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是某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中同时占有两个营养级的动物是___       _____和蛇;蜘蛛处于第__  ___营养级。

              (2)蜘蛛和青蛙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该食物网中,能量从青蛙流到蛇的最大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

              (4)生态系统的三在功能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_______________。该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__________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5)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了图中所示生物外,还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及______________。

            • 2.

              下图是处于稳定状态的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图中食物网有______条食物链,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草→鼠→蛇→鹰”食物链中,鹰是________级消费者。

              (2)鹰和狐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的三在功能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_______________。该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__________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4)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了图中所示生物外,还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及_______________。

            • 3.
              输入每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生物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生物体的有机物中,一部分随着遗体残骸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另一部分则被下一营养级生物摄入体内,流入下一营养级。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______。除了图中所示,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还有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同时,伴随着__________。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联系。

              (3)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原因有: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 4. (8分)如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图中a〜e代表过程,A〜C代表能量。)请据图回答:

               

                              甲                                                乙

              (1)无机环境中的碳元素进人草原生态系统的途径是                     (填生理过程名称)(2分),该生态系统共有食物链_________条。

              (2)为控制草原鼠害,对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査,调查鼠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________。

              人们通过使用农药等措施防止草原鼠害的发生,短时间内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一段时间后出现了草原沙化的现象,这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              

              (3)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这说明信息传递的功能之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的A表示                ,B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32. (8分)某草原食物链草→兔→狐中能量流动关系如下表,单位是J/(hm2·a)。 


              (1)能量从兔传递到狐的效率是________ 。 

              (2)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兔种群密度。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取样时应注意__________。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标记50只兔,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_____只/hm2。野兔天性警觉,经捕获后难以再次捕获,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比真实值_______。(偏大,不变,减小) 

              (3)能量沿食物链草→兔→狐流动时逐级递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狐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起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狐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_ ;若草的种类减少,则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将____________ 。

            • 6. (12)下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图乙和图丙表示野兔和灰鼠从不同牧草中获取食物比例在进化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图丙

              (1)图甲中鹰属于                       级消费者,调查草原中某种牧草的种群密度常用方法是                       

              (2)当因气候原因出现蝗灾时,鹰的数量将               ,主要原因是                       

              (3)野兔和灰鼠的种间关系为                       ,根据图乙和图丙分析这种关系在进化过程中                       (填“变强”、“不变”或“变弱”),两种生物中对环境适应能力越来越弱的是                       

              (4)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作为                       信息提示野兔可以进行采食,可见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能够通过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7.

              下图为某人工鱼塘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河蚌和水蚤的关系为________

              (2)人工鱼塘生态系统在示意图中缺少________成分。

              (3)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因此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的特点。如果图中小球藻能提供10 000 kJ的能量,那么乌鳢占据的营养级能得到的最高能量值为________kJ。

              (4)某个季节,由于光照减弱,导致鲢鱼向上层转移。此现象表明,环境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________(填“垂直”或“水平”)结构发生改变。

              (5)乌鳢与鲢鱼能根据对方的行为信息特征作出反应,说明信息能够调节生物________,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8.

              羊草是内蒙草原上的一种优质牧草。图甲表示羊草叶肉细胞在强光照及胞内O2/CO2值增大时,叶肉细胞吸收O2并释放CO2,此过程称为“光呼吸”,用以区别发生在线粒体中的呼吸作用(暗呼吸)。图乙是羊草种群能量流动过程的框图模型。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C3→C5的过程称为________,需要多种酶及光反应提供________。

              (2)图甲中C5→C3有两个生理过程,一是________,一是________。研究表明,光呼吸使光合效率降低了30%,分析C5→C3的途径,理论上可通过________提高光合效率。

              (3)在干旱初期,由于气孔导度下降(开始关闭),光呼吸增强的原因是________;当光反应转换的能量超过暗反应需要时会伤害细胞,光呼吸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原因是________。

              (4)长期干旱易导致蝗害的发生,持续控制蝗害最理想的措施是________,在蝗害大面积发生地点,应急防治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

              (5)羊草种群同化的总能量是________kcal/m2d,其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________kcal/m2d。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