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植被恢复是遏制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关键因素和有效途径。选取黄土高原丘陵区退耕地,用样方法调查研究不同退耕时间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退耕时

              间(年)

              1

              5

              10

              15

              20

              25

              30

              35

              物种多样

              性指数

              1.41

              1.75

              2.46

              3.04

              1.36

              1.27

              1.18

              1.36


              (1)调查该退耕地植物________情况,可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具有这种特征的意义:一是_               ; 二是为动物创造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2)退耕地最终演替至顶极阶段主要由_                         (写出两种影响因素)等环境条件决定。在整个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 

              (3)退耕初期1~15年间,物种多样性指数呈上升趋势;退耕15~20年内,物种多样性指数下降,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某地因采矿导致地表下沉,成为无法利用的荒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关部门因地制宜,通过引水等措施,将该地改造成湿地生态公园,一些生物陆续迁入,并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生物群落。下图是该公园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公园生物群落的变化属于________演替。

              (2)图中昆虫与杂食性鱼类之间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

              (3)在黑斑蛙的繁殖季节,雄蛙通过叫声这种_________信息求偶;雌蛙通常在近岸水深10~30 cm的草丛间产卵,可采用________法了解该蛙卵块的密度。

              (4)因该水域有些渗漏,补水时曾不慎引入含除草剂的水,导致一些水草死亡。水草腐烂后,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中最先快速增殖的是____________。

              (5)图中既含有初级消费者,又含有次级消费者的生物类群有_______________。

            • 3.

              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简化实例是( )

              A.废弃耕地上杂草丛生        
              B.山区植被遭到破坏后造成水土流失

              C.豆科植物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并从根瘤菌获得含氮养料

              D.食草动物数量增加,导致植物数量减少,从而引起食草动物数量增长受到抑制
            • 4.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种群内个体数以稳定速度增加的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B.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C.群落只有遭受了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才会出现演替现象
              D.阳光、空气、水、土壤和所有生物构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 5.

              请回答下列有关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问题:

                  (1)该森林中自下而上分别有草本植物、灌木、乔木等,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由于一场大火造成该森林损毁,随后该处进行的演替属于________演替。

                  (2)欲调查该森林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常采用________法。该森林中有一种稀有的结浆果树种,在果实成熟过程中颜色由绿变紫,可吸引鸟类采食,使种子得以传播,这属于生态系统信息种类中的________信息。

                  (3)在该森林中,当害虫数量增多时,由于食物丰富食虫鸟类数量也会增多,这样,害虫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该实例体现了生态系统存在着______________机制。

                  (4)下表为该森林生态系统中能量在食虫鸟种群中的流动情况:

              项目

              摄入的能量

              呼吸消耗的能量

              以有机物形式储存的能量

              能量(×103 kJ)

              32

              12

              8

                  用于食虫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占同化量的________。以有机物形式储存的能量的主要去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植物几乎完全依靠营养繁殖的陆地群落类型是(  )
              A.荒漠
              B.草原
              C.苔原
              D.北方针叶林
            • 7.

              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和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如图为某地5年内主要植物种类及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此地将持续呈“J”型增长
              B.2002年巢菜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稳定型
              C.5年内群落进行次生演替且植物丰富度呈不断增大趋势
              D.5年内狗牙根的数量不断减少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竞争有关
            • 8.

              太湖水质污染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困扰,为高效实现“养鱼抑藻”这一目标,科研部门作了多项相关研究。请就提供的科研资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1) 下图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对藻类种群数量的影响的研究结果,以便为养鱼户提供恰当的指导。鱼鳞藻、脆杆藻为藻类植物,是鱼的优良饵料,微囊藻属于蓝藻,其产生的毒素污染水体。


              ① 对如何养好鱼,民间有“养鱼先养水”的说法,由图分析可知,当水体营养化程度处于____时,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② 绿色能源工程可以利用蓝藻来制作生物柴油,这一研究成果表明,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价值。 

              ③ 将湖水培养液稀释100倍,采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 mm×1 mm×0.1 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三类藻细胞分布如图(图示25个中格),则培养液中微囊藻细胞的密度是____个·mL-1。 

              (2) 研究表明,传统渔业只重视水草→草食性鱼这一条食物链,放养的草食性鱼高强度的摄食使水草量急剧下降,最终会导致草型湖泊变为藻型湖泊,这个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为了使太湖渔业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应根据生态工程的____原理,增加湖泊中的生物种类,调整食物链(网)结构。 

              (3) 科研人员针对太湖底栖动物中的优势种椭圆萝卜螺的能量收支进行了相应研究,结果如下表。

              动物名称

              能量/kJ·m-2·a-1

              摄入食物中所

              含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

              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

              失的能量

              粪便中

              的能量

              椭圆萝卜螺

              516

              15

              231

              270

              ① 椭圆萝卜螺同化的能量为____kJ·m-2·a-1。 

              ② 椭圆萝卜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中包含了机体在摄食、消化、吸收等过程中引起的热能散失。科研人员在测定这部分能量时,首先将实验螺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48 h的饥饿处理,然后取相同的棕色瓶分别标号,进行如表所示处理,密闭后置于光下。(“+”代表放入,“-”表示不放入)为了排除水生植物对水中溶解氧的影响,需另设置一组对照,对照组的处理应包括____(选填表中实验处理的序号)。实验3 h,待A瓶中的螺饱食后再测定各瓶溶氧量,可得椭圆萝卜螺在饱食和饥饿状态下的代谢率。然后科研人员除去A瓶中的水生植物,给A、B瓶更换预处理湖水,每隔3 h测定一次溶氧量并计算代谢率,直到A、B两瓶椭圆萝卜螺的代谢率____时终止。通过计算得出机体在摄食、消化、吸收等过程中所散失的能量值。 


            • 9.

              下列有关群落空间结构和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
              B.群落的垂直结构利于群落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
              C.农田弃耕后一定会演替为森林
              D.人类可能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 10.

              我国东部沿海某海滩湿地是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滩护堤,互花米草被引人该湿地。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互花米草在引种后。初期几乎为“J’,型增长,除了自身繁殖力强和对土壤质地要求不高外,原因还有_________。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植被类型比较单一,但底栖物种的丰富度却比较大,其中一条食物链为:浮游植物→沙蚕→鳗鱼,正常情况下测算发现,沙蚕种群每年的同化量远小于浮游植物每年同化量的10%,分析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的建立也使原有植物种群不断缩小甚至消失,这种“此消彼长”的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演替。上述过程已经威胁到该区域中原有的部分珍贵鸟类,请从群落中动植物的关系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两个方面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