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图甲为某温带稀树草原食物网的一部分示意图,图乙为某生物的种群密度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图甲                 图乙

               (1)在狼与兔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中,反应敏捷的兔和跑得快的狼均能很好的生存。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这是二者_____   的结果。

               (2)若图2所示的种群为某鼠种群。在C点时,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    。在无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该种群数量每年均以150%的速率(出生率-死亡率)增长,若该种群初始数量为N0,则两年后它们的数量将达到______________。

               (3)采用样方法调查该稀树草原中风信子的种群密度,选取样方的关键在于_________。

               (4)假设每种动物从上一营养级不同生物中获得的能量相同且能量传递效率均为10%,若红狐种群增重20Kg,需要消耗草________ Kg。

            • 2.

              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B、C、D是丙中具 有捕食关系的四种生物,其有机物量所占比例如图所示。下表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数据统计表(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生物类群

              第一

              营养级

              第二

              营养级

              第三

              营养级

              第四

              营养级

              分解者

              从上一营养级

              固定的能量(kJ)

               

              140.0

              16.1

              0.9

              221.7

              呼吸消耗的能量(kJ)

              501.2

              79.1

              13.2

              0.5

              192.6

              (1)图中A生物的下一营养级生物为_____(填字母)。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_____。

              (2)据表分析A与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由绿色植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除包含遗体、残枝落叶中的能量外,还包含_____中的能量。

              (3)此草原正向森林演替。在演替过程中,_____(填甲、乙、丙、丁)利用阳光的能力提高,固定的CO2量_____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的_____稳定性更强,原因是____。

              (4)用样方法调查该草原植物类群丰富度时,样方的大小一般为1 m×1 m。若调查的是森林植物类群丰富度,样方面积应当_____。

            • 3.

              如图1表示草原生物群落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过程,图2表示与该生物群落有关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草原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图中所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

              (2)采集小动物最常用的方法是诱虫器采集法,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了小动物的________、避光性。

              (3)用记名计算法统计丰富度一般适用于个体较________,种群数量________的群落。

              (4)鸟粪便中的能量应该属于________(填生物名称)同化并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人们使用杀虫剂之后导致蜈蚣数量大面积减少,甚至灭绝,从营养级的角度分析,鸟种群数量短时间的变化是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

            • 4.

              某池塘生态系统中主要有浮游藻类、螺(捕食藻类)和鲤鱼(主要捕食螺)等生物,并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由于食性不同,池塘中螺、鲤鱼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________,其意义是________.

              (2)鲤鱼和螺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三个功能是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还应有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该成分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________.

              (4)若去除鲤鱼后,浮游藻类生物的生物量会________.

            • 5.

              为防治果园内蝽虫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尝试在苹果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白三叶草.对比研究苹果﹣白三叶草复合果园和苹果单一果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如图。请回答:

              (1)据图甲分析,复合果园中蝽虫等植食性害虫明显减少,生态稳定性得以提高。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原因,这可能是随着 的比例增加,通过 等种间关系来消灭害虫。

              (2)若要了解蝽虫等植食性害虫的繁殖情况,需要进一步调查卵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方法是

                    

              (3)白三叶草耐阴性好,营养丰富,可作为饲料或绿化观赏,选它跟苹果搭配种植,利于提高果园对 利用率,使能量尽可能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4)图乙示能量流经该果园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请用恰当的箭头和文字将补充完整。

            • 6.

              下图甲表示我省某人工新建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乙是该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简要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图甲中未体现的成分有                          

              (2)图甲中,鱼类和贝类的种间关系有                 

              (3)若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该湖泊,图甲中,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类群最可能是             

              (4)图乙中碳在群落内的传递形式是            ,图中③表示                 

              (5)若图甲中鱼类从不同食物链中获取的食物比例相同且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则鱼类增重40kg,需消耗藻类和水草共              kg。

            • 7. 人们通过一定的生态工程技术,对沙滩培土、引种等措施,使寸草不生的荒滩短期内出现物种比较丰富的坡地生物群落,如图所示某一生物群落中生物之间的关系(字母代表能量值)。


                (1)题中所述的这种现象属于          ,这说明                                                

                (2)图中沙氏变色蜥与小型地面肉食性动物之间的关系为           ;沙氏变色蜥在食物网中所处的营养级为                

                (3)图中字母b、c、d、e中能确定大小关系是        ,图中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         (用图中字母表示)。

                (4)图中食物网较简单,因此,该生态系统的           能力较差,其      稳定性也相应较低。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      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5)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沙氏变色蜥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     (填“偏高”或“偏低”)

            • 8.

              为防治棉田害虫,有人尝试在棉田插种玉米(生防棉田)来进行生物防治。对比研究单一棉田和生防棉田几种昆虫的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已知瓢虫以棉蚜虫为食,赤眼蜂在棉铃虫的卵中产卵、繁殖。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防棉田生态系统中赤眼蜂属于________(填“消费者”或“分解者”)

              (2)据图分析,生防棉田中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________的数量增加,通过________(种间关系)消灭害虫。

              (3)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防治害虫的目的是________。

              (4)与喷洒农药防治相比,采用生防棉田防治害虫的优点是________。此外与单一棉田相比,生防棉田生物的种类增加,因而其________稳定性更高。

            • 9.

              资源开采过度,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由此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现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最紧迫、最艰巨的任务。如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优良牧草与杂草、毒草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2)无机环境中的碳以         形式进入该群落,在该食物网中若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则鹰每增加a千焦能量,至少需要草提供能量        千焦。

              (3)狐能够依据松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松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狐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表明信息还能够                                          

              (4)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的种群密度时,由于鼠对捕鼠器有记忆,重捕获的机会减少,则所得数据比实际结果     

            • 10.

              下表是某荒地一条食物链3个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单位:J/hm2.a)。后来由于该荒地被附近居民掘土而成为洼地,进而成为沼泽地。

              营养级

              同化的能量

              呼吸释放量

              A

              2.48×1011

              3.61×1010

              B

              7.46×108

              7.16×108

              C

              2.42×107

              2.31×107

              (1)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A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包括________;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该荒地的群落演替类型为________。

              (2)受水浸泡的沼泽土壤,由于________,使有机物积累量增加,可成为开发有机肥和生物能源的场所。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