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兴趣小组调查发现一个池塘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下图1。图2为鲢鱼所摄入能量的去向(图中字母表示相应能量)。请据图分析回答:      

                                      图1                                                   图2

              (1)图1所示的食物网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鲇与黄鳝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为了调查该池塘中成年乌鳢的数量,第一次捕获15条乌鳢,其中成年乌鳢8条,全部标记后放回。再次捕捞时,捕获18条乌鳢,其中9条成年乌鳢中具有标记物的有2条,据此推测该池塘中成年乌鳢数量大约________条。研究发现被标记个体不易于被捕获,则该种群数量的估计值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图2中,E表示________。若A表示的能量值为1.2×108 kJ,乌鳢同化的能量为4.2×107 kJ,则理论上该生态系统中从鲢鱼到乌鳢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

              (4)调查发现,由于水体富营养化,浮游植物密度显著提高,进一步调查发现棒花鱼数量显著减少,原因是________。为了有效修复该生态系统,应该通过________措施调节鲢鱼的密度,从而有效控制浮游植物密度。

            • 2.

              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光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回答问题:

              (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原理。

              (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 3.
              如图是一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甲、乙、丙、丁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甲和丁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B.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20%
              C.该生态系统很可能是一个人工养殖的高产鱼塘
              D.甲、乙、丙组成的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 4.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几乎所有生态系统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

              B.研究能量流动可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C.在生物群落内能量流动是单向的,是可循环利用的

              D.信息传递能调节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
            • 5. 如图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为大气,请据图回答问题:
                                                   
              (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   〕________固定太阳能开始的。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                                               

              (2)碳元素在大气中与A、B、C、之间的流动是以_____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中,A为_____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____。       

              (3)图中D→C过程是通过______作用实现的。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_________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4)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碳返回大气中,而另一部分则以_____形式储存在地层中,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_____的形式循环。

            • 6.

              科学家R,L,Smith研究了不同种类动物的能量变化情况,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收割蚁只有不到1%的同化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
              B.占盐沼蝗摄入食物63%的未同化量可被分解者所利用
              C.黄鼠的生长效率(P/A)较低的原因是呼吸消耗的能量较多
              D.表中几种动物同化效率(A/I)不同是因为能量传递效率不同
            • 7.

              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的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物种

              指标

              马尾松

              苦槠

              石栎

              青冈

              光补偿点(μmol·m-2·s-1)

              140

              66

              7

              22

              光饱和点(μmol·m-2·s-1)

              1425

              1255

              976

              924

              (光补偿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强;光饱和点: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小光强)


              A.光强大于140μmol·m-2·s-1,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全部进入线粒体
              B.光强小于1255μmol·m-2·s-1,影响苦槠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C.森林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
            • 8.

              湿地生态系统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它可以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信息传递将陆地生态系统与水域生态系统联系起来,是自然界中陆地、水体和大气三者之间相互平衡的产物。请根据生态系统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湿地的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种类的植物,构成了群落的_______结构.湿地中的腐生细菌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它们能将动物粪便、动植物残体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功能。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以_________形式循环

              (3)在生态系统中,芦苇属于第一营养级,它的能量除了未利用的一部分和被分解者利用外,其他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被下一营养级所同化 。因此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植物的“绿色”为昆虫提供了采食的信息,这表明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它具有较强的________能力。

              (6)湿地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旱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保护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

            • 9.

              下图甲表示某自然保护区的能量流动过程(单位为103 kJ/(m2·y),A、B、C、D代表不同类型的生物,每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都被分为E1、E2两部分。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C代表                 ,E1代表的含义                  

              (2)为了保证各营养级能量的需求,随着营养级升高,人为输入的有机物应该          ,图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某同学为了进一步研究该自然保护区的能量流动情况,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B. 流入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可表示为(A2+B2+C2)
              C. 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

              D. 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

            • 10.

              黑寡妇蜘蛛通常生活在温带或热带地区,它们一般以各种昆虫为食,不过偶尔它们也捕食马陆和蜈蚣等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黑寡妇蜘蛛通常生活在温带或热带地区,而在其他地区很少见,这是____的结果。在温带或热带地区,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________等方面。

              (2)当猎物缠在网上,黑寡妇蜘蛛就迅速从栖所出击,用坚韧的网将猎物稳妥地包裹住。上述过程中存在的信息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3)交配后,雌性黑寡妇蜘蛛往往杀死并吃掉雄性黑寡妇蜘蛛,雌雄黑寡妇蜘蛛之间的这种关系_______(填“能”或“不能”)称为捕食关系,理由是______________。

              (4)黑寡妇蜘蛛捕食马陆和蜈蚣后,其摄入的能量一部分被同化,而另一部分将流向_____________。黑寡妇蜘蛛同化的能量中用于______________的能量不能被生物再度利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