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果园可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进行管理:
              (1)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可控制果园害虫种群密度,如用性信息素(E)-2-壬烯醇捕害虫丽金龟,可破坏其种群 ______ .
              (2)科研人员对板栗园内的栗廋蜂和长尾小蜂的数量进行了连续5年的监测,结果见图,据此判断这两个物种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
              (3)每年输入果树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一部分储存于果树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其余能量的去处是 ______ 、 ______ .
              (4)如果不对果树土壤进行管理,果树林下将会出现从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到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再到草本与灌木混生等阶段的演替.在草本与灌木混生阶段,果园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 ______ .
            • 2. 查干湖位于吉林省西部松花江畔,在20世纪50~60年代湖水面积很大,70年代末期逐渐缩小趋于干涸.为改善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引松花江水入湖,给查干湖注入了新的生命.回答下列问题:
              (1)查干湖生态环境恢复过程中,发生的演替类型属于______;生态环境的恢复,使当地旅游业得到空前发展,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
              (2)查干湖的浮游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该湖泊中的鱼类,由于食物种类和栖息场所的不同分布于不同水层,这属于群落的______结构.
              (3)当湖泊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______很快消除污染,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______.
              (4)在查干湖的早期恢复过程中,要向湖中投放现成的有机物质,防止该生态系统崩溃,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
            • 3.

              请仔细阅读以下事例,利用所学的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案例一:贵州某地区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54年这28.7%,1974年为17.8%,1984年仅为8.35%,由于人类们的破坏及不会理砍伐,导致许多珍贵树种濒临灭绝,更多阴生珍贵药材已经绝迹

                 案例二:目前云南昆明滇池中水葫芦、疯狂扩散,覆盖水面,遮住阳光,耗去水中大量氧气,导致许多鱼类死亡,加之蓝藻大量繁殖,导致滇池水质恶化,发黑发臭。

                 案例三: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贵州山区石漠化非常严重,水土大量流失,每年都会带来许多次生灾害,如泥石流等,老百姓的贫困现象突出。

              (1)以上案例可以说明人类的哪些活动能导致现有群落的破坏而引起群落的演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外来物种对本地物种带来哪些危害,外来物种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事例说明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

              (4)水葫芦与其他水生植物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生活在滇池中的所有生物构成________,其中全部的水葫芦构成一个________。通过上述例子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

            • 4.

              植被恢复是遏制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关键因素和有效途径。选取黄土高原丘陵区退耕地,用样方法调查研究不同退耕时间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退耕时

              间(年)

              1

              5

              10

              15

              20

              25

              30

              35

              物种多样

              性指数

              1.41

              1.75

              2.46

              3.04

              1.36

              1.27

              1.18

              1.36


              (1)调查该退耕地植物________情况,可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具有这种特征的意义:一是_               ; 二是为动物创造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2)退耕地最终演替至顶极阶段主要由_                         (写出两种影响因素)等环境条件决定。在整个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 

              (3)退耕初期1~15年间,物种多样性指数呈上升趋势;退耕15~20年内,物种多样性指数下降,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太湖水质污染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困扰,为高效实现“养鱼抑藻”这一目标,科研部门作了多项相关研究。请就提供的科研资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1) 下图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对藻类种群数量的影响的研究结果,以便为养鱼户提供恰当的指导。鱼鳞藻、脆杆藻为藻类植物,是鱼的优良饵料,微囊藻属于蓝藻,其产生的毒素污染水体。


              ① 对如何养好鱼,民间有“养鱼先养水”的说法,由图分析可知,当水体营养化程度处于____时,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② 绿色能源工程可以利用蓝藻来制作生物柴油,这一研究成果表明,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价值。 

              ③ 将湖水培养液稀释100倍,采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 mm×1 mm×0.1 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三类藻细胞分布如图(图示25个中格),则培养液中微囊藻细胞的密度是____个·mL-1。 

              (2) 研究表明,传统渔业只重视水草→草食性鱼这一条食物链,放养的草食性鱼高强度的摄食使水草量急剧下降,最终会导致草型湖泊变为藻型湖泊,这个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为了使太湖渔业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应根据生态工程的____原理,增加湖泊中的生物种类,调整食物链(网)结构。 

              (3) 科研人员针对太湖底栖动物中的优势种椭圆萝卜螺的能量收支进行了相应研究,结果如下表。

              动物名称

              能量/kJ·m-2·a-1

              摄入食物中所

              含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

              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

              失的能量

              粪便中

              的能量

              椭圆萝卜螺

              516

              15

              231

              270

              ① 椭圆萝卜螺同化的能量为____kJ·m-2·a-1。 

              ② 椭圆萝卜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中包含了机体在摄食、消化、吸收等过程中引起的热能散失。科研人员在测定这部分能量时,首先将实验螺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48 h的饥饿处理,然后取相同的棕色瓶分别标号,进行如表所示处理,密闭后置于光下。(“+”代表放入,“-”表示不放入)为了排除水生植物对水中溶解氧的影响,需另设置一组对照,对照组的处理应包括____(选填表中实验处理的序号)。实验3 h,待A瓶中的螺饱食后再测定各瓶溶氧量,可得椭圆萝卜螺在饱食和饥饿状态下的代谢率。然后科研人员除去A瓶中的水生植物,给A、B瓶更换预处理湖水,每隔3 h测定一次溶氧量并计算代谢率,直到A、B两瓶椭圆萝卜螺的代谢率____时终止。通过计算得出机体在摄食、消化、吸收等过程中所散失的能量值。 


            • 6.

              图表示生态系统部分物质的循环,A、B、C、D构成群落,a – i表示物质循环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此图为碳循环过程,则a过程是                    ,碳在生物群落内以              形式进行传递,

              该过程包括                           (填字母)

                (2)图中的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食”与“被食”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3)若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        价值。

                (4)若进行上述物质循环的自然生态系统被开发成为农田生态系统,则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            。若农作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kJ,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            kJ

            • 7.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 我国南方某地环保部门向遭受严重污染的某湖中引入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和螺蛳等底栖动物来修复该生态系统。图1为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的部分生物的营养关系,图2表示另一部分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

              图1图2


              ①在修复该生态系统时要控制污水流入的速率,除了有利于有机污染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植物对无机盐的充分吸收,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____。 

              ②当图1中的螺蛳数量增加时,草鱼和罗非鱼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螺蛳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是生物群落内部________的结果。 

              ③当图1中苦草等沉水植物大量繁殖后,部分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下降,大型底栖动物的数量有所增加,这是在____水平上研究的结果。沉水植物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吸引浮游动物栖息在其叶表面,从而抚育出高密度的浮游动物。浮游动物能够大量捕食浮游藻类,也间接地控制了藻类的数量。这体现出信息传递的作用是能调节生物的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④若图2中E所处的营养级含有的能量为7.5×109 kJ,B的能量为1.2×108 kJ,D的能量为1.8×108 kJ,则A的能量最多为____,此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特点。 

              (2) 某研究小组对某草地生态系统进行深入调查,获得调查数据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 某草地生态系统物种数调查结果/(个·m-2)

                   物种

              数目

              样方     

              A

              B

              C

              D

              E

              F

              G

              H

              I

              J

              1

              0

              2

              2

              0

              6

              3

              0

              4

              10

              0

              2

              6

              4

              0

              3

              0

              0

              5

              3

              0

              8

              3

              3

              0

              2

              6

              8

              4

              6

              5

              12

              6

              4

              5

              2

              0

              6

              4

              0

              8

              0

              8

              10

              5

              2

              0

              4

              5

              0

              3

              0

              6

              9

              10


              不同物种A~J之间的形态结构差异属于____多样性,而样方1中B物种的两个个体之间的差异属于基因多样性。这些多样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____________引起的,样方1与样方2的差异是由__________引起的。 

            • 8. 将某稻田等分为互不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上水稻苗(28株/m2)和3种杂草(均为1株/m2),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取食水生植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如图所示。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用样方法调查水花生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______。
              (2)稻田的福寿螺和鸭舌草之间构成______关系。
              (3)实验期间,中密度处理小区福寿螺种群的出生率______死亡率,高密度处理小区的水花生种群数量呈______型增长。
              (4)若实验结束后停止人工管理,低密度处理小区将经历______演替,时间足够长,最可能演替为以______为主的水生植物群落。
            • 9. 某地区由于人们过度的垦荒,很多地方出现石漠化,在雨水的冲刷下,石头上薄薄的土壤流失掉,只剩下了寸草不生的石头。人类活动停止许多年后,石漠化地区又逐渐长出了一些植被。请冋答下列相关问题:
              (1)某研究小组对石漠化过程中植被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植被退化的趋势依次为:次生乔林→乔灌林→灌木林或藤刺灌丛→稀灌草坡或草坡→稀疏灌草丛。在石漠化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渐______。该研究小组研究石漠化过程中植被特征的变化是在______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査该地区某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对于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如何统计?______。
              (2)题干信息可以说明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该地区的有些地方受到人类干扰后,没有出现石漠化,而是保持原状,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稳定性。
              (3)人类活动停止后,在石漠化地区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演替,判断依据是______。
            • 10. 云杉林是我国西南林区的主要地带性森林植被之一,研究人员调查发现某地云杉林采伐迹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为:采伐迹地→杂草群落→小叶树种阶段→云杉定居阶段→云杉林.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对小叶树种阶段A、B、C三种不同植物种群的年龄组成进行统计,结果分别为增长型、增长型和衰退型,依据该结果,不能判断出在小叶树种阶段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原因是______.
              (2)为了加快采伐迹地上云杉林的植被恢复,研究人员用______调查了云杉的种群密度,系统分析云杉在自然条件下,不同发育阶段的死亡数量和致死原因,明确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关键因素,并根据最直接因素-______的数据预估下一代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3)该地区云杉采伐迹地上发生的演替类型为______,由此说明人类的活动可以影响______.在群落演替复生中,云杉定居阶段与杂草群落阶段相比,其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及______等生态功能增强,使其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4)云杉是我国的珍贵树种,其木材为白色,纹理通直,材质坚实,是优良的建筑材料、纸浆材料和家具材料,这体现了其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