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滹沱河湿地生活着许多种类的生物,其中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如下。

              (1)该食物网中的生物____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群落,原因是________。

              (2)若鲢鱼和鲫鱼的同化量分别为M、N,鲶鱼摄入体内的能量为P,粪便中的能量是30%P,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0%P,则前一营养级和鲶鱼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

              (3)该湿地中荷花、芦苇等挺出水面,睡莲、浮萍等浮于水面,金鱼藻等则沉于水中。群落中这种植物的分层现象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________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4)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通过物质循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相互联系。

            • 2.

              下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该食物网中蛇占第           营养级,图中昆虫粪便中的能量属于         同化的能量。

                (2)对于该农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而言,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包括                           。  

                (3)如果大量捕蛇,鼠种群的K值会          ,会引起农作物产量        (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

                (4)在研究该农田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常采用               法进行采集、调查。

                (5)该生态系统的全部生物构成了           。当植物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采食的信息,该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3.

              某池塘生态系统中主要有浮游藻类、螺(捕食藻类)和鲤鱼(主要捕食螺)等生物,并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由于食性不同,池塘中螺、鲤鱼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________,其意义是________.

              (2)鲤鱼和螺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三个功能是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还应有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该成分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________.

              (4)若去除鲤鱼后,浮游藻类生物的生物量会________.

            • 4.

              图甲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请据图回答: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图甲中兔和狼之间有明显的种间关系是               。图甲中共有                条食物链。

              (2)假如狐的食物1/2来自鸟,1/8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80kJ,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消耗植物的能量是                 kJ。

              (3)图甲中的狐狸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第                  营养级。

              (4)图乙中B和D之间碳的流动形式是                  

              (5)图甲中兔子和狐狸之间的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                 的作用。

            • 5.

              某矿区废弃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植物

              田鼠

              固定的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11

              1.05×109

              7.5Q×108

              7.15×108

              2.44×107

              2.25×107

              2.18×107

              (1)此荒地多年前曾发生过火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该生物群落________演替过程的真实写照,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良好的植被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2)若要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__法。在2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0只,则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填“偏小”、“偏大”)。

              (3)能量沿植物→田鼠→鼬的流动是单向的原因是________,逐级递减的能量主要是通过呼吸作用以________的形式离开生态系统。据表可知,能量从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

              (4)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调节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生态学家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生态特征十分相似的甲、乙两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将两种植物按照不同比例混合播种,对收获的种子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不同种植比率下收获种子的比率,结果如表。

              种植比率(甲/乙)

              0.25

              0.67

              1.50

              4.00

              收获种子比率(甲/乙)

              0.37

              1.45

              2.06

              8.08

                 若按照0.25的种植比率种植,以后每年将获得的全部种子再混种下去,这样连续种植10年,两种植物最可能的结果是________(填“甲占优势”、“乙占优势”、“甲、乙比率一样”)。以上也表明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进行。

            • 6.

              资源开采过度,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由此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现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最紧迫、最艰巨的任务。如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优良牧草与杂草、毒草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2)无机环境中的碳以         形式进入该群落,在该食物网中若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则鹰每增加a千焦能量,至少需要草提供能量        千焦。

              (3)狐能够依据松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松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狐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表明信息还能够                                          

              (4)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的种群密度时,由于鼠对捕鼠器有记忆,重捕获的机会减少,则所得数据比实际结果     

            • 7.

              下图(一)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的种间关系有                。各种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有                                 等功能。

              (2)由于食性不同,鱼塘中鱼类、贝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         ,意义是                              

              (3)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贝类后,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如图(二)所示。B表示               ,贝类养殖业中一般需要提髙食物的利用率即              的比值(用字母和文字表示)。

            • 8. (8分)如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图中a〜e代表过程,A〜C代表能量。)请据图回答:

               

                              甲                                                乙

              (1)无机环境中的碳元素进人草原生态系统的途径是                     (填生理过程名称)(2分),该生态系统共有食物链_________条。

              (2)为控制草原鼠害,对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査,调查鼠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________。

              人们通过使用农药等措施防止草原鼠害的发生,短时间内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一段时间后出现了草原沙化的现象,这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              

              (3)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这说明信息传递的功能之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的A表示                ,B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B、C、D是乙中的四种生物。

              (1)丙代表          ,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主要是通过          的______作用完成的。
              (2)写出图中存在的食物网:                             
              (3)A与B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除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外,还有             等方式。
              (4)           调节是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5)碳在甲、乙、丙之间主要是以                的形式进行传递的。

            • 10.

               

              (8分) 某湿地生态系统主要由滩涂、藻类、浮游动物、红树林等部分组成,兴趣小组对该生态系统进行了调研。请回答相关问题。


              (1)在对滩涂沙土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研究时,常用_____________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该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决定这种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根据调查到的生物类群绘制出碳循环图解,如图。

              ①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C、D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图中为异养生物的是_____________ (用图中字母表示)。

              ③ 信息传播广泛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图中E可以根据F散发的气味去追踪捕食F,由此可以说明信息能够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B每增加 1kg,至少要消耗D______kg,B粪便中的能量是_________(填“B”或“E”)同化的能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