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湖泊中生活着鱼类、青虾、水蚤和水生植物等生物。其中,肉食性鱼类以青虾为食,青虾以水蚤和水生植物为食,水蚤以水生植物为食,请分析回答:

              (1)湖泊中不同种类的鱼不属于同一物种的原因是它们之间存在        。各种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其意义是                                

              (2)根据湖泊中上述生物的食物关系推算,若肉食性鱼类增加1千克,至少消耗水生植物        千克。若青虾被大量捕捞,短期内将直接造成肉食性鱼类的种群密度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3)水生植物在该湖泊的碳循环过程所起的作用是                                               

            • 2.

              某矿区废弃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植物

              田鼠

              固定的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11

              1.05×109

              7.50×108

              7.15×108

              2.44×107

              2.25×107

              2.18×107

              (1)此荒地多年前曾发生过火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该生物群落________演替过程的真实写照,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良好的植被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2)若要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__法。在2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0只,则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填“偏小”、“偏大”)。

              (3)能量沿植物→田鼠→鼬的流动是单向的原因是________,逐级递减的能量主要是通过呼吸作用以________的形式离开生态系统。据表可知,能量从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

              (4)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调节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生态学家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生态特征十分相似的甲、乙两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将两种植物按照不同比例混合播种,对收获的种子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不同种植比率下收获种子的比率,结果如表。

              种植比率(甲/乙)

              0.25

              0.67

              1.50

              4.00

              收获种了比率(甲/乙)

              0.37

              1.45

              2.06

              8.08

              若按照0.25的种植比率种植,以后每年将获得的全部种子再混种下去,这样连续种植10年,两种植物最可能的结果是________(填“甲占优势”、“乙占优势”、“甲、乙比率一样”)。以上也表明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进行。

            • 3.

              湿地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该系统不同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它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生态系统。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2)某湿地因过度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而遭到破坏,这是因为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湖泊的         ,使其         稳定性减弱。

              (3)若将(2)中的湿地改为湿地公园则群落的演替方式是          。人类活动往往可以改变演替的                

              (4)农田生态系统中,一个生长季节收获的农作物所含有的能量m,农作物通过细胞呼吸散失的能量为n,这些农作物在整个生长季节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大于/等于/小于)m+n。

              (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 4.

              子弹蚁主要分布在亚马逊地区的雨林中,它们会分泌一种毒素,常以小型蛙类为食,子弹蚁的克星是体型很小的驼背蝇,驼背蝇将卵产在子弹蚁体表,幼虫则以它为食。下图甲是子弹蚁不同时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图乙表示雨林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丙表示的是图乙的能量流动情况,据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甲图表明雨林中的子弹蚁种群数量变化属于       增长模型,图中的        时期子弹蚁的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

              (2).子弹蚁与小型蛙类的关系为           ,有人写出了一条食物链“小型蛙类→子弹蚁→驼背蝇”,指出其中的错误①                      、②                    、③                                      . 

              (3).若探路的蚂蚁发现了食物,会留下一条气味组成的路径,然后去召集同伴。该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功能。

              (4).图乙中代表分解者的是         (填字母);分析图丙,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千焦 ,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

              (5)若人类将部分雨林开发成为果园,则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         ,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降低。

            • 5.

              目前,滇池周边14个生态湿地植被覆盖已超过80%,环湖生态恢复建设为滇池注入新的活力。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具有净化污水、蓄洪防旱等能力,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滇池生态系统中群落的发展变化体现了演替过程,演替是指       

              (2)湖滨湿地植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在垂直方向上,湿地中的植物及动物均具有       现象。

              (3)滇池中的主要食物链是“蓝藻→鲢鱼→白鹭”。在这一食物链中,鲢鱼同化的能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白鹭同化的能量。2012年实施“以鱼控藻”三年行动计划投放鲢鱼苗后,白鹭数量大大增加。请分析藻类和白鹭数量变化的原因:       

              (4)长期实行的年度封湖禁渔与开湖捕捞交替的滇池渔业管理模式,可以使滇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6.

              海洋在地球上分布非常广泛,某海洋生态系统中分布有水藻、以水藻为食的食草动物、以食草动物为食的小型肉食动物,以及以食草动物和小型肉食动物为食的大型肉食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海洋生态系统中不同的水层分布不同植物,影响这种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研究海洋中不同水层分布的生物类型,属于________(填“种群”或“群落”)水平的研究。

              (2)若大型肉食动物的能量有3/5来自小型肉食动物,有2/5来自食草动物,则大型肉食动物每获得10kJ能量,需要水藻提供的能量至少为________。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具有________的特点。

              (3)人类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开发利用非常有限,海洋中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等有待人们开发,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价值。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