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为某草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草地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_________。该食物网中属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_。

              (2)若开展灭鼠活动,短时间内蛇的种群密度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若灭鼠后其他生物的种群密度未发生明显改变,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暖花开,草场返青,该物理信息可以促进野兔的迅速繁殖,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_的作用。

              (4)与草地生态系统不同,在稻田生态系统中往往需要进行田间除草和杀虫,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B.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不都是由光照直接决定的
              C.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仍可发生变化
              D.若研究物种丰富度可在种群层次和群落层次上进行
            • 3.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沙丘上发生的演替是初生演替                

                  

              B.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

                  

              C.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复杂        

                  

              D.如果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一定能形成森林
            • 4.
              黑龙江省东北部森林群落主要分为三个演替阶段: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针叶林为顶极群落.对黑龙江省东北部不同生境中鸟类多样性调查,结果如下表.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地区 鸡西 双鸭山 七台河 鹤岗
              鸟类
              多样性
              指数
              针叶林 2.045 1.568 2.007 1.131
              针阔混交林 2.134 2.689 2.378 1.985
              阔叶林 1.238 1.256 1.189 1.058
              A.鸟类多样性指数高低与植物类型的丰富程度有关
              B.针叶林是与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相适应的稳定群落
              C.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鸟类的多样性持续增加
              D.可通过样方法采集数据,再统计计算多样性指数
            • 5.
              某地的常绿阔叶林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演替阶段 群落类型 植物种类数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1 草丛 35 0 0
              2 针叶林 51 12 1
              3 针、阔叶混交林 63 21 14
              4 常绿阔叶林 104 28 12
              A.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
              B.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草丛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最强
              C.针叶林的动物出现分层现象主要由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决定
              D.群落的演替过程中,只要经过足够长的时间都会演替成森林
            • 6.

              研究小组对某草地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并对不同生物消化道内食物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1)草原中所有的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____。由于地形起伏的变化,在不同地段分布有不同的生物种群,常常呈现___________的特点。

              (2)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具有捕食和竞争关系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在野兔与鹰的捕食活动中,双方均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在它们的活动中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若相邻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为20%,则蛇增重10kg需消耗植物____kg。在猫头鹰获得能量的渠道中,能量利用率最低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

              (4)禾本科植物是该草原的主要牧草,冷篙和星毛萎陵菜是草原退化的代表植物。为了防治蝗虫灾害可采取以下不同处理方式,产生的影响如下表;请根据表格内容回答相关问题。(虫胆畏油剂为一种农药)




              ①长时间进行化学防治,会使草原经历______________演替,最可能演替为以____________为主的植物群落。②用绿僵菌防治比使用虫胆畏油剂更有利于保护草原,原因是不仅有利于禾本科牧草的生长,而且____________________,使草原可持续发展。

            • 7.

              下表是某生态学家对弃耕多年的荒地进行调查后,绘制的其中一条食物链的3个营养级(植物、田鼠、蛇)的能量分析表。(单位:J/hm2·a)


              营养级

              同化能量

              未被利

              用能量

              分解者

              分解量

              呼吸释

              放量

              净生产量

              A

              2.48×1011

              2×1011

              1.2×1010

              3.6×1010

              2.12×1011

              B

              2.4×107

              6×105

              4×105

              2.3×107

              1×106

              C

              7.46×108

              2.4×107

              6×106

              7.16×108

              3×107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J/hm2·a,这部分能量是表中___________(填字母)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2)请就表格中研究的对象用箭头和文字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的碳元素流动模型。

              (3)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

              (4)该荒地的群落演替类型为_____________。

              (5)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蛇的数量大量减少,造成鼠灾泛滥。生态学家继续研究了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构建了如下的数学模型,请完成下表:

              构建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

              构建田鼠种群增长模型的主要步骤

              Ⅰ.观察对象,搜集现实信息

              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

              Ⅱ.提出合理的假设

              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

              Ⅲ.Nt=No·λt(其中Nt代表t天后田鼠的数量,t表示天数,λ表示倍数,No表示最初田鼠的数量)

              Ⅳ.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Ⅳ.观察统计田鼠数量,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 8.

              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属于__________,从全部砍伐的森林开始的演替属于__________。

              (2).一般来说,若演替到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主要原因是_____。

              (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___(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___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

            • 9. 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
              B.发生火灾的森林会发生初生演替
              C.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物种多样性
              D.生物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 10.

              农贸市场上有新鲜的白菜、萝卜、大葱、蘑菇,活的鸡、猪,以及附着在上面的细菌等生物,它们共同组成一个(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A.B.C.都不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