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黑寡妇蜘蛛通常生活在温带或热带地区,它们一般以各种昆虫为食,不过偶尔它们也捕食马陆和蜈蚣等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黑寡妇蜘蛛通常生活在温带或热带地区,而在其他地区很少见,这是____的结果。在温带或热带地区,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________等方面。

              (2)当猎物缠在网上,黑寡妇蜘蛛就迅速从栖所出击,用坚韧的网将猎物稳妥地包裹住。上述过程中存在的信息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3)交配后,雌性黑寡妇蜘蛛往往杀死并吃掉雄性黑寡妇蜘蛛,雌雄黑寡妇蜘蛛之间的这种关系_______(填“能”或“不能”)称为捕食关系,理由是______________。

              (4)黑寡妇蜘蛛捕食马陆和蜈蚣后,其摄入的能量一部分被同化,而另一部分将流向_____________。黑寡妇蜘蛛同化的能量中用于______________的能量不能被生物再度利用。

            • 2.

              如图,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乙表示能量流经W种群所处营养级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能构成群落的是__________。若某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部分白化苗,对F、D数量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的a、b表示的含义分别为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图乙中,能量被W摄入量为m,其粪便量中能量为n,c中的能量为e,b的能量为f,则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最多是____________。

            • 3.

              科研人员研究了某种定居型蜘蛛(肉食性动物)的能量流动过程,并构建了如图所示模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蜘蛛在生态系统中至少属于第二营养级

              B.流经蜘蛛的总能量是477.4 kJ·m-2·a-1

              C.排粪能和遗体残骸中的能量都属于蜘蛛同化能的一部分

              D.下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能会大于87.7 kJ·m-2·a-1
            • 4. 如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如不考虑未被利用的能量,则下列等式和不等式中不可能成立的是( )

              A.A>B2+C2+D2                                               
              B.A=F+B1+C1+D1+E1  
              C.B1>C1>D1>E1                                        
              D.C3=B2×(80%~ 90%)
            • 5.

              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虎亚种。一只华南虎至少需要15~30 km2活动空间,而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华南虎的栖息地缩小、割裂,影响了华南虎的繁殖和生存。请回答问题:

              (1)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华南虎属于_______。

              (2)华南虎处于"能量金字塔"的最高营养级,与其它营养级相比,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最_____,这些能量的去向包括:未被利用的能量、________的能量和________的能量。

              (3)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分析,导致华南虎种群密度下降,濒临灭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 6.

              栗斑腹鹀(wú)是一种世界性濒危鸟类,多栖息于有矮树的山坡草地中,主食植物种子,夏季也吃小型昆虫。某地区由于修建车道、开垦耕地、火烧等原因导致栗斑腹鹀种群生存环境破碎化(如图)。为研究生存环境破碎化后斑块面积及周边环境对栗斑腹鹀种群密度的影响,科研人员调查了该地区食物资源相似的4个斑块,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斑块1

              斑块2

              斑块3

              斑块4

              面积(km2

              0.38

              1.2

              0.2

              1.25

              栗斑腹鹀数量(只)

              10

              6

              2

              33

                                 

              (1)栗斑腹鹀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成分),其采食同化的碳元素,除通过细胞呼吸释放到无机环境中外,还可流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表中数据,画出各斑块中栗斑腹鹀种群密度柱状图。



              (3)生存环境破碎化后,4个斑块中的栗斑腹鹀是否属于一个种群?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本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下图示某农业生态系统部分物质循环过程。该系统获得了鱼、猪、蚕和粮食的全面丰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丰收的主要原因是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高
              B.蚕粪便喂鱼、鱼粉喂猪均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C.粪便、塘泥做肥料又归田,实现了物质循环再生
              D.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弱
            • 8.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    
              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    
              C.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    
              D.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 9.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灌草丛带中的几种生物种群及其获得的能量值,请据图分析:


              (1)图中共有_______条食物链,沙氏变色蜥在食物网中所处的营养级为____________________。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若字母代表能量值,则b、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图中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樟毛等植物呼吸消耗的能量________(包含/不包含)在a中。

              (3)该生态系统中的某些植物的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信息,才能萌发生长。该过程中特定波长的光属于______信息,这一现象说明信息传递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地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还将不断改变,这一过程属于          ___________演替,该过程中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稳定性逐步提高.

            • 10.

              如图①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②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中雪兔和狼之间明显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假如北极狐的食物1/2来自雷鸟,1/8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80kJ,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对植物增加消耗的能量是________kJ。

              (3)图②中C代表的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___。

              (4)下图是某地一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2·y))。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_________(103kJ/(m2·y)),能量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为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