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回答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
              (1))草原上不同地段上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    (相同或不同),在水平方向上它们通常呈镶嵌分布.
              (2)严重的草原火灾会破坏生态系统,但适当的“地面火”能烧掉枯枝落叶,能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还可使部分位置获得更多光线,促进植物的    (代谢过程),从而利于植物生长.
              (3)外来物种黄花刺茄侵入草原后,在短期内数量迅速增加.黄花刺茄的茎秆和果实上长满尖锐的毛刺,毛刺对动物来说是一种    信息,能有效降低动物对黄花刺茄的取食欲望,这表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具有    功能.
              (4)用样方法调查黄花刺茄的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    .调查中发现它的种群数量每年都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1.5倍,假定黄花刺茄的种群初始数量为N0,则两年后它的数量将达到    
              (5)该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适宜,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近年来,由于人类过度放牧,导致局部草原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近年来人类的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演替的方向    (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
            • 2. 长果桑是热带雨林中的一种重要植物,根浆瘦蚊以桑果为食,太阳鸟既能取食桑果又能啄食堪浆瘦蚊.请回答下列问题:
              (l)以上三种生物的种间关系有    
              (2)长果桑果实在成熟过程中不断释放出芳香气味吸引太阳鸟取食.在这一过程中,芳香气味属于    信息,该信息在生态系统中具有    的功能,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若在100hm2雨林区域中使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太阳鸟种群密度(不考虑出生、死亡、迁人、迁出等情况),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重捕获100只,其中有标记的10只,则该区域太阳鸟的种群密度为    .太阳鸟被捕获后警惕性提高,较难被重捕,因此调查出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偏    
              (4)在轻微外力干扰下,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能保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    .若人类过度利用热带雨林资源,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则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原貌,这是因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较弱.
            • 3. 研究发现某湖泊中小球藻为水蚤提供食物,对河蚌消化道内的食物进行分析,发现既有小球藻也有水蚤,水蚤可以被鱼甲捕食,鱼甲又可被鱼乙所捕食(鱼甲和鱼乙生活的水体空间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以上生物之间的食物网简图.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除上述成分外,此湖泊生态系统还应该包括    ;鱼甲和鱼乙之间的关系是    
              (3)已知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若鱼甲的同化量是M,水蚤同化的能量为 N,则(M÷N)×100%    (填“>”、“=”、“<”)10%,原因是    
              (4)农业生产使用的化肥、农药有一部分随着水流最终汇入湖泊,但并未对其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说明该 湖泊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    稳定性较强.
              (5)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该湖泊现已成为鸟类的乐园.当地曾多次举办观鸟摄影大赛、湿地科普知识展等系列活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 4. 湖泊由于水体封闭发生水华的几率远大于天然河流,治理湖泊水华有多条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对被城市生活污水污染的湖泊,可利用微生物治理水华.某科研小组利用恶臭假单胞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处理污水,得到如下的实验结果:

              ①被生活污水污染的湖泊中,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有    
              ②统计样液中的藻类细胞的种群密度常用    法,若视野下藻类细胞的数目过多,可对原样液进行    处理,据图可知治理湖泊水华效果最好的是    
              (2)引入常见的食藻类的鳙鱼也是治疗水华的一条有效途径,引入的鳙鱼既能以藻类为食,也能以浮游动物为食,而浮游动物只能以藻类动物为食,则鳙鱼和浮游动物的种间关系为    .若鳙鱼的能量有2/5直接来自浮游动物,则鳙鱼每获得10KJ的能量,需要藻类植物提供的能量至少是    KJ.
              (3)引入石菖蒲也能有效地治理水华,主要原因是石菖蒲的根系能分泌一种化学物质抑制藻类的繁殖,这种物质属于    信息,该实例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有    的作用.
            • 5. 某滨海区因自然和人为原因导致土壤退化并形成碱斑地,自然植被仅有碱蓬、碱蒿等少数几种植物.回答下列问题:
              (1)该碱斑地全部碱蓬构成一个    .盐碱度的差异使碱蓬、碱韭等分布在不同的地段,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
              (2)人们对碱斑地封育、种草期间,引人的虎尾草数量没有呈指数增长,原因是    .虎尾草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    
              (3)随着恢复改造的进行,沿岸水域出现了底栖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草等,它们之间主要的种间关系有    
              (4)滨海区中的生物群落和    共同组成一个生态系统,恢复后的生态系统的    大大提高.
            • 6. 研究人员对伏牛山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请回答:
              (l)在海拔500一1600m区域分布有针阔叶混交林群落,调查发现,马尾松、栎树、水丝枥、枫香、香果树五种植物分布在山南坡,而没有分布在山北坡,这种现象表明群落具有    结构.
              (2)在海拔200一400m区域人工种植有油松林,油松林的    稳定性比针阔叶混交林高;欲比较油松林与针阔叶混交林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一般不宜用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对土壤动物进行调查,原因是许多土壤动物具有    特点.
              (3)在海拔150m以下区域,人们开辟有农田垦殖带,该农田被弃耕后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为    演替,在气候条件适宜情况下,该演替经历的阶段依次为    
            • 7. (2016•济宁二模)科研人员深入调查了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取食量)的影响,结果如图:
              (1)你认为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科研人员通过建立    模型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2)对草原危害最大的蝗虫是    .当狭翅雏蝗密度为5头/m2时,牧草产量增加,原因是    .蝗虫只有达到一定量才会导致危害,因为生态系统具有    
              (3)天敌从蝗虫体内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于    固定的能量.草原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    
            • 8. 有些人工林面积大,树木种类单一,年龄和高矮一致,且十分密集.密集的树冠层遮挡了阳光,使下层植被无法生长.林下缺乏中间的灌木层和地面的植被,因而失去了保持水土的能力,这种森林被称为“绿色沙漠”.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林中植物种类单一,动物种类也比较少,主要原因是    
              (2)实践表明,人工林的虫害发生程度远高于天然生态林,这主要是因为天然生态林    
              (3)某人工林中,其中的一条食物链为:杨树(W1)→杨毒蛾幼虫(W2)→喜鹊(W3),括号内字母为该生物种群每年的同化量,正常情况下测算,发现W2远小于
              1
              10
              W1,其主要原因是    
              (4)预防病虫害发生是保护人工林的重要措施,一般采用样方法对某种害虫的    密度进行调查,估算其种群密度,预测发生程度.改造“绿色沙漠”的最好办法是依靠自然的力量来恢复已退化的生态系统,该过程发生的演替类型是    
            • 9. 科学家在新西兰某无鼠的小型岛屿投放某种家鼠以研究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初期(上一年12月初)在岛内相距400米的地点分别放置一只雄鼠和一只未孕雌鼠,一段时间后它们通过信息素发现了对方.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    功能.
              (2)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如下表: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
              N(估算家鼠数)3143744686869
              科学家调查鼠群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    .据数据分析,家鼠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    型,2月鼠群的年龄组成为    型,在5月到7月小岛所能维持的鼠群最大数量称为    
              (3)研究过程中发现,家鼠会以岛上某种海鸟的幼鸟及这种海鸟的食物为食,导致这种海鸟数量大量减少,据此分析家鼠与这种海鸟间存在的种间关系有    
            • 10. 从“群体“的视角来观察和研究生命系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控制有害动物,人们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    ,从而使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该技术属于    (填“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或“机械防治”).控制虫害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的    ,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    大熊猫种群的K值会变小.    能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3)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适度利用生态系统,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    ;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        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