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开展相关探究实验。取A、B两个锥形瓶,分别放入适量的等体积煮沸、冷却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A瓶接种一定量的酵母菌,B瓶不做处理,再将A、B瓶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请分析回答:

              (1) 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冷却后才接种酵母菌可防止_________________。 

              (2) 每天定时取样,用浊度仪测定培养液的浑浊度,可以推知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实验中设置B瓶作为对照组的作用是排除__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有两个计数室(规格为1 mm×1 mm×0.1 mm,16中方格×25小方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____(填字母)。 

              a. 一块盖玻片能同时覆盖两个计数室

              b. 活酵母菌可以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

              c. 先向计数室上滴加酵母菌培养液,再盖上盖玻片

              d. 视野中酵母菌存在“抱团”现象与取样前没有充分振荡、摇匀有关

              (4) 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____________再计数。该实验中A瓶的酵母菌数量估算值见下表: 

              时间/天

              1

              2

              3

              4

              5

              6

              7

              酵母菌数量

              /(万个·mL-1)

              32

              ?

              762

              824

              819

              821

              820

               


                第2天观察计数时,发现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格中共有36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有4个,则表中第2天酵母菌数量约为____________万个·mL-1。据表分析,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呈“____________”型增长。 

            • 2. 酵母菌是发酵工程常用的微生物,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图1为实验流程,图2为根据实验测得数据绘制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图1图2


              (1) 摇床又称为自动振荡器,培养时需将锥形瓶置于摇床上进行振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若本实验使用的是如下规格的血细胞计数板,图3是一块血细胞计数板正面示意图,图4为计数板规格图,该血细胞计数板上有____个计数室,在计数时一般采用_____法进行取样计数。若制备装片时,将清洁干燥的血细胞计数板先在计数室上滴一滴酵母菌液,静置5 min再盖上盖玻片,测量的结果会_______。 

                   图3          图4


              (3) 显微观察时在调焦清楚后,若发现只能看到血细胞计数板的横线而看不到竖线,此时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 

              (4) 显微计数时发现所选取的样方中方格内酵母菌总数为零,可能的原因有____(多选)。 

              A. 样液中酵母菌数量过少 B. 样液稀释的倍数过大

              C. 样液取自于未摇匀的上清液  D. 实验过程中部分酵母菌死亡

              (5) 分析图2实验数据得知,在07 d之间酵母菌的数量呈____增长;超过7 d之后,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原因,酵母菌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 3.

              酵母菌是高中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以下是某生物兴趣小组以酵母菌为材料开展的相关实验研究装置,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选用A、B、C装置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①若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方式,装置组合的顺序是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②若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方式,应选用__________装置进行组装,但需要对其中的装置进行改装,说出改装的方法和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用D装置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①用D装置培养酵母菌时,通常将橡皮塞换为棉花塞,目的是___________。

              ②下列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改变培养液的pH和温度不影响K值的大小

                B.用样方法调查锥形瓶中酵母数量的动态变化

                C.用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③在培养后期对培养液稀释100倍后,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25×16式)计数,统计其中的五个中方格共有酵母菌120个。同时兴趣小组同学另取一定量培养液用台盼蓝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多次镜检获得结果如下(只有死细胞才会被台盼蓝染成蓝色):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未染色酵母菌

              20

              17

              23

              蓝色酵母菌

              4

              3

              5

              则培养液中活酵母菌的密度为_________个/毫升。

            • 4. 酵母菌是发酵工程常用的微生物,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图1为实验流程,图2为根据实验测得数据绘制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图1

              图2


              (1) 摇床又称为自动振荡器,培养时需将锥形瓶置于摇床上进行振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若本实验使用的是如下规格的血细胞计数板,图3是一块血细胞计数板正面示意图,图4为计数板规格图,该血细胞计数板上有____个计数室,在计数时一般采用_____法进行取样计数。若制备装片时,将清洁干燥的血细胞计数板先在计数室上滴一滴酵母菌液,静置5 min再盖上盖玻片,测量的结果会_____。 

                   图3              图4


              (3) 显微观察时在调焦清楚后,若发现只能看到血细胞计数板的横线而看不到竖线,此时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 

              (4) 显微计数时发现所选取的样方中方格内酵母菌总数为零,可能的原因有____(多选)。 

              A. 样液中酵母菌数量过少 B. 样液稀释的倍数过大

              C. 样液取自于未摇匀的上清液 D. 实验过程中部分酵母菌死亡

              (5) 分析图2实验数据得知,在07天之间酵母菌的数量呈____增长;超过7天之后,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原因,酵母菌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 5.

              为了研究接种量对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影响。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以酵母菌活细胞数及细胞总数(活细胞数和死细胞数之和)为检测指标,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材料与用具:培养瓶、酵母菌液、美蓝染料(氧化型为蓝色,还原型为无色;使用的美蓝为氧化型,且能进入细胞)、液体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锅、移液器、摇床、血细胞计数板、吸管、显微镜等。(要求与说明:定时取样,培养足够时间;细胞计数的具体操作过程不作要求;培养过程中不更换培养液;实验条件适宜)

              请回答:

              (1)完善实验思路:

              ①对液体培养基用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灭菌后,然后均分到3组培养瓶中。用移液器吸取____________________的酵母菌液,分别接种入3组培养瓶。

              ②从各组培养瓶各吸取0.1mL酵母菌培养液,___________________,室温染色适宜时间。立即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__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__细胞,统计细胞总数,并记录。

              ③将3组培养瓶放在摇床上恒温培养。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期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系,并绘制不同接种量下酵母菌活细胞数的变化曲线):

              (3)分析与讨论:

              ①美蓝染色后活的酵母细胞从蓝色变为无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培养原液计数的做法是错误的,请纠正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开展相关探究实验。取A、B两个锥形瓶,分别放入适量的等体积煮沸、冷却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A瓶接种一定量的酵母菌,B瓶不做处理,再将A、B瓶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请分析回答:

              (1) 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冷却后才接种酵母菌可防止________。 

              (2) 每天定时取样,用浊度仪测定培养液的浑浊度,可以推知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实验中设置B瓶作为对照组的作用是排除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有两个计数室(规格为:1 mm×1 mm×0.1 mm,16中方格×25小方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____(填字母)。 

              a. 一块盖玻片能同时覆盖两个计数室

              b. 活酵母菌可以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

              c. 先向计数室上滴加酵母菌培养液,再盖上盖玻片

              d. 视野中酵母菌存在“抱团”现象与取样前没有充分振荡、摇匀有关

              (4) 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____再计数。该实验中A瓶的酵母菌数量估算值见下表: 

              时间/天

              1

              2

              3

              4

              5

              6

              7

              酵母菌数量/(万个·mL-1)

              32

              ?

              762

              824

              819

              821

              820


              第2天观察计数时,发现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格中共有36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有4个,则表中第2天酵母菌数量约为____万个·mL-1。据表分析,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呈“____”型增长。 

            • 7.

              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是鱼类等海洋生物的饵料,其生长状况受紫外线B波段(UV﹣B)辐射量的影响.科学家探究UV﹣B辐射量对小球藻生长影响的实验,其结果如下:

              培养皿编号

              UV﹣B辐射剂量(J/m2

              小球藻相对增长率

              A0

              0

              20×104

              A1

              0.2

              27×104

              A2

              0.8

              26×104

              A3

              1.6

              14×104

              A4

              2.2

              10×104

              A5

              3.0

              6×104

              实验设计如下:

              (一)材料用具:含小球藻的培养液、紫外灯(产生UV﹣B)、培养箱、培养皿、固定液、显微镜等.

              (二)请你补充实验步骤:

              (1)取6个培养皿,编号为A0、Al、…A5,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上述6个培养皿分别置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紫外灯下,给予照射后,放入同一培养箱,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3)一段时间后,取出A0~A5,分别吸取等量样液,固定后观察计数并记录.

              (三)利用计数板可在显微镜下对小球藻进行直接计数.计数板是一个特制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玻片,样品就滴在计数室内.每个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mm3.现将1mL小球藻样品加9mL蒸馏水充分稀释后,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现观察到图中计数室所示a、b、c、d、e5个中格80个小格内共有小球藻50个,则上述1mL样品中约有小球藻____________个.


              (四)请完成对实验的分析:

              (1)在实验所用的辐射剂量中,能促进小球藻生长的剂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还应设置平行实验组B0~B5,同时进行重复实验求平均值,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3)若将A0中的小球藻培养一段时间后,种群密度稳定在8×106个/mL,则A0中小球藻数量增长最快时,种群密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下图为相关实验过程或所得结果示意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1) 若图l中试管内为新鲜的苹果汁(已加入斐林试剂),经水浴加热后,试管内有________色沉淀出现。

              (2) 若图2为白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置于质量浓度为0.075 g/mL的胭脂红溶液中(胭脂红是一种水溶性的大分子食用色素,呈红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则A处的颜色为________。

              (3) 图3是利用洋葱根尖进行的有丝分裂实验图像,细胞D与细胞E的染色体数之比为________。 

              (4)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中,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血球计数板计数室内的酵母菌,若该同学观察到每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平均数量如图4所示(已知菌液被稀释了100倍),则1 mL酵母菌原液中含酵母菌________个。

              (5) 图5是利用新鲜菠菜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结果,若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除了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外,最可能的原因还有________________。若欲探究不同植物新鲜叶片中色素种类与含量的差异,请你写出实验的主要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调查统计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研究之中。请回答:

              (1)标志重捕法的前提是标记个体和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的________相等。标记技术极为重要,例如,标记物和标记方法_______;标记物不能____,否则可能改变该动物与其捕食者之间的关系;标记符号必须能维持一定时间。

              (2)为了模拟样方法测定种群密度,两位同学分别在1张50cm×50cm的白纸上制作方格表,将200粒绿豆种子随机撒在白纸上,选择5个方格进行计数,再计算出种群密度。

              两位同学的调查结果有差异,你认为原因可能有哪些?(至少答两项)_________。

              (3)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①请写出该同学研究的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

              ②用显微镜定期测定甲、乙、丙三试管中酵母菌数量,结果如图所示。请根据如图信息,判断图中曲线A、B、C分别对应的试管是____________。

            • 10.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1)某同学第1天在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做法如下:
              ①振荡摇匀试管,取1mL培养液并加入了几滴台盼蓝染液。
              ②先将______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用吸水纸吸去多余培养液,稍待片刻,______,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
              ③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在观察计数时只记______(填“被”或“不被”)染成蓝色的酵母菌。
              (2)在实验中,如果血球计数板的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正确的计数方法是______。
              (3)如果使用的血球计数板有25个中方格,每1中方格中有16个小方格,每个计数室容积为0.1mm3.某同学在实验第6天取1mL培养液并稀释10000倍,若在显微镜下观察的5个中方格,酵母菌数分别为11、10、12、9、8个,则第6天1毫升培养液中酵母菌细胞数量为=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