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请据图回答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

                (1)图甲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指向A的箭头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表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流经③过程的能量属于____________(生物)的同化量的一部分。

                (3)图乙所在的生态系统中,草属于第一营养级,它的能量除了未利用的一部分和分解者分解利用之外,其他的流向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

                (4)在图乙中,草为兔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同样也可以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些信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图乙所示生态系统在引入鹰之后,兔的数量短期内发生变化后并最终达到平衡,这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_________能力。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__________(填“抵抗力”或“恢复力”)稳定性更高。

                (6)下表是某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含第一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单位:J/(hm2·a)]

              营养级

              同化量

              未被利用量

              分解者分解量

              呼吸释放量

              A

              2.48×1011

              2.00×109

              1.20×1010

              3.60×1010

              B

              2.40×107

              6.00×105

              4.00×105

              2.30×107

              C

              7.50×108

              2.40×107

              6.00×106

              7.16×108

                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 2.

              人工生态系统可以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为人类服务。图甲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是在农田生态系统害虫防治中,害虫种群密度变化情况示意图(经济阈值是指害虫种群密度影响农田经济效益的最低值),在A、B、C、D、E点进行了农药防治或引入了天敌进行生物防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淡水虾与植食性鱼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图甲中所含成分不能构成生物群落,原因是____________。

              (2)若水绵固定的总能量是1 000 kJ,则肉食性鱼的同化量最多增加________kJ。为了保证该鱼塘的有机物输出量,需要大量投放饵料,则流经该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捕鱼时要控制网眼大小,只捕捉较大的鱼,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分析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在A、B、C、D、E点进行的防治中,最可能是生物防治的是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某淡水湖泊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该生态系统中的浮游藻类属于____,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____和____。 

              (2) 鳡鱼、翘嘴鲌、蒙古鲌等处于第____营养级。 

              (3) 由于食性不同,湖泊中的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在群落的空间结构中称为_______。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 

              (4)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人们为了更好地利用该湖泊的能量,可通过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下图是某稻田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 河蟹与水稻害虫的种间关系是______,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养殖河蟹的意义在于调整能量流动关系,_。 

              (2) 养殖河蟹前,稻田生态系统的____稳定性较低,原因是_。 

              (3) 若养殖河蟹后食物网中其他生物的原捕食关系没有改变,则稻田中新增加的食物链有____条。河蟹感染某种病菌大量死亡,则水稻的产量会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4) 稻螟和稻飞虱等蛾虫被蛛网粘住后,引起蛛网振动,从而被蜘蛛捕食,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

              作用是______。 

            • 5.

              如图为某海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结合图示和相关生态系统的知识回答:

              (1)该食物网中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该食物网的生物中属于三级消费者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食物网中,如果对__________过度利用,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大。若罗斯海豹大量被捕杀,则虎鲸、蓝鲸和阿德利企鹅短期内的数量变动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减少”“增加”或“基本不变”)。

              (3)帝企鹅和罗斯海豹不会获得枪乌贼同化的全部能量,从能量传递的角度来看,枪乌贼同化的能量较大一部分用于______________。该图中没有体现出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食物网中既存在捕食又存在竞争关系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片海域的鱼占据不同的水层,体现出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形成这种结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5)在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信息传递非常重要,如莴苣的种子必须接受一定波长的光照才能萌发,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

            • 6.

              某地因采矿导致地表下沉,成为无法利用的荒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关部门因地制宜,通过引水等措施,将该地改造成湿地生态公园,一些生物陆续迁入,并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生物群落。下图是该公园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公园生物群落的变化属于________演替。

              (2)图中昆虫与杂食性鱼类之间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

              (3)在黑斑蛙的繁殖季节,雄蛙通过叫声这种_________信息求偶;雌蛙通常在近岸水深10~30 cm的草丛间产卵,可采用________法了解该蛙卵块的密度。

              (4)因该水域有些渗漏,补水时曾不慎引入含除草剂的水,导致一些水草死亡。水草腐烂后,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中最先快速增殖的是____________。

              (5)图中既含有初级消费者,又含有次级消费者的生物类群有_______________。

            • 7.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灌草丛带中的几种生物种群及其获得的能量值,请据图分析:


              (1)图中共有_______条食物链,沙氏变色蜥在食物网中所处的营养级为____________________。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若字母代表能量值,则b、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图中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樟毛等植物呼吸消耗的能量________(包含/不包含)在a中。

              (3)该生态系统中的某些植物的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信息,才能萌发生长。该过程中特定波长的光属于______信息,这一现象说明信息传递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地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还将不断改变,这一过程属于          ___________演替,该过程中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稳定性逐步提高.

            • 8.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其中A、B、C、D构成群落,①②③④⑤⑥代表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及营养结构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2)图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食与被食”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参与过程⑤的生物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其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上述生态系统代表农田生态系统,则在其被弃耕后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若农作物所固定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总量为akJ,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能获得的能量为________ kJ。

              (5)分析图,用箭头、文字、字母完成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

            • 9.

              如图所示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增长曲线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种群是构成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也是繁殖和_________的基本单位。如果种群生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种群数量是按a曲线增长,但实际上,在自然环境中________和________都是有限的。

              (2)种群数量增长按b曲线方式增长,最多达到K点为止,此时种群增长速率为_____。K值也称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是指___________。

              (3)将种群数量绘制成以上曲线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构建_________模型。

              (4)某高原鼠兔感受到赤狐粪、尿的气味,会有躲到洞穴中的行为,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 10.

              图甲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图乙是该系统中的碳循环模式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还缺少的生态系统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若浮游动物和鲢鱼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图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雌雄个体间,到了繁殖季节会经常进行信息交流,其作用是_______。

              (4)图乙中,碳以__________的形式在A和D之间循环,以__________的形式在B、C、D之间流动。

              (5)该池塘由于过度富营养化造成水体发绿发臭,生物大量死亡,经过治理后又慢慢恢复,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演替。

              (6)如果甲、乙、丙是经济性鱼类,丁是鱼塘中不慎混入的少量肉食性鱼,在人工养殖中,要及时清除鱼塘中的丁,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