

              0

              2

              6

              8

              4

              6

              5

              12

              6

              4

              5

              2

              0

              6

              4

              0

              8

              0

              8

              10

              5

              2

              0

              4

              5

              0

              3

              0

              6

              9

              10


              不同物种A~J之间的形态结构差异属于____多样性,而样方1中B物种的两个个体之间的差异属于基因多样性。这些多样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____________引起的,样方1与样方2的差异是由__________引起的。 

            • 5. 某相对稳定的湖泊生态系统中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不含分解者),每个种群只占一个营养级,各种群生物的能量调查结果如表所示,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回答下列问题:
              种群
              能(102kJ/m2 7 50 20 0.98 500
              (1)据表中数据画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______.
              (2)从岸边到湖泊中央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生物,这属于群落的______结构.在湖泊中包括很多种动物和微生物,测定物种______是群落调查的基本内容.
              (3)能量在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
              (4)若该湖泊受到的污染较小,可通过自我调节能力实现稳态,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______.
              (5)如图是种群乙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图中表示种群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点是______.
            • 6. 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
              (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 ______  (填“不同”或“同一”)种群.
              (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 ______ (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项圈,乙组同时抛出两个相同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一个项圈和一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够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 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要求甲、乙、丙3组抛出项圈和棍棒的距离 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该草原上的 ______ .
            • 7. 如图为某条小河流从高山湖泊进入大河的示意图及A处水域浮游植物在一年内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其中食品工厂会向河流排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高山、河流、村庄在生物种类上的差异属、于群落的________结构,其中该河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食品工厂向河流排污,导致鱼类因为缺少氧气而大量死亡,使水体变浑浊,但是村庄附近的河流却保持清澈见底,这依赖于该河流的________________。

              (3)据图推测,A处在1~2月份无机盐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在12月份限制浮游植物繁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4)调查表明,村庄周围被踩踏过的地方,很难见到高大的植被,取代的是低矮的草,甚至出现不长草、土壤板结的现象。这说明人类的活动正影响着________________;

              (5)有同学调查食品工厂附近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时,取一些土壤带回实验室,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忘记打开装置上的电灯,导致统计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8.

              某地实施退耕还林若干年后,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系列跟踪研究。

              (1)实施退耕还林后,耕地逐渐过度为灌丛和林地的过程叫做        。研究该地段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        。研究发现,该地段不同区域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区域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且呈镶嵌分布,这种分布称为        

              (2)在调查面积能代表森林群落类型最小面积的前提下,科研人员采用                法对林地植被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不同生境群落特征各异,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对阳坡的物种生态位重叠(对同一生境中的资源需求类型或需求量相近)变化进行分析,其结果见下表:

              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可知,阳坡群落物种中种间竞争最激烈的是                            

            • 9.

              回答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

              ⑴蝗灾已成为草原农牧业生产的重大危害之一。图甲示研究者对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一蝗虫取食量)影响的实验结果;图乙为农业部门对某次“亚洲小车蝗”的爆发和防治过程中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


              ①由图甲可知,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__,甲图为研究者依据实验结果建立的        模型。当狭翅雏蝗密度为5头/m2时,牧草产量增加,原因是__       ,说明蝗虫只有达到一定量才会导致危害,因为生态系统具有_                        

              ②若图乙是对蝗虫的幼虫跳蝻进行调查所获得的结果,则该调查采用的方法是____.由图乙可知,农业工作者在图中          __ _点进行了农药防治,随农药使用次数的增多防治效果变差;图中   __点是引入害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利用生物间的           关系,使防治效果持久而稳定。

              ⑵严重的草原火灾会破坏生态系统,但适当的“地面火”能烧掉枯枝落叶,加速生态系统的        __,还可使部分位置获得更多光线,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利于植被生长。火灾后的草原演替的过程中,生物种类、数量及有机物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_    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 10. 紫茎泽兰是我国主要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生态学家发现在紫茎泽兰侵害区块状、条状种植皇竹草能够有效抑制紫茎泽兰的生长发育、籽实传播,阻止其入侵,实地调查数据如下表所示.
              (注:引入前指样地引入皇竹草前,引入后指样地引入皇竹草2 年后.Simpson 多样性数值越大,物
              种多样性越高)
              (1)从长期看,紫茎泽兰入侵之后种群数量呈______型增长.生态系统引进新物种后可能改变原
              有群落演替的______和______.
              (2)获得表中数据所用的调查方法为______.请用表中数据分析紫茎泽兰对所处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最可能是______.
              (3)与引入皇竹草之前相比,引入皇竹草之后样地紫茎泽兰种群密度较______.皇竹草与紫茎泽
              兰的关系被称为______.不同地段的样地内,植物种类不同,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结构.
              (4)将紫茎泽兰经过复合菌种处理发酵后,能显著降解其有毒物质,作为饲料原料是防治紫茎泽兰
              的另一思路.要使猪增重500kg,至少需要______ kg 的紫茎泽兰.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