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空间特征有随机、集群、均匀分布等
              B.火灾过后的森林发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
              C.人们进行除草、治虫的目的是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D.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强,恢复力稳定性弱
            • 2. 如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数值,单位是J•m﹣2•a﹣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
              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
              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357J•m﹣2•a﹣1
              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 3.

              有关人工高产鱼塘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该生态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B.该鱼塘生态系统的植物在种群的空间特征上,具有明显的分层分布现象
              C.硝化细菌能将无机物合成糖类等有机物,属于分解者
              D.植物为鱼类提供了食物,鱼类为植物提供了无机盐,实现了系统中能量的循环利用
            • 4. 下面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字母A、B、C、D、E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字母a、b、c、d表示能量,序号表示生理过程或能量流动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通过________(填序号)过程实现的。食草动物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一部分能量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过程应是图示中的________(填序号)箭头所示。

              (2)该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两种生物成分除A外,还有______(填字母)。图中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有______个营养级。

              (3)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DDT(一种有机磷农药)污染,体内DDT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4)大豆、蓝藻、硝化细菌都属于A生产者,其中硝化细菌是以__________作用的方式合成有机物的。这三种生物中细胞结构相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释放的能量d是通过生物E的__________作用实现的。

            • 5.

              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一片森林。该生态系统在此演替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A.
              B.
              C.
              D.
            • 6.

              下图是食物网简图。分析并简要回答:


              (1)该食物网含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写出能量损失最少的一条食物链                                  ,该食物网的主要成分是               

              (2)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是___________     ,蛇是___________消费者,鹰占有的营养级分别有                    营养级。

              (3)图中的兔和蚱蜢两者是___________关系。图中所列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部分,再与             一起,就构成了一个群落。

              (4)如果蚱蜢突然减少,蚯蚓数量将会_____                  ______。

              (5)蛇每增加1千克体重至少需消耗的绿色植物____   ___千克。

            • 7.

              如表为三个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据表分析合理的是(  )

              草原类型

              草甸草原

              典型草原

              荒漠草原

              植物总种数

              160

              100

              80

              平均种数(种数/平米)

              20

              18

              10

              平均产量(千克干重/公顷)

              2000

              900

              200

              A.表中荒漠草原的物种丰富度最高
              B.草甸草原中各种群均呈J型增长
              C.流经草甸草原的总能量大于典型草原
              D.采用样方法获取数据时应随机取样
            • 8.

              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与速度有差异
              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的种群密度会下降
            • 9. (9分)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主要为“水稻→三化螟→麻雀”,某研究人员对该食物链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J/(hm2•a)〕.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J/(hm2•a).能量从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效率约为      

              (2)三化螟的呼吸量即用于三化螟的      作用以      的形式散失的能量.用于三化螟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      J/(hm2•a).

              (3)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对麻雀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志40只,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志的12只,则该种群密度是      只/hm2.如果被标志的个体中有部分个体的标志脱落,则可能导致调查的结果        

              (4)在农田生态系统中,不属于食物链的组成成分还有            

              (5)农田属于湿地,在维持小气候以及水源净化、空气净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 10. (6分)下图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模型,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图中A属于         

              (2)该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是通过生产者的          作用来实现的。

              (3)一个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一部分通过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一部分被     利用。因此不可能全部流向下一个营养级。

              (4)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通过各种生物的      以热能形式散失。

              (5)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