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1)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

              不同处理

              蒙古栎

              红松

              白桦

              未分解叶

              2.44

              5.94

              4.79

              7.30

              半分解叶

              7.20

              9.42

              8.71

              5.23

              ①为排除蚯蚓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所选择蚯蚓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____________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 __________最为喜好。

              (2)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蚯蚓的数量和种类,增加整个生态系统的_________。

              (3)用样方法调查该森林中某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图示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结果是__________株。

            • 2.

              土壤中生活着肉眼看不见的细菌、丝状真菌和呈放射状的放线菌,这些微生物的数量是极其繁多的。某同学要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帮助完成有关问题:

              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用具及药品:烧杯、纱布、玻璃棒、试管、酒精灯、水、蒸馏水、碘液、斐林试剂、淀粉糊等。

              实验步骤:

              (1)将取自农田、林地或花盆等处的土壤放入里面垫有厚纱布的烧杯中,加水搅拌,然后将纱布连同土壤一起取出。将留在烧杯中的土壤浸出液静置一段时间备用。

              (2)另取两只烧杯,编号为A、B,加入等量的淀粉糊。在A烧杯中加入30 mL土壤浸出液,B烧杯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室温(20 ℃左右)下放置7 d,分别取A、B烧杯中的溶液20 mL,各放入两支试管中,分别编号为A1、A2、B1、B2

              (4)在A1、B1试管中加入________;在A2、B2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并进行50~60 ℃水浴加热。

              (5)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

              ①如果支持所作的假设,则实验现象是A1________蓝色出现,A2________砖红色沉淀;B1出现蓝色,B2不产生砖红色沉淀。

              ②如果不支持所作的假设,则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世界著名高产土壤——东北黑土地,由于掠夺式的经营方式,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生产能力呈严重下降趋势。黑土层平均厚度下降,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1)黑土地水土流失严重现象说明当地人在生产和生活中严重违背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

              (2)近年来黑龙江也有沙尘暴频发现象,沙尘暴的发生必须具有风和沙源两个条件,退耕还林、还草是生态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从治理沙尘暴的角度思考,“还林”、“还草”的作用是                             

              (3)控制荒漠化的发展和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我国在华北北部、东北大部和西北大部实施了                                工程。

              (4)下列结构示意图最能体现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的是(   )

              (5)在生态农场中存在下图的物质循环过程,据图分析不符合生态工程原理的叙述是(   )。

              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

              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率降低

              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

            • 4.

              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每年都会发生不同规模的蝗虫灾害,严重之时,当地的农作物、牧草全都被毁坏,当地政府和农牧民通常采用喷洒农药的方法来杀灭蝗虫,2000年夏季发生虫害时,北方某地却邀请来一批养鸭户,把几十万只鸭放养在虫害严重的草原与农田上,获得了很好的效果。请以上述实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分析,在上述简便的食物链中,鸭子属于_________消费者。蝗虫与放养在当地草原上的牛、羊之间的关系属于___________关系。

              (2)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角度上看,临时把鸭子放到草上的措施,干预了草原与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目的是使能量流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农药灭虫,尽管逐年增加使用农药的浓度,但并没有将蝗虫灭尽,原因之一是通过生存斗争,蝗虫的抗药性__________,这是长期_____________的结果。

              (4)利用鸭子消灭蝗虫,除了能取得经济上的良好效益外,还有__________、保护其他生物等优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