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实验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分解淀粉的芽孢杆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采样与培养:称量1 g土样置于灭菌后的固体培养基中,30 ℃振荡培养
              B.接种:为避免培养液中菌体浓度过高,需经过系列稀释后接种
              C.选择:所用的固体培养基,作为唯一碳源的是淀粉
              D.筛选:将适量的碘液滴加到平板中,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此种菌能分解淀粉
            • 2.

              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甲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甲同学的结果产生原因( )

                    ①由于土样不同      ②由于培养基污染   ③由于操作失误      ④没有设置对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3.

              如图为分离微生物的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微生物培养时,选取_________________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

              (2)若要对分离的细菌做进一步的鉴定,还需借助物理化学的方法:若要鉴定是否有分解尿素的细菌,可以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指示剂,若指示剂变红,说明培养基的PH____________,这样可以鉴定这种细菌可以分解尿素;若要鉴定是否有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在长出菌落的培养基上,覆盖_________染液,10~15min后,倒去该染液,再加入1mol/L的NaCl溶液,15min后,也倒去该溶液,若菌落的周围出现__________,说明此细菌能分解纤维素.

              (3)在 105 稀释度下求出 3 个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63,那么,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为_______________.

            • 4. 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既能分离微生物又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B.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菌落
              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可选择和鉴别尿素分解菌
              D.若需长期保存菌种,可将菌种进行斜面接种形成菌落后置于4℃的冰箱中保藏
            • 5.

              下列有关纤维素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C1酶的作用下纤维素被催化水解为纤维二糖          
              B.纤维素酶的化学本质是氨基酸
              C.纤维素酶能与刚果红结合成红色复合物                       
              D.纤维素酶将纤维素最终催化水解成葡萄糖
            • 6.

              下列是关于“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准确估计菌落数目的关键是恰当的稀释度
              B.若要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对照
              C.在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实验中,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添加了酸碱缓冲剂的培养基来培养该细菌后不会使酚红指示变红
            • 7.

              生物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请回答下列与生物技术有关的问题:

              (1)消毒和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下列适用于消毒处理的是___________。

              ①牛奶的工业生产      ②培养基    ③医用注射器 

              ④注射药物时的皮肤    ⑤接种环    ⑥手术刀

              (2)对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做进一步鉴定时,需要借助生物化学方法,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指示剂,细菌合成的________酶将尿素分解为氨,改变了培基的PH,使指示剂变红。

              (3)实验室常采用_______法来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采用________法来鉴定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

              (4)从混杂的细菌中分离纯化所需菌种,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橘皮精油的提取一般采用__________法。

            • 8. 下列实验中的错误操作及导致的实验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A.葡萄汁发酵产酒过程中每天定时通气导致酒精浓度偏低
              B.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对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计数结果会偏高
              C.涂布平板操作中涂布器未冷却就进行涂布会导致菌落偏少
              D.在低温条件下研究淀粉酶的最适 pH,测得的最适 pH会偏低
            • 9.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幽门螺杆菌是栖息在胃黏膜的螺旋状短杆菌,具有很强的脲酶活性。如表是某实验小组培养幽门螺杆菌所用培养基的配方(培养细菌一般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请分折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筛选微生物通常须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生长的               (至少答三类)等条件,抑制或阻断其他微生物的生长,能达到此目的的培养基称为            。在实验中,为使培养基能达到此目的,需设置对照组,对照组所用的培养基一般是

                              培养基。

              (2)将幽门螺杆菌接种到pH适宜的该培养基中,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有               和平板划线法。置于37℃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该培养基中幽门螺杆菌的数目比刚接种时少,主要原因是             

              (3)在选择培养幽门螺杆菌时,培养基中要加入尿素和酚红指示剂,这是因为幽门螺杆菌可以合成     ,能分解尿素。若有幽门螺杆菌,则菌落周围会出现        色环带。

              (4)某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该细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                                               

            • 10. 下列关于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
              B.测定土壤样品中的活菌数目,常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C.提纯和分离严格厌氧型微生物,一般不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D.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氮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