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请回答下列有关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

              (1)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原中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要注意________。若选取5个样方,种群密度分别是n、n2、n3、n4、n5,则该植物的种群密度约为____________。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草原上鼠的种群密度时,由于第一次被捕捉的鼠在第二次捕捉时难度偏大,则用这种方法调查得到的数据往往要比实际数值偏________(填“大”或“小”)。

              (2)草原中的一些生物之间存在着如下食物关系:草→鼠→蛇→鹰。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蛇属于________级消费者。假设单位时间内草固定了105 kJ的能量,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则鹰至少可获得________kJ的能量。在草原中,当鼠数量增加时,蛇数量也会增加,这样鼠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由此体现出生态系统普遍存在着________调节,这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3)研究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________________,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已知羊种群在某草原上的环境容纳量为200只,则该数值是否适合作为平时放养羊的数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草鱼主要以水草为食,鲢鱼主要滤食浮游动植物及草鱼的粪便,鲤鱼主要摄食底栖昆虫等。为了探究高产鱼池中草鱼、鲢鱼的合理结构,科研人员研究了“一草带三鲢”(A方式)和“三草带一鲢”(B方式)两种混养方式,实验结果如下表。分析回答:

              (1)鲢鱼、草鱼、鲤鱼生活在不同的水层中,可以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的________,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

              (2)草鱼、鲢鱼混养主要应用的生态工程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鱼同化的能量除用于________外,还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

              (3)与B方式相比,A方式下需要施用氮肥、磷肥,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以满足鲢鱼的食物需求,这种模式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是___________。

              (4)与A方式相比,B方式混养下草鱼、鲢鱼的结构更合理,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点)。

            • 3.

              请回答下列有关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

              (1)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原中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要注意________。若选取5个样方,种群密度分别是n、n2、n3、n4、n5,则该植物的种群密度约为____________。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草原上鼠的种群密度时,由于第一次被捕捉的鼠在第二次捕捉时难度偏大,则用这种方法调查得到的数据往往要比实际数值偏________(填“大”或“小”)。

              (2)草原中的一些生物之间存在着如下食物关系:草→鼠→蛇→鹰。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蛇属于________级消费者。假设单位时间内草固定了105 kJ的能量,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则鹰至少可获得________kJ的能量。在草原中,当鼠数量增加时,蛇数量也会增加,这样鼠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由此体现出生态系统普遍存在着________调节,这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3)研究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________________,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已知羊种群在某草原上的环境容纳量为200只,则该数值是否适合作为平时放养羊的数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如图为某海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结合图示和相关生态系统的知识回答:

              (1)该食物网中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该食物网的生物中属于三级消费者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食物网中,如果对__________过度利用,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大。若罗斯海豹大量被捕杀,则虎鲸、蓝鲸和阿德利企鹅短期内的数量变动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减少”“增加”或“基本不变”)。

              (3)帝企鹅和罗斯海豹不会获得枪乌贼同化的全部能量,从能量传递的角度来看,枪乌贼同化的能量较大一部分用于______________。该图中没有体现出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食物网中既存在捕食又存在竞争关系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片海域的鱼占据不同的水层,体现出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形成这种结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5)在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信息传递非常重要,如莴苣的种子必须接受一定波长的光照才能萌发,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

            • 5.

              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表。

              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


              不同处理

              蒙古栎

              红松

              白桦

              未分解叶

              2.44

              5.94

              4.79

              7.20

              半分解叶

              7.20

              9.42

              8.71

              8.23

              回答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_____________。

              (2)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________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为喜好。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3)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____________的数量和种类,从而提高整个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甲表示某海域大黄鱼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关系,图乙表示该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三大生物成分。请据图回答: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图中_____点。在对大黄鱼进行捕捞时,通常控制网眼的大小,获得体型较大的鱼,并保持大黄鱼的年龄结构为___________。

              (2)某些海洋鱼类存在季节性洄游现象,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结构。

              (3)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乙还缺少________;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

              (4)若海洋受到含重金属的工业废水的污染,图乙中_______(填字母)代表的生物受害最严重。

            • 7.

              如图是桑基鱼塘生产模式图。下列对桑基鱼塘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
              B.提高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需要不断得到外部的能量补给
              D.其中鱼的摄人量来自蚕和猪的同化量
            • 8.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食性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部分
              B.一般营养级越高,体内有毒物质的浓度就越高
              C.生态农业有助于实现对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D.长期处于干旱环境中的植物会更倾向朝耐旱方向突变
            • 9. (12 分)下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其中部分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联系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的两大“桥梁”是           (用字母表示)

              (2) 若草固定的总能量为6.8×109 kJ,食草昆虫和鼠同化的总能量是1.3×108 kJ,则人最多能获得能量           kJ。

              (3)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1/4调整到3/4,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体重增加1 kg,人能比原来多增重            kg。(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

              (4)研究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          

              (5)除了能量流动,该生态系统能够独立完成的功能是                 

              (6)研究表明甲中某种生物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 10.

              有人在草原上实验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实验区罩上,后来发现,实验区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经分析,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实验区加网罩后

              A.使食物链缩短                           
              B.使食物链延长
              C.植物无法光合作用                       
              D.食物网变复杂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