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地球上的植物每年产生的纤维素超过70亿吨,其中40%~60%被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这是因为它们能够产生纤维素酶,某研究小组欲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纤维素分解菌,其操作流程如下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土壤取样→②迭择培养→③梯度稀释→④鉴别培养基培养→⑤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
              (1)研究小组将滤纸埋在土壤里,30天后再从己经腐烂的滤纸上提取土样筛选纤维素分解菌。请说说这么做的道理是什么? ______ 。
              (2)上述流程②成功的关键,是选择培养基的配方中要以 ______ 唯一碳源。流程④→⑤常用 ______ 染色法,④→⑤过程利用染色法能够拂选出纤维素分解菌的原因是 ______ 。
              (3)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无菌技术就是绕如何避免杂菌的污染展开的。请列举几项该研究小组应该实施的无菌操作(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______  (答出两点即可)。为了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外来杂菌污染。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对照培养基的处理是 ______ 。
              (4)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纤维素分解菌落的数量,发现测定的结果往往比实际活菌数量要少,原因是 ______ 。
            • 2.
              分析有关科学探究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I.土壤中生活着肉眼看不见的细菌、丝状真菌和呈放射状的放线菌,这些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极其繁多,其中绝大多数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见表):
              实验组合 土壤处理 土壤湿度控制 温度(℃)
              灭菌 湿润 20
               不灭菌 湿润 20
               不灭菌 湿润 5
               不灭菌 较干燥 20
              (1)该实验对照组是实验组合 ______ .
              (2)预计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① ______ ;② ______
              (3)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不能等 同于微生物的细胞呼吸,其理由是: ______
              II.为了进一步研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请利用下列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实验材料和用具:土壤浸出液、蒸馏水、淀粉糊、恒温箱、酒精灯、烧杯若干、试管若干、碘液、班氏试剂等.
              (4)作出假设: ______ .
              (5)主要实验步骤:
              ①取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编号为A、B,放入 ______ .在A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土壤浸出液;B烧杯中加入 ______ .
              ②在室温(20℃左右)下放置7d后,分别取A、B烧杯中的溶液20mL,各加入两支试管中,分别编号为A1、A2,B1、B2
              ③在A1、B1试管中加入 ______ ;在A2、B2试管中加入 ______ ,并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
              ④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6)实验现象及结论预测:
              ①如果假设成立,则实验现象是: ______
              ②如果假设不成立,则实验现象是: ______ .
            • 3.
              某实验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分泌淀粉酶的芽孢杆菌,设计实验步骤如下,请给予合理的补充.
              (1)采样与培养:将采集的土样混匀后称取1g,置于经过 ______ 法灭菌处理的 ______ (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中,28℃振荡培养.
              (2)接种与选择:为避免培养液中菌体浓度过高,需将培养液进行 ______ 处理.之后,将菌液涂布接种于以 ______ 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30℃条件下培养.为避免污染,需将培养皿呈 ______ 状态放置.此外,为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提高实验可信度,本步骤需设计 ______ 作为空白对照.
              (3)筛选与纯化:将适量的碘液滴加在平板中的菌落周围,如果菌落周围的现象是 ______ ,则说明此种菌能够 ______ .从平板中挑取实验效果明显的目的菌株,采用 ______ 法接种于新的培养基平板,可对菌株进行进一步的纯化.
            • 4.
              纤维素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类物质,下列是关于分离土壤中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1)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是 ______ .某些微生物能分解纤维素,因为他们能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 ______ .
              (2)实验室中筛选微生物的原理是 ______ .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应先将从土壤中获得的微生物,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 ______ (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上进行选择培养,选择培养的目的是 ______ .
              (3)用刚果红染色法对分离出的微生物进行筛选,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 ______ ,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 ______ .从培养基的用途上分类,刚果红培养基属于 ______ 培养基.
            0/40

            进入组卷