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开展相关探究实验。取A、B两个锥形瓶,分别放入适量的等体积煮沸、冷却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A瓶接种一定量的酵母菌,B瓶不做处理,再将A、B瓶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请分析回答:

              (1) 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冷却后才接种酵母菌可防止_________________。 

              (2) 每天定时取样,用浊度仪测定培养液的浑浊度,可以推知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实验中设置B瓶作为对照组的作用是排除__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有两个计数室(规格为1 mm×1 mm×0.1 mm,16中方格×25小方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____(填字母)。 

              a. 一块盖玻片能同时覆盖两个计数室

              b. 活酵母菌可以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

              c. 先向计数室上滴加酵母菌培养液,再盖上盖玻片

              d. 视野中酵母菌存在“抱团”现象与取样前没有充分振荡、摇匀有关

              (4) 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____________再计数。该实验中A瓶的酵母菌数量估算值见下表: 

              时间/天

              1

              2

              3

              4

              5

              6

              7

              酵母菌数量

              /(万个·mL-1)

              32

              ?

              762

              824

              819

              821

              820

               


                第2天观察计数时,发现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格中共有36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有4个,则表中第2天酵母菌数量约为____________万个·mL-1。据表分析,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呈“____________”型增长。 

            • 2. 酵母菌是发酵工程常用的微生物,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图1为实验流程,图2为根据实验测得数据绘制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图1图2


              (1) 摇床又称为自动振荡器,培养时需将锥形瓶置于摇床上进行振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若本实验使用的是如下规格的血细胞计数板,图3是一块血细胞计数板正面示意图,图4为计数板规格图,该血细胞计数板上有____个计数室,在计数时一般采用_____法进行取样计数。若制备装片时,将清洁干燥的血细胞计数板先在计数室上滴一滴酵母菌液,静置5 min再盖上盖玻片,测量的结果会_______。 

                   图3          图4


              (3) 显微观察时在调焦清楚后,若发现只能看到血细胞计数板的横线而看不到竖线,此时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 

              (4) 显微计数时发现所选取的样方中方格内酵母菌总数为零,可能的原因有____(多选)。 

              A. 样液中酵母菌数量过少 B. 样液稀释的倍数过大

              C. 样液取自于未摇匀的上清液  D. 实验过程中部分酵母菌死亡

              (5) 分析图2实验数据得知,在07 d之间酵母菌的数量呈____增长;超过7 d之后,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原因,酵母菌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 3. 酵母菌是发酵工程常用的微生物,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图1为实验流程,图2为根据实验测得数据绘制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图1

              图2


              (1) 摇床又称为自动振荡器,培养时需将锥形瓶置于摇床上进行振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若本实验使用的是如下规格的血细胞计数板,图3是一块血细胞计数板正面示意图,图4为计数板规格图,该血细胞计数板上有____个计数室,在计数时一般采用_____法进行取样计数。若制备装片时,将清洁干燥的血细胞计数板先在计数室上滴一滴酵母菌液,静置5 min再盖上盖玻片,测量的结果会_____。 

                   图3              图4


              (3) 显微观察时在调焦清楚后,若发现只能看到血细胞计数板的横线而看不到竖线,此时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 

              (4) 显微计数时发现所选取的样方中方格内酵母菌总数为零,可能的原因有____(多选)。 

              A. 样液中酵母菌数量过少 B. 样液稀释的倍数过大

              C. 样液取自于未摇匀的上清液 D. 实验过程中部分酵母菌死亡

              (5) 分析图2实验数据得知,在07天之间酵母菌的数量呈____增长;超过7天之后,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原因,酵母菌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 4.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开展相关探究实验。取A、B两个锥形瓶,分别放入适量的等体积煮沸、冷却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A瓶接种一定量的酵母菌,B瓶不做处理,再将A、B瓶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请分析回答:

              (1) 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冷却后才接种酵母菌可防止________。 

              (2) 每天定时取样,用浊度仪测定培养液的浑浊度,可以推知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实验中设置B瓶作为对照组的作用是排除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有两个计数室(规格为:1 mm×1 mm×0.1 mm,16中方格×25小方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____(填字母)。 

              a. 一块盖玻片能同时覆盖两个计数室

              b. 活酵母菌可以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

              c. 先向计数室上滴加酵母菌培养液,再盖上盖玻片

              d. 视野中酵母菌存在“抱团”现象与取样前没有充分振荡、摇匀有关

              (4) 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____再计数。该实验中A瓶的酵母菌数量估算值见下表: 

              时间/天

              1

              2

              3

              4

              5

              6

              7

              酵母菌数量/(万个·mL-1)

              32

              ?

              762

              824

              819

              821

              820


              第2天观察计数时,发现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格中共有36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有4个,则表中第2天酵母菌数量约为____万个·mL-1。据表分析,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呈“____”型增长。 

            • 5.

              下图为相关实验过程或所得结果示意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1) 若图l中试管内为新鲜的苹果汁(已加入斐林试剂),经水浴加热后,试管内有________色沉淀出现。

              (2) 若图2为白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置于质量浓度为0.075 g/mL的胭脂红溶液中(胭脂红是一种水溶性的大分子食用色素,呈红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则A处的颜色为________。

              (3) 图3是利用洋葱根尖进行的有丝分裂实验图像,细胞D与细胞E的染色体数之比为________。 

              (4)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中,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血球计数板计数室内的酵母菌,若该同学观察到每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平均数量如图4所示(已知菌液被稀释了100倍),则1 mL酵母菌原液中含酵母菌________个。

              (5) 图5是利用新鲜菠菜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结果,若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除了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外,最可能的原因还有________________。若欲探究不同植物新鲜叶片中色素种类与含量的差异,请你写出实验的主要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某学习小组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探究实验.
              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实验材料、用具:菌种和无菌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 (计数室为1mm×1mm方格,由400个小格组成)、滴管、无菌水、台盼蓝染液(对活细胞无染色效果)、显微镜等.
              (1)本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①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第7天开始取样计数;②取样前振荡试管使得酵母菌分布均匀.用无菌吸管从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少许;③加入血球计数板计数室,再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两个错误.(指出第几步,并说出错误)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 ______ (填“需要”或“不需要”) 重复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震荡几次试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做法如下:
              ①振荡摇匀试管,取1mL培养液并适当稀释(稀释样液的无菌水中加入了几滴台盼蓝染液).
              ②先将____________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水纸)吸去,制作好临时装片.
              ③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在观察计数时只计 ___________________(填“被”或“不被”)染成蓝色的酵母菌.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