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果园可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进行管理:
              (1)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可控制果园害虫种群密度,如用性信息素(E)-2-壬烯醇捕害虫丽金龟,可破坏其种群 ______ .
              (2)科研人员对板栗园内的栗廋蜂和长尾小蜂的数量进行了连续5年的监测,结果见图,据此判断这两个物种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
              (3)每年输入果树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一部分储存于果树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其余能量的去处是 ______ 、 ______ .
              (4)如果不对果树土壤进行管理,果树林下将会出现从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到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再到草本与灌木混生等阶段的演替.在草本与灌木混生阶段,果园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 ______ .
            • 2. 查干湖位于吉林省西部松花江畔,在20世纪50~60年代湖水面积很大,70年代末期逐渐缩小趋于干涸.为改善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引松花江水入湖,给查干湖注入了新的生命.回答下列问题:
              (1)查干湖生态环境恢复过程中,发生的演替类型属于______;生态环境的恢复,使当地旅游业得到空前发展,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
              (2)查干湖的浮游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该湖泊中的鱼类,由于食物种类和栖息场所的不同分布于不同水层,这属于群落的______结构.
              (3)当湖泊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______很快消除污染,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______.
              (4)在查干湖的早期恢复过程中,要向湖中投放现成的有机物质,防止该生态系统崩溃,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
            • 3.

              某经过改造的湖泊生态系统主要存在三个营养级,分别为植物、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三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103 kJ)。请回答下列问题:

              食物链

              植物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同化量

              463

              X

              Y

              呼吸作用消耗

              96

              24.5

              3.8

              未被利用

              292

              29.3

              3.1

              分解者分解

              12

              2.1

              0.2

                  (1)湖泊中生物群落的组成应包括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生产者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3)分析上表中的数据,植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____kJ,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____(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流入分解者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

                  (4)湖泊受到轻微污染时,可以通过自身的净化作用很快恢复到接近原来的状态,这是由于湖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请仔细阅读以下事例,利用所学的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案例一:贵州某地区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54年这28.7%,1974年为17.8%,1984年仅为8.35%,由于人类们的破坏及不会理砍伐,导致许多珍贵树种濒临灭绝,更多阴生珍贵药材已经绝迹

                 案例二:目前云南昆明滇池中水葫芦、疯狂扩散,覆盖水面,遮住阳光,耗去水中大量氧气,导致许多鱼类死亡,加之蓝藻大量繁殖,导致滇池水质恶化,发黑发臭。

                 案例三: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贵州山区石漠化非常严重,水土大量流失,每年都会带来许多次生灾害,如泥石流等,老百姓的贫困现象突出。

              (1)以上案例可以说明人类的哪些活动能导致现有群落的破坏而引起群落的演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外来物种对本地物种带来哪些危害,外来物种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事例说明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

              (4)水葫芦与其他水生植物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生活在滇池中的所有生物构成________,其中全部的水葫芦构成一个________。通过上述例子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

            • 5.

              植被恢复是遏制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关键因素和有效途径。选取黄土高原丘陵区退耕地,用样方法调查研究不同退耕时间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退耕时

              间(年)

              1

              5

              10

              15

              20

              25

              30

              35

              物种多样

              性指数

              1.41

              1.75

              2.46

              3.04

              1.36

              1.27

              1.18

              1.36


              (1)调查该退耕地植物________情况,可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具有这种特征的意义:一是_               ; 二是为动物创造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2)退耕地最终演替至顶极阶段主要由_                         (写出两种影响因素)等环境条件决定。在整个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 

              (3)退耕初期1~15年间,物种多样性指数呈上升趋势;退耕15~20年内,物种多样性指数下降,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黄河口湿地地处渤海与莱州湾的交汇处,因黄河改道而成,将该湿地由近水边到陆地可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近水缓冲区与核心区独特的生物资源,成就了黄河口湿地的科学考察、鸟类研究等多种功能.请分析回答:
              (1)黄河口湿地的形成过程属于         演替,区别核心区和近水缓冲区这两个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这些区域的不同主要体现了湿地群落具有       结构。
              (2)黄河口湿地被喻为鸟类的“国际机场”,影响该湿地鸟类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包括                                      。在调查中发现,斑鸠通过“婚飞”追求配偶,这属于信息传递中的      信息,该事实说明信息传递            
              (3)人们在改造光滩区时引入的某种水草,其数量并没有呈指数增长,原因是                                     ,描述其种群密度变化时应建立       模型。
            • 7.

              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量的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调查时间

              调查项目

              1953年

              1973年

              1984年

              1996年

              叶面积指数

              2.48

              6.6l

              11.28

              17.76

              光能利用率(%)

              20.3

              42.3

              88.9

              95.9

              总初级生产量[t/(hm2·a1)]

              17.43

              55.50

              116.6

              150.81

              净初级生产量[t/(hm2·a1)]

              1.50

              14.52

              23.88

              26.00

              (1)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利用率变化与叶面指数的关系是: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能利用率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往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样方法识别并记录各物种的名称来测定群落的________,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________状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

              (3)下图是1953~1996年间该生态系统生物量(有机物量)统计图,分析该图,可以得出生物量的演变规律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系统的生物量________。

              (4)请在下图中绘出生产者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曲线。

            • 8. 一个湖泊干涸后,经历了沼泽、湿地、草原、到森林几个阶段.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占据那里,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
              (1)这个湖泊演变成森林的过程称为 ______ 演替.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______ 进行.
              (2)在森林生态系统中, ______ 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 ______ ______ 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 ______ ______ 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3)森林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环境,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 ______ .在我国西北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这说明 ______
              (4)在森林中投放适量的鸟类能够适当抑制有害昆虫,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 价值.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属于 ______ 保护.
            • 9. 如图为某条小河流从高山湖泊进入大河的示意图及A处水域浮游植物在一年内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其中食品工厂会向河流排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高山、河流、村庄在生物种类上的差异属、于群落的________结构,其中该河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食品工厂向河流排污,导致鱼类因为缺少氧气而大量死亡,使水体变浑浊,但是村庄附近的河流却保持清澈见底,这依赖于该河流的________________。

              (3)据图推测,A处在1~2月份无机盐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在12月份限制浮游植物繁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4)调查表明,村庄周围被踩踏过的地方,很难见到高大的植被,取代的是低矮的草,甚至出现不长草、土壤板结的现象。这说明人类的活动正影响着________________;

              (5)有同学调查食品工厂附近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时,取一些土壤带回实验室,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忘记打开装置上的电灯,导致统计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10. 紫茎泽兰是我国主要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生态学家发现在紫茎泽兰侵害区块状、条状种植皇竹草能够有效抑制紫茎泽兰的生长发育、籽实传播,阻止其入侵,实地调查数据如下表所示.
              (注:引入前指样地引入皇竹草前,引入后指样地引入皇竹草2 年后.Simpson 多样性数值越大,物
              种多样性越高)
              (1)从长期看,紫茎泽兰入侵之后种群数量呈______型增长.生态系统引进新物种后可能改变原
              有群落演替的______和______.
              (2)获得表中数据所用的调查方法为______.请用表中数据分析紫茎泽兰对所处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最可能是______.
              (3)与引入皇竹草之前相比,引入皇竹草之后样地紫茎泽兰种群密度较______.皇竹草与紫茎泽
              兰的关系被称为______.不同地段的样地内,植物种类不同,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结构.
              (4)将紫茎泽兰经过复合菌种处理发酵后,能显著降解其有毒物质,作为饲料原料是防治紫茎泽兰
              的另一思路.要使猪增重500kg,至少需要______ kg 的紫茎泽兰.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