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a~d代表过程,A~C代表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草原向森林演替,则这一过程中,生产者吸收的CO2量将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生态系统的______稳定性逐渐增强。

              (2)图甲中碳元素从无机环境进入草原群落的途径是________(填字母)。图乙中的A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草原生态系统中,放养的牲畜过少就不能充分利用牧草提供的能量;放养牲畜过多则会造成草场退化、畜产品产量下降,为保证畜产品的持续高产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一浅水湖泊由于过度捕捞导致鲈鱼(主要捕食鱼类)濒临绝迹,此时湖中主要有浮游藻类、沉水植物、螺(捕食藻类)和鲤鱼(主要捕食螺)等生物。在保留或去除鲤鱼的条件下,分别测定浮游藻类和沉水植物的生物量(干重),见下图。

              (1)浮游藻类和沉水植物分别生长在湖泊表层和下层,这是群落________结构的体现,藻类大量繁殖会降低湖泊下层光照强度,藻类与沉水植物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还应有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该成分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________。

              (3)上图中曲线________(填字母)代表去除鲤鱼后,浮游藻类生物量的变化;保留鲤鱼的水域中,沉水植物的生物量变化曲线为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

              (4)沉水植物对净化水体起重要作用,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考虑,可采取________的措施来增加沉水植物的种群密度。该措施实施后,湖泊中各生物的种群数量在较长时期内能保持动态平衡,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________。

            • 3.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田弃耕后,在自然状态下首先很快就会长满小灌木,成为灌木丛
              B.群落若不遭受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就不会出现演替现象
              C.同等强度干扰下,生态系统恢复速度:沙漠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
              D.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群落结构逐渐复杂,植被光能利用率提高,但能量传递效率保持相对稳定
            • 4.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请结合生态工程相关知识 ,分析回答下面问题:

              (1)海绵城市可看作生命系统中的________层次。该层次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功能。海绵城市的构建,能形成绿色的生态基础设施,对提高城市的________能力也大有禆益。

              (2)建设海绵城市的一个通常做法是做到雨水回收利用,这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________________原理;城市蓄水池内不仅安装了现代化的雨水净化系统,还种植了许多水生植被辅助净化,这些植物的引种须遵循________________原理;建设海绵城市的目的之一是“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体现了________原理。

            • 5.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生态系统,水体中有藻类植物、水蚤、鲤鱼、腐生细菌等,水蚤以藻类植物为食,鲤鱼以水蚤和藻类植物为食。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

              (1)要维持图1所示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一定要将装置放在适宜温度和有光照的地方。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但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有水平,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能力,其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的丁代表的生物对应图1中的________________,乙和丙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

                (3)图2中漏画了一个箭头,该箭头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格式“××→××”表示)。

                (4)若藻类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2.0×108kJ,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按10%,据此条件能否算出鲤鱼所获得的能量?_______________。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7分)如图为某条小河流从高山湖泊进入大河的示意图及A处水域浮游植物在一年内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其中食品工厂会向河流排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高山、河流、村庄在生物种类上的差异属于群落空间结构中的   结构,其中河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是         
              (2)食品工厂向河流排污,导致鱼类因为缺少    而大量死亡,使水体变浑浊,但是村庄附近的河流又保持清澈见底,这依赖于该河流的    能力。
              (3)根据图示推测,A处1~2月份无机盐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12月份限制浮游植物繁殖的主要因素是         
              (4)调查表明,近年来高山冰川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加速了碳循环的哪一个环节?
                                                     
            • 7.

              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在其适生地能攀援、缠绕于乔灌木,重压于其冠层顶部,阻碍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继而导致附主死亡。因此,薇甘菊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有害植物之一。科研人员研究了薇甘菊不同入侵程度对深圳湾红树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有机碳储量/(t·hm-2)

              未入侵区域

              轻度入侵区域

              重度入侵区域

              植被碳库

              51.85

              50.86

              43.54

              凋落物碳库

              2.01

              3.52

              5.42

              土壤碳库

              16l.87

              143.18

              117.74

              总计

              215.73

              197.26

              166.70


              (1) 调查薇甘菊种群密度的方法是____。薇甘菊与附主植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 

              (2) “植被碳库”中碳主要以____形式存在,这些碳的主要去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与薇甘菊未入侵区域相比,薇甘菊重度入侵区域的总有机碳储量减少了____%。 

              (4) 随着薇甘菊入侵程度的加剧,凋落物碳储量显著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土壤碳储量减少是因为薇甘菊根系较多且密集,增加土壤孔隙度,有利于_。 

            • 8.

              某生态学家对某水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情况进行调查后,得到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和表中的能量数据,请分析回答:




              (1)双翅目幼虫和太阳鱼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

              (2)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

              (3)如果去除该生态系统中的浮游动物和双翅目幼虫,则鲈鱼的产量将_________,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将__________。

              (4)该地区为了发展经济,开办了一个采矿场,水体、土壤和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采矿产生的混浊黏土水被排放到该水生生态系统中。经检测发现,水体中的含氧量大幅度下降。分析其原因是水体变浑浊导致浮游植物的_______________强度降低造成的。

            • 9.

              下图表示某河流随生活污水的流入,其溶解氧量(DO)、生物耗氧量(BOD)、无机物(富含N、P)的浓度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地有机物浓度低于乙地
              B.生活污水对无机物(N、P)的浓度变化无影响
              C.在甲、乙两地间,DO值的增加是因为水体的稀释使植物数量增加的结果
              D.湖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将大量繁殖
            • 10. 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问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一猎物模型,如图甲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图乙为相应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图所示模型能解释捕食者和猎物的种群数量均能维持相对稳定
              B.甲图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
              C.甲图中①②③④种群数量变化与乙图中abcd依次对应
              D.乙图中P为猎物的种群数量,H为捕食者的种群数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