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下是生物与环境中相关知识的概念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A→B→C
              (1)若该模型表示群落演替,A为弃耕的农田阶段,C为森林阶段,这属于群落的    演替.在此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会不断变化,丰富度是指    
              (2)若该模型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B表示食草动物,则其粪便中的能量属于    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该部分能量最终以    的形式散失.
              (3)若该模型表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表示生物群落,A、C表示大气中的CO2库,则完  成AB过程的生理作用是    ,根据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能完成BC过程的生物包括    
              (4)若该模型表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A表示光照时间缩短,B表示鸡,C表示性成熟推迟,这说明    离不开信息传递.
            • 2. 某科学家在一呈带状分布的荒岛上发现了一种乔木A.岛上的一种蜗牛取食乔木A的落叶,一种猕猴喜欢取食该乔木的嫩叶,但嫩叶中的一种苦涩物质使猕猴不能一次过多取食.在种群密度的调查中,获得了下表数据,并根据其年龄结构得知目前种群较稳定.请根据上述信息及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样方编号123456
              乔木A株数254436
              (1)调查乔木A的种群密度,最佳的取样方法应是    ,下列样方大小的设置,最佳的应是    
              A.1m2   B.100m2     C.10000m2
              (2)根据上表数据,乔木A的种群密度约为    株/样方(保留一位小数).
              (3)根据题干信息,该群落中的蜗牛与猕猴在垂直方向的分布具有明显的 现象.
              (4)乔木A与猕猴之间存在的信息传递对于各自种群的意义在于    
              (5)若要对该乔木进行保护,最好的保护措施是    
              A.易地保护   B.就地保护.
            • 3. 某研究小组对常规单作棉田和豆间棉田(棉花与绿豆间作)内所有害虫、捕食性天敌的种群密度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捕食性瓢虫的控害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见表:
              类型田摄入量(kJ/(m2•a))占捕食性天敌的总量(%)对棉蚜控害功能系数(%)对多有害虫控害功能系数(%)
              常规单作棉田60.4238.0412.857.98
              豆间棉田26.4528.915.072.39
              (注)控害功能系数=捕食性天敌的摄入量/害虫净生产力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棉田内棉蚜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    ;就豆间棉田分析,其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主要体现为    ,两种作物间作的好处是    
              (2)棉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以吸收棉花汁液为食.棉蚜与棉花之间的关系是    ;棉花被蚜虫取食后,能放出特殊气体吸引棉蚜的天敌,这种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功能,说明该功能具有    的作用.
              (3)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捕食性瓢虫对    棉田的控害效果较好;两种棉田中    的害虫净生产力较高;捕食性瓢虫对棉蚜的控害功能系数高于对所有害虫的控害功能系数,原因可能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