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图甲表示某自然保护区的能量流动过程[单位为103kJ/(m2·y)],A、B、C、D 代表不同类型的生物,每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都被分为E1、E2两部分。图乙表示某一种野生动物的数量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C代表________,E2散失到环境中的形式是_________。

              (2)E1代表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保证各营养级能量的需求,随着营养级升高,人为输入的有机物应该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图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保留小数后一位)。(4)图乙中③属于___________(生物)的同化量的一部分。

              (5)在右上图的食物链中,草为兔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同样也可以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去躲避猎捕,说明了信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6)正常情况下,草、兔、狼的数量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这是通过__________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7)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图乙所代表)兔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 2. (8分)某地建设了以沼气池为核心的生产自净农业生态系统,图1是该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图2是沼气池的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该生态系统是根据生态系统的原理来设计的。与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能减轻环境污染的原因有。

              (2)图1中的生产者有。维持该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态,的作用最为关键。

              (3)图2中进料口下端开口位于沼液层的目的是。沼气池中的腐生细菌、真菌的作用是。

              (4)独立的沼气池能、不能)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理由是。

            • 3. (10分、每空1分)Ⅰ.下图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流经图甲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填字母),蚕同化的能量D=___________(填字母),一般情况下D/A的比值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蚕沙中所含的能量属于第___________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2)蚕粪是优良的鱼类饲料,适量的投入可以给鱼提供食物,从而提高鱼的产量。蚕粪中的碳元素只能以___________形式流向鱼。向鱼塘中少量投入蚕粪对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

              (3)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使物质循环利用,提高了能量___________。

              Ⅱ.某小组拟调查一个池塘生态系统(如下图)的组成成分。请根据提示及提供的实验器材,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地点:池塘

              (2)器材:温度计、光照强度测定仪、酸度计、溶氧测定仪、水网、显微镜、放大镜、笔、记录本等。

              (3)调查项目:非生物因素:调查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个)。

              生物成分:

              (4)调查报告:该小组根据调查结果试图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如右上图)则调查的①成分有_______________;调查的②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

            • 4.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如图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代表湿地生态系统的三种成分.据图回答:

              (1)图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2)图中甲所代表的成分是  ,碳元素从乙→丙的传递形式是  

              (3)人工湿地中的植物除绿藻(浮游植物)外,还有芦苇(挺水植物)和苦草、黑藻(沉水植物)等,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

              (4)若人工湿地一条食物链A→B→C中,各种群在一年时间内对能量的同化、利用和传递等的统计(单位:百万千焦/年)如下表.

              种群

              输入的总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消耗

              传递给分解者

              传递给下一营养级

              未被利用的能量

              A

               

               

              65.5

              3.0

              15.0

              41.5

              B

              15.0

              5

               

              0.5

               

              2.5

              C

              2

              0.6

              1.4

              微量(不计)

               

              据上表推测:种群A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  ,种群B呼吸消耗的能量为  ,能量从种群B到种群C的传递效率为  

              (5)人工湿地可以净化城市污水,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_____ 能力,实现这一能力的机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近几十年来,人类在最大限度地从自然界获得各种资源的同时,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坏着全球生态环境。

              Ⅰ.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过程③④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图2所示的营养关系,请据图回答:


              (1)图1中    所代表的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乙所代表的生物对应图2中的           。若图1中过程③和④的组成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越高。

              (2)若图2中E所处的营养级含有的能量为7.3×109 kJ,B的能量为1.5×108 kJ,D的能量为1.8×108 kJ,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为10%,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为15%,则A的能量是         ,此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           特点。

              (3)“温室效应”将给人类带来灾难。下列有关温室效应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A.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B.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导致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 

              C.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措施

              D.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

              Ⅱ.下面是利用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主要含有机物)的原理简图。请据图回答



              (4)输入该人工湿地的能量来有              

              (5)该人工湿地中的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具有                    结构。

              (6)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净化污水的重要途径,为提高其分解效率,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6. 30、(13分)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大量排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氧化,严重时可引发蓝藻爆发,使水域生态遭到破坏。控制蓝藻疯长,同时“变废为宝”是减轻“绿色灾害”的有效途径。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细胞结构分析,蓝藻属于__________生物,很多蓝藻可以同时进行__________和固氮作用,这在生物界中是十分独特的,对整个生物圈__________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蓝藻与其他水生生物构成了该水域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由于某些蓝藻具有气囊,在水域中有趋表聚集的现象,从群落的________结构角度看,这些蓝藻处于其上层。

              (3)下表为某湖泊不同营养状态的各种藻类种群组成情况。

              营养

              状态

              藻类种群组成

              铜绿

              微囊藻

              鱼腥藻

              斜生栅藻

              汉氏菱形藻

              薄甲藻

              小定

              鞭金藻

              重度富营养

              50%

              25%

              14%

              10%

              0.5%

              0.5%

              中度富营养

              5%

              40%

              42%

              12%

              0.5%

              0.5%

              轻度富营养

              0%

              25%

              60%

              14%

              0.5%

              0.5%

              贫营养

              0%

              0.5%

              10%

              11.5%

              10%

              68%

              据表分析,检测水中重度富营养化的指示生物是__________,在中度富营养化水体环境中,竞争最激烈的是__________。

              (4)采用浮床生态工艺法(如图所示)可治理水体污染,改善水质。其机理正确的是(   )

              ①植物吸收水中悬浮物

              ②植物吸收水中的NO3、PO43—等,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

              ③浮床遮光,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防止水华发生

              ④浮床下方水体氧浓度升高,减少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5)蓝藻资源化利用有多种方式。绿色能源工程可以利用蓝藻来制作生物柴油,由此推测蓝藻体内含有丰富的________类物质。

            • 7.

              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

              (1)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代号        ,为了调查其种群密度,取样时要注意        

              (2)下图若某外生物入侵该区,其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则该生物第二十年出生率         (“大于”,“小于”,“等于”)死亡率,该外生物增长曲线呈        型。

              (3)由于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其基础为        

              (4)若将上述草原生态系统开发成为农田生态系统,则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        ,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降低。

              (5)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        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 8. 56、(5分)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 曝光池 兼氧池 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回答问题:

              (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           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              。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           营养级。

              (3)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所固定的      __ 能。

            • 9. 39、甲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乙图表示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甲图中碳元素主要通过①________进入生物群落。

              (2)乙图中A表示________的能量。B比A的能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

              (3)若图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为600kJ,则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少可得到能________kJ。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是________。

              (4)图中捕食者能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捕猎,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

              (5)若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时不能自动恢复,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

            • 10. (11分)科学家对一个以槭树、山毛榉和桦树为主要树种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如下图。请回答问题:

              (1)植食动物能根据植物的性状、气味等因素判断食物并进食,说明生态系统有___________的功能。

              (2)这个温带森林中,每年每平方米大约有6.28×105J/(cm2·a)的有机物残屑来不及被分解者所分解,推测影响分解者分解效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其影响实质是降低了分解者细胞内的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输出。这个森林生态系统中,能量由生产者流到初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2位)。据图中的能量值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J/(cm2·a)。

              (5)图中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_________(填“植食动物”或“植物”)。如果一部分植物叶片被加工为纸张,存在于纸中的能量属于________________。

              (6)少量动物的迁入和迁出,不会使森林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发生明显变化,这是通过生态系统内的____________调节机制实现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能力。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