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面的图甲表示硝化细菌、酵母菌和乳酸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图乙表示这三种菌的增殖速度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图乙中a、b、c三条曲线依次表示图甲中__________号试管中微生物在不同氧气浓度中的增殖速度。

              (2)研究发现,青霉素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如果培养基中混杂了这三类微生物,请设计实验,利用改变培养基成分等培养条件,将酵母菌和硝化细菌分离出来。

              ①主要步骤:

              A.分别配制不含__________的培养基(A)和加入________的培养基(B),分别灭菌。

              B.分别接种混合液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C.观察结果。

              ②结果:在A培养基上生存的是____________,在B培养基上生存的是____________。

              (3)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

            • 2.

              在农业生产研究上,常常需要进行微生物的培养和计数。

              (1) 下图是利用____________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2) 分析下面培养基的配方:NaNO3、KH2PO4、NaH2PO4、MgSO4•7H2O、KCl、H2O。若此培养基用于培养分解尿素的细菌,则应除去上述_______成分,并加入______物质,以补充______源。若用于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应加入________物质,为检测纤维素分解菌的存在与否,还应加入_______染料,含纤维素分解菌将形成__________圈。

            • 3. 请回答下列与玉米秸杆处理有关的问题:
              (1)秸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牛本身没有相应的消化酶,但胃内有一种微生物可以帮助其分解,这种微生物与牛的种间关系为______.尿素并不是牛马的必须营养,过多甚至有害,但有经验的农民常在其草料内喷少量尿素,据此题的信息你认为尿素的作用是______.
              (2)分离纯化能分解秸秆的微生物时,需对培养基和接种针进行灭菌处理,常用的方法依次是______.
              (3)将玉米秸秆人工收获后,将其铡碎、压实、密封储藏.秸杆经此处理后,气味微酸芳香(主要由乳酸菌代谢产物造成).上述“压实密封”的目的是:人为造就一个______环境,利于乳酸菌的______.用这样处理后的秸杆饲喂牲畜的好处是______.
              (4)下面是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图:

              步骤(二)中选择培养基的营养物质的特点是______,步骤(三)中稀释的目的是______.
            • 4. 农田土壤的表层,自生固氮菌的含量比较多,将用表层土制成的稀泥浆,接种到特制的培养基上培养,可将自生固氮菌与其它细菌分开,对培养的要求是      (     )

              ①加抗生素   ②不加抗生素   ③加氮素   ④不加氮素   ⑤加葡萄糖   ⑥不加葡萄糖  ⑦37℃恒温箱培养   ⑧28 ℃--30℃温度下培养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②④⑤⑧  
              D.①④⑥⑦
            • 5.

              (每空1分,共7分)

              传统发酵技术包括果酒、腐乳、泡菜的制作等,丰富了餐饮生活,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腐乳制作的流程是:让豆腐上长出________→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把腐乳的制作过程看作是微生物的培养过程,则从物理性质看,制作腐乳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

              (2)在制作果酒实验中,某同学为研究发酵罐中酵母菌的生长状况,要取样统计分析,并测定pH。判断取样先后顺序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

              (3)制作泡菜时,若菜坛有裂缝,即使其他操作正确规范,实验也会失败。说明该种微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

              (4)传统发酵技术中,都没有接种菌种,也没有严格的灭菌,但都可以得到相应的发酵产物。其菌种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制作果酒时,在发酵后期向发酵液中通入空气,并将发酵液置于适宜温度的环境中,结果发现发酵液中有醋酸菌出现,这类微生物在糖类缺乏时可以使______转化为_______,后者再转化为醋酸。




            • 6.

              如图表示微生物的接种实验中的一些步骤。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步骤①前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该操作用到的主要仪器是________。

              (2)实验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___,步骤②、③之间还需要将接种环________。

              (3)指出步骤④操作不当的地方________。

              (4)分别用三个平板培养三种细菌(E.coli、S.albus、B.subtilis),然后在培养基上打出直径为3mm的孔,并在孔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甲抗生素,经过一定时间培养后,可以在孔的周围观察到一圈清晰区,此乃抑制细菌生长所致。测量清晰区的直径(如图所示),数据如下表。

              细菌

               

              不同浓度甲抗生素条件下清晰区直径(mm)

              5μg/mL甲抗生素

              7.5μg/mL甲抗生素

              10μg/mL甲抗生素

              15μg/mL

              甲抗生素

              20μg/mL甲抗生素

              E.coli

              7

              10

              14

              16

              16

              S.albus

              5

              8

              13

              17

              B.subtilis

              5

              7

              9

              14

              19

              ①s.albus和B.subtilis对甲抗生素敏感的区别是________。

              ②有人感染E.eoli而患病,医生使用20μg/mL甲抗生素给予治疗,试用生物进化理论解释这种不明智的做法________。

              ③采养殖池中的水样1mL稀释100倍,吸取稀释后的水样1mL,接种于E.coli选择性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并计数,重复三次实验结果如图。该养殖池每mL水含有E.coli________个。

            • 7.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是(    ) 

              ①土壤取样 ②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③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④选择培养 ⑤梯度稀释 

              A.①④⑤②③      
              B.①⑤②④③     
              C.①⑤④③②     
              D.①③⑤④②
            • 8.

              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过程①②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功能上看,Ⅰ号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该培养基中必须以_______作为唯一碳源。 Ⅱ号培养基的接种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1号培养基上挑出能产生淀粉酶的嗜热菌菌落的鉴别方法是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______________;也可将得到的菌悬液转接于同时含有葡萄糖和淀粉作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得到若干菌落后用碘液作显色处理,看到如下图所示情况,可判断图中周围___

              _________的菌落含有所需菌种。


              (4)如果高温淀粉酶的产业化需要其活性在固定化处理时不受损失,且在多次重复使用后仍能维持稳定的酶活性,则应选择下图中的______(填写字母)固定化工艺。

            • 9.

              根据下面的实验装置图(图甲、乙)和果酒的生产工艺流程简图(图丙)回答问题:


              (1) 图甲所示装置可用于提取________(填“橘皮精油”、“玫瑰精油”或“胡萝卜素”)。

              (2) 制作果酒时可选用图乙的装置。为适当提高果酒的生产速率,进气口应_________;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图丙为樱桃果酒生产工艺流程简图,其中冲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樱桃榨汁前需要除去果柄,此操作是在冲洗之___(填“前”或“后”)进行的.为了提高樱桃的出汁率,在压榨前可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__酶.
              (4)若是从混杂的微生物中分离酵母菌应使用___________培养基.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分析,樱桃果汁能够为酵母菌的生长提供水、无机盐和_____________.
              (5)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成醋酸.
            • 10.

              酸奶是以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经发酵制成。家庭自制酸奶的安全隐患是有害菌污染问题,为检测自制酸奶是否被杂菌污染,进行如图所示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倒平板待其冷却后将平板倒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取最终的牛奶稀释液0.1 mL滴在培养基上进行涂布,涂布前要将涂布器________才能涂布。如果培养基上出现________的菌落,说明自制酸奶已被杂菌污染。

              (3)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3个平板上菌落数分别为65个、63个、64个,则可以推测酸奶中每毫升含菌数为________个。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偏小,原因是________。

              (4)已知酸奶中的有益菌主要是乳酸菌,进一步分离纯化乳酸菌的方法是________,该操作中常使用的接种工具是________。若培养后获得的某个平板,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落,第二划线区域所划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他划线上有菌落,造成第一条线上无菌落的可能操作失误有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