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稻田中的福寿螺对水稻危害很大.
              (1)调查单位面积内福寿螺数量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 。在稻田中插入木条,可吸引福寿螺产卵以便集中灭除,而有效降低福寿螺种群的 ____________ 。

              稻田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稻田弃耕后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中华鳖可捕食福寿螺,如图示用中华鳖进行生物防治的实验结果.据图回答.

              ①福寿螺繁殖高峰期在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处理组数量从6~7月急剧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数量下降。 (填“成年福寿螺”还是“成年福寿螺卵”)

              (3)防治福寿螺时,不用单一品牌而常采用不同品牌的灭螺剂交替使用,其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生物防止相比,灭螺防治福寿螺的缺点是① 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夹河湿地曾是烟台城市周边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生态系统时,在种群水平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种群的____________和空间特征。

              (2)研究者在夹河湿地区域设置20个样地,在样地中利用____________法进行植被数量调查,利用该方法调查关键要做到____________。调查中要记录样地中每个物种的高度,利用记名计算法统计样地内的物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湿地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1=Nt。 甲曲线上A、B、C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下降的是___________点;乙曲线上D、F两点中,表示种群数量上升的是___________点、F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_______________ ;Nt小于a时,甲、乙两条曲线中___________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   


              (4) 随着政府治理力度加大,夹河水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诸多生物纷沓而至,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其过程属于___________演替。

              (5)如今夹河两岸景色宜人,沿河两岸不同地段自然风景各异,从群落空间结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

            • 3.

              研究人员在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研究后,绘制了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甲) 和碳循环示意图(图乙),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请据甲、乙两图,回答问题:

              (1)乙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可构成生物群落,碳元素在其中是以___________传递的。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与乙图相比较,甲图中没有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3)湖泊中,水蚤与河蚌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蚤吃藻类,而河蚌吃小球藻和水蚤,河蚌属于__________营养级;水蚤的粪便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这种情况下,细菌和真菌的能量直接源于________营养级。

              (5)该地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如图丙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图 (单位:103kJ•m-2a-1 )。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用于植食动物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的能量值是___________。

            • 4.

              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y),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


              (1)如图1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_________,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图1中A表示________,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_。

              (3)如图1所示,除生产者外其他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输入的原因是______。计算可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至少为_____×103kJ/m2·y。

              (4)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________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________点时,表示该种群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

              (5)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________演替。

            • 5.

              下图为某草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草地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_________。该食物网中属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_。

              (2)若开展灭鼠活动,短时间内蛇的种群密度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若灭鼠后其他生物的种群密度未发生明显改变,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暖花开,草场返青,该物理信息可以促进野兔的迅速繁殖,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_的作用。

              (4)与草地生态系统不同,在稻田生态系统中往往需要进行田间除草和杀虫,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鄂黄长江大桥下的湿地是由长江携带的泥沙长期淤积逐渐形成的,将该湿地由近水边到岸边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从光滩区到核心区这几个区域的不同具体体现在空间结构的________方向上。该结构主要由于地形的变化、                                 等因素的不同造成。区别核心区和近水缓冲区这两个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调查核心区或近水缓冲区的芦苇种群数量最常用的方法是​                 ,芦苇种群的空间特征是指 ​                 _ 。

              (3)调查水中小动物丰富度的方法叫做​                 

              (4)现在长江中下游不管是白鳍豚,还是普通的江豚的种群数量都在锐减,保护它们的最有效措施​                 。如果规划此区域,改造为江滩公园,这些活动会改变群落的发展方向,也可能会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_​                 

            • 7.

              下图1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2为一定时间内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图3




                (1)图1中能构成群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图2中的甲相当于图1中的_________。
              (2)种群丙在b、c、d、e四个时期中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是时期_____________。
              (3)某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大量白化苗,则F、D、B的数量将会____________。为了提高E的产量,农民在田问施放某种物质,该物质能够吸引大量昆虫为其传粉,这是化学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如果污染加重,会使农田变为荒地。若干年后,又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这种演替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三是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功能综合农业生产体系。请据图回答:

              (4)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_________________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气中的碳以     _____________   形式进入该生物群落的农作物中,并以     __________________   的形式沿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猪、鸡等动物利用。
              (6)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的优点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个方面,2分)
            • 8. 某地因采矿导致地表下沉,成为无法利用的荒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关部门因地制宜,通过引水等措施,将该地改造成湿地生态公园,一些生物陆续迁入,并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生物群落。下图是该公园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公园生物群落的变化属于               演替。

              (2)图中昆虫与杂食性鱼类之间的种间关系有              

              (3)在黑斑蛙的繁殖季节,雄蛙通过叫声这种                 信息求偶;雌蛙通常在近岸水深10~30 cm的草丛间产卵,可采用               (等距取样/五点取样)法了解该蛙卵块的密度。

              (4)因该水域有些渗漏,补水时曾不慎引入含除草剂的水,导致一些水草死亡。水草腐烂后,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中最先快速增殖的是               

              (5)图中既含有初级消费者,又含有次级消费者的生物类群有               。若蛙类与猛禽之间还存在1个营养级,请写出该营养级中2类不同纲的生物:              .

            • 9.

              图一为研究人员对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将主要物种绘制成的食物网模式图,图二为该食物网中某种群的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该食物网有        条食物链,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是                   。如果狐狸数量减少时,鹰的数量将会             。

              (2)假设E(20 000kJ)表示牧草一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E1、E2、E3(E1+E2+E3=3 000kJ)分别表示牲畜、昆虫和鼠三者同化的能量,牧草呼吸消耗的能量为2 500kJ,牲畜、昆虫和鼠三者呼吸消耗的能量为600kJ,三者粪便中的能量为500kJ,则该食物网中由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3)图二曲线所示种群在1~20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     年,种群数量下降的时间段是     年。

              (4)该草原在第10年曾发生火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对火灾过后草原生物群落                  过程的真实写照。

              (5)狐狸可以根据鼠留下的气味而捕食鼠,同时,鼠也可以根据狐狸留下的气味而逃避狐狸的猎捕。这一实例说明:信息传递可以                              ,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 10.

              某校生物科研小组对一生态系统进行了研究,他们分别采用不同体积的样方来调查土壤中的物种数。结果如图1所示;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叫做____________。由图1判断,调查该生态系统土壤中物种数的样方体积最好是_____________。
              (2)图2中未表示出的该生态系统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标志重捕法调查D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调查的结果会 __________(偏高/偏低/不变)。
              (3)由于某种原因使得A种群数量短时间内大量减少,E种群数量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能力,其基础是_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
              (4)若图2食物网中一种生物摄食两种生物时,两种被摄食的生物所占比例相等,则E每增加10kg生物量,至少需要消耗生产者______________kg。
              (5)在人工干预下,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逐渐增多,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_演替,演替结果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____      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