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表为培养某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请回答有关问题: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硝酸铵

              琼脂

              1.4 g

              2.1 g

              0.2 g

              1.0 g

              15.0 g


              (1)从此培养基的配方来看,最适合培养下列哪种微生物?(  )

              A.酵母菌 B.硝化细菌C.纤维素分解菌 D.大肠杆菌

              (2)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可以分为液体培养基和________,两种培养基的配方中一般都含有水、________、________和无机盐,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________、________以及氧气的要求。

              (3)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接种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法是将菌液进行_________________,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在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稀释条件足够时,可形成由单个细胞形成的单个________,因此可用于微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要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培养基中必须添加的成分是________,若要验证得到的细菌是否是尿素分解菌,常用的方法则是向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若变红,则说明存在该细菌。

            • 2.

              蓝色牛仔裤常选用质地较粗的棉布料,为了美观和穿着舒适,以往采用“石洗”法,把成捆的布料和浮石放在机器中翻滚,使它变得柔软。现在改用“生物石洗”法,用含有纤维素酶和蓝靛染料的溶液水洗布料,当达到一定柔软度时,冲洗掉纤维素酶。

              (1)自然界中纤维素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___的基本组成成分。纤维素酶能使布料柔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为了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利用下列材料和用具进行了实验,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提示:刚果红能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纤维素分解菌在含有刚果红和纤维素的培养基上形成有透明圈的菌落。

                 材料用具:采集的土样,研钵,配制纤维素分解菌培养基的各种原料,琼脂,纤维素粉,刚果红溶液,培养箱,无菌水。

                 实验步骤:

                 ①利用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培养基的各种原料、琼脂及________________配制固体培养基,灭菌。

                 ②将采集的土壤样品在研钵中研碎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成土壤匀浆。

                 ③利用无菌操作方法把土壤匀浆___________到培养基上,放在培养箱内培养一段时间。

              ④用显微镜观察纤维素分解菌时,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挑取材料制成临时装片。

              (3)在用平板计数法纤维素分解菌数目统计时,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低,这是因为                        

              (4)如果探究温度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                ,应该保持                               等不变(至少答两项)。

            • 3. (11分)I.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将1 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

              (2)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有机农药苯磺隆是一种除草剂,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研究发现,苯磺隆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降解。分离降解苯磺隆的菌株和探索其降解机制的实验过程如图甲、乙所示。 

              (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水、______四类,该实验所用的选择培养基只能以苯磺隆作为唯一碳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微生物培养基相比,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常需添加生长素和________,这些植物激素一般需要事先单独配制成________保存备用。

              (3)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________。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第二划线区域所划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他划线上有菌落。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探究苯磺隆的降解机制,将该菌种的培养液过滤离心,取上清液做图乙所示实验。该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33、急性肠胃炎、手足口病分别是由细菌、病毒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导致的。因此检验饮用水的细菌含量和病毒含量是有效监控疾病发生的必要措施,请回答下列与检验饮用水有关的问题:

              (1)检验大肠杆菌的含量时,通常将水样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水样用涂布器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记录菌落数量,这种方法称为              。下面四种菌落分布图中,不可能由用该方法得到的是             

              (2)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________。为什么?                                  

              (3)如分别取0.1 mL已稀释103倍的水样分别涂布到三个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培养基记录到大肠杆菌的菌落数分别为55、56、57,则每升原水样中大肠杆菌数为________。

              (4)大肠杆菌是自来水中常见的一种有害微生物,可以通过在稀释涂布平板中加入              指示剂,如果菌落呈       色,并带金属光泽,则说明自来水中含有大肠杆菌。

            • 5. (11分)I.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将1 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

              (2)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有机农药苯磺隆是一种除草剂,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研究发现,苯磺隆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降解。分离降解苯磺隆的菌株和探索其降解机制的实验过程如图甲、乙所示。 

              (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水、______四类,该实验所用的选择培养基只能以苯磺隆作为唯一碳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微生物培养基相比,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常需添加生长素和________,这些植物激素一般需要事先单独配制成________保存备用。

              (3)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________。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第二划线区域所划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他划线上有菌落。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探究苯磺隆的降解机制,将该菌种的培养液过滤离心,取上清液做图乙所示实验。该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为从土壤中微生物筛选到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1.4 g

              2.1 g

              0.2 g

              10 g

              1 g

              15 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 mL,调pH为7.2


              图1
              (1)分解尿素的细菌能分泌_______酶,能将尿素分解成________。

              (2)培养基中为“目的菌”生长提供氮源和碳源的物质分别来自________和________。

              (3)图中将细菌转到固体培养基上时,应采用___     _____法接种以获得单个菌落。初步筛选出来的菌种还需要用生化的方法作进一步的鉴定,鉴定方法是检测初步筛选目的菌种培养基的pH,若pH________(降低/不变/升高),说明该菌种能够分解尿素。

              (4)微生物的计数:运用活菌计数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微生物的鉴定:要从土壤样液中筛选出能降解除草剂(一种难以降解的含氮有机物)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设计培养基配方时,从用途来看,除加入必需的营养成分外,还应____________;从物理性质来看,还应加入____________。接种培养后,依据培养基中是否产生____________来筛选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

            • 7.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回答有关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问题:
              (1)某微生物实验中使用的发酵培养液成分如下表,该培养液含有微生物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和                          和生长因子。

               (2)培养基配制时,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              ,灭菌与调pH的先后顺序是                  
               (3)下图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是                 ,目的是分离(纯化)单个细胞形成的菌落。

              (4)在配制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时,需加入              作为唯一的碳源,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经梯度稀释后,要将样品均匀涂布在用于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在该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的特殊染料是            ,当形成菌落以后可以根据菌落周围是否产生________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5)一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4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3.4,则每毫升样品中的菌落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mL)                    
            • 8.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为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KH2PO4

              Na2HPO4

              MgSO4•7H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1.4g

              2.1g

              0.2g

              10g

              1g

              15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溶到1000mL,调pH为7.2

              (1)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 ______ ,从物理形态看,培养基属于 ______ 培养基.“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 ______ 和 ______ ,为了满足图示锥形瓶中目的菌对氧气的需求,应采用的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将细菌(非硝化细菌)转到培养基上时,应采用 ______ 法接种,获得单个菌落.接种环的灭菌方法是 ______ .初步筛选出来的菌种,还需要用生化的方法作进一步的鉴定:在此培养基中接种并培养初步筛选的菌种,若PH ______ (降低/不变/升高),说明该菌种能够分解尿素.
              (3)A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若造成A同学实验结果的原因是培养基被杂菌污染.为了确定该原因,操作思路是 _________ .

            • 9.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们试图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此培养基能否用于植物组织培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        ,这种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3) “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            ,实验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        (方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5)在进行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A同学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①由于土样不同 ②由于培养基污染 ③由于操作失误

              ④没有设置对照

              (6)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细菌合成的    将尿素分解为氨,pH增高,使指示剂变红色。

              (7)某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上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34,那么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1m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葡萄糖苷酶可将           分解成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        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       。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成分见下表):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培养基乙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