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下图所示。


              (1)图中食物网较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能力较差,其________稳定性也相应较低。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 000 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够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别是________kJ和________kJ。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________。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该草原的____________锐减或丧失。

              (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________和竞争。若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1 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_______只。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鼠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 2.

              在滹沱河湿地生活着许多种类的生物,其中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如下。

              (1)该食物网中的生物____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群落,原因是________。

              (2)若鲢鱼和鲫鱼的同化量分别为M、N,鲶鱼摄入体内的能量为P,粪便中的能量是30%P,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0%P,则前一营养级和鲶鱼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

              (3)该湿地中荷花、芦苇等挺出水面,睡莲、浮萍等浮于水面,金鱼藻等则沉于水中。群落中这种植物的分层现象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________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4)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通过物质循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相互联系。

            • 3.

              图甲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请据图回答: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图甲中兔和狼之间有明显的种间关系是               。图甲中共有                条食物链。

              (2)假如狐的食物1/2来自鸟,1/8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80kJ,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消耗植物的能量是                 kJ。

              (3)图甲中的狐狸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第                  营养级。

              (4)图乙中B和D之间碳的流动形式是                  

              (5)图甲中兔子和狐狸之间的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                 的作用。

            • 4.

              某矿区废弃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植物

              田鼠

              固定的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11

              1.05×109

              7.5Q×108

              7.15×108

              2.44×107

              2.25×107

              2.18×107

              (1)此荒地多年前曾发生过火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该生物群落________演替过程的真实写照,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良好的植被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2)若要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__法。在2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0只,则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填“偏小”、“偏大”)。

              (3)能量沿植物→田鼠→鼬的流动是单向的原因是________,逐级递减的能量主要是通过呼吸作用以________的形式离开生态系统。据表可知,能量从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

              (4)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调节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生态学家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生态特征十分相似的甲、乙两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将两种植物按照不同比例混合播种,对收获的种子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不同种植比率下收获种子的比率,结果如表。

              种植比率(甲/乙)

              0.25

              0.67

              1.50

              4.00

              收获种子比率(甲/乙)

              0.37

              1.45

              2.06

              8.08

                 若按照0.25的种植比率种植,以后每年将获得的全部种子再混种下去,这样连续种植10年,两种植物最可能的结果是________(填“甲占优势”、“乙占优势”、“甲、乙比率一样”)。以上也表明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进行。

            • 5.

              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荒地,甲表示荒地中某阶段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乙为该荒地生态系统第一,二,三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分析表(单位为百万千焦)

              (1)甲图中虚线示               ,M点时出生率            (>、<、=)死亡率。

              (2)当田鼠种群中有鼠疫发生时,其种群数量的变动可对应甲图中的              段(用图中字母表示),鼠疫杆菌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                 

              (3)若田鼠为该荒地唯一植食性动物,则田鼠的同化量为               百万千焦,田鼠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   营养级的能量。能量在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

              (4)该生态系统的演替类型为                             

              (5)摄入量包括                                                   

            • 6.

              下图(一)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的种间关系有                。各种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有                                 等功能。

              (2)由于食性不同,鱼塘中鱼类、贝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         ,意义是                              

              (3)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贝类后,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如图(二)所示。B表示               ,贝类养殖业中一般需要提髙食物的利用率即              的比值(用字母和文字表示)。

            • 7.

              Ⅰ.线粒体神经胃肠脑肌病由线粒体DNA(mtDNA)上的相关基因M控制。以下是采用“一父两母”技术以避免生出患病孩子的流程图。

                

              请回答:

              (1)过程①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图中的X表示________期的卵母细胞。

              (2)过程③需提取早期胚胎细胞中的________,通过PCR技术进行扩增,并以标记的________基因作为探针进行检测,筛选出合格的胚胎。

              Ⅱ.下图表示“粮桑渔畜”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一案例中,主要运用哪些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________(至少答出三项)。

              (2)从生态系统功能角度分析,该生态农业较好的实现了________

              (3)饲养家禽可以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来提高产蛋率,这是利用了________(信息类型)的作用。

              (4)与传统农业相比,该生态工程是一类________的工程体系。

            • 8.

              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是生态系统内各生物成分,1、2、3、4、5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图2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请分析回答:

              (1)在图1中,B属于________,表示呼吸作用过程的是________(填序号,答不全不给分),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________。

              (2)若图1中的C产生60mol氧气,则流入D的能量一般不超过相当于________mol葡萄糖的能量。如果A发生瘟疫,D发生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

              (3)在图2的食物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________(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了调查兔的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________个;若重捕时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则调查结果________实际值。

              (4)生态系统除了具有物质循环、能量传递的功能外,还具有________功能。

            • 9.

              如图所示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部分物质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________(填“能量流”或“物质流”),图中所示成分____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2)由图中可以看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是通过________进入到生物群落,能量不能循环流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图中A的能量流动去向为________。

              (3)食草动物依据食肉动物留下的气味进行躲避,食肉动物同样依据食草动物留下的气味进行追捕,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功能。

            • 10. 下列左图是以种植小麦为主的农田生态系统一年内能量流动示意图,数值单位为J/cm2;右图是左图中B、C两类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所揭示的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右图中,甲、乙两种群密度由于________调节而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2)统计发现:左图的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中,还有200J/cm2未被利用。由此可知,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有________J/cm2,由A到B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据图还可推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

              (3)无机环境中的碳进入生物群落的形式是________。

              (4)右图中,乙种群生物在P点的出生率________于其死亡率,年龄组成类型为________。

              (5)当地村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实施了“退耕还林”。多年后,原有耕地逐渐变为森林。这一过程属于________演替。调查发现,该森林中的植物具有斑块镶嵌分布的特点,该现象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