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请回答下列与人工投喂饲料的池塘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

              (1)该人工池塘生态系统中鲫鱼、草鱼、鲢鱼等鱼类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群落。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包括______以及______。

              (2)池塘中鲫鱼主要分布在底层,草鱼和鲢鱼主要分布在中上层,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池塘生态系统不仅能够养殖鱼类,还能涵养水源,后者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价值。

            • 2. 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
              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
              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得其他生物组成群落
              D.﹣2~2℃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 3.

              下列有关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群落的丰富度往往相同
              B.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正反馈调节
              C.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D.生态系统中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 4.

              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群落的丰富度与群落中的种群密度呈正相关
              B.碳元素在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只能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
              C.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社鼠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D.初生演替过程中,种间竞争可能会导致原有优势种的更替
            • 5.

              研究人员在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研究后,绘制了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甲) 和碳循环示意图(图乙),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请据甲、乙两图,回答问题:

              (1)乙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可构成生物群落,碳元素在其中是以___________传递的。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与乙图相比较,甲图中没有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3)湖泊中,水蚤与河蚌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蚤吃藻类,而河蚌吃小球藻和水蚤,河蚌属于__________营养级;水蚤的粪便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这种情况下,细菌和真菌的能量直接源于________营养级。

              (5)该地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如图丙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图 (单位:103kJ•m-2a-1 )。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用于植食动物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的能量值是___________。

            • 6.

              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y),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


              (1)如图1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_________,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图1中A表示________,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_。

              (3)如图1所示,除生产者外其他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输入的原因是______。计算可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至少为_____×103kJ/m2·y。

              (4)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________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________点时,表示该种群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

              (5)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________演替。

            • 7.

              如图所示,A、B、C、D、E、F各代表一种生物种群,下列对该图分析合理的是

              ①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

              ②图中C种群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10%~20%

              ③E和F在该生态系统中所处的营养级不同

              ④若D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则E种群密度有可能逐渐增大

              A.有一种说法错误
              B.有两种说法错误
              C.有三种说法错误
              D.以上说法都错误
            • 8. 某地因采矿导致地表下沉,成为无法利用的荒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关部门因地制宜,通过引水等措施,将该地改造成湿地生态公园,一些生物陆续迁入,并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生物群落。下图是该公园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公园生物群落的变化属于               演替。

              (2)图中昆虫与杂食性鱼类之间的种间关系有              

              (3)在黑斑蛙的繁殖季节,雄蛙通过叫声这种                 信息求偶;雌蛙通常在近岸水深10~30 cm的草丛间产卵,可采用               (等距取样/五点取样)法了解该蛙卵块的密度。

              (4)因该水域有些渗漏,补水时曾不慎引入含除草剂的水,导致一些水草死亡。水草腐烂后,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中最先快速增殖的是               

              (5)图中既含有初级消费者,又含有次级消费者的生物类群有               。若蛙类与猛禽之间还存在1个营养级,请写出该营养级中2类不同纲的生物:              .

            • 9.

              某城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见下表。据此作出的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


              A.改造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   

              B.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

              C.改造后该区域的气候得到改善

              D.改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质
            • 10.

              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殖隔离既是新物种产生的标志,又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B.生物群落是由生态系统中所有的动、植物种群构成的
              C.生物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决定了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D.地理隔离是生殖隔离的必要条件,能阻碍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